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利用不同碳源、氮源发酵培养得到的斑褐孔菌菌丝体和野生型斑褐孔菌的子实体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以米酒为碳源进行发酵有利于斑褐孔菌菌丝体中黄酮类成分的积累,葡萄糖次之,黄酮含量分别是2.01%,1.64%.黄豆粉为氮源有利于黄酮类成分的积累,酵母浸膏,蛋白胨次之,黄酮含量分别为2.01%,1.82%,1.64%.  相似文献   

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3):170-172
[目的]探讨发酵桦褐孔菌的降低血糖作用.[方法]取昆明种雄性小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尾静脉注射给予四氧嘧啶0.44g/kg,将建立模型成功的小鼠根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5个组,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给予未发酵桦褐孔菌提取物(1.0,0.5g/kg)、发酵桦褐孔菌提取物(1.0,0.5g/kg).灌胃21d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小鼠血糖水平,同时测定每只小鼠体质量及桦褐孔菌多糖与β-葡聚糖含量.[结果]与未发酵组比较,发酵组桦褐孔菌中多糖与β-葡聚糖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发酵桦褐孔菌小、大剂量组、未发酵桦褐孔菌小、大剂量组体质量均显著升高(P<0.05),未发酵桦褐孔菌大剂量组、发酵桦褐孔菌小、大剂量组小鼠血糖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发酵桦褐孔菌具有降低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3):174-177
[目的]观察桦褐孔菌多糖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桦褐孔菌多糖(40mg/L)处理被LPS(100μg/L)刺激的Raw264.7细胞株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与给予LPS刺激相比较,给予桦褐孔菌多糖和LPS同时刺激的Raw264.7细胞株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给予桦褐孔菌多糖和LPS同时刺激的Raw264.7细胞株在48 h后与只给予LPS刺激相比较,细胞所分泌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株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及Raw264.7细胞株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研究桦褐孔菌的羊毛脂烷型三萜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对桦褐孔菌子实体进行提取,待所得提取物均匀混悬于水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酸、正丁醇进行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物分别采用反复的硅胶柱色谱、ODS开放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采用1H-NMR、13C-NMR、DEPT、HSQC、HMBC、HHCOSY、NOESY及HRMS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羊毛脂烷型化合物ganodecochlearin A(1),它的结构被鉴定为22R,25-环羊毛甾-7,9-二烯-3β,24S-二醇。〔结论〕首次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出化合物ganodecochlearin A,并在综合波谱解析的基础上对其1H-NMR和13C-NMR数据进行了正确的归属。  相似文献   

5.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栽培困难,应加大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利用情况,并展望了桦褐孔菌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褐孔菌资源,满足人们对桦褐孔菌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桦褐孔菌在民间虽然应用广泛,但对桦褐孔菌的现代药理研究报道甚少,本论文重点研究桦褐孔菌中降糖的活性部位及其提取工艺,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回流提取,制备桦褐孔菌三萜的不同极性成分,然后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回收乙醇得多糖浸膏,利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取血糖值大于11.1mmol/L作为糖尿病模型.对桦褐孔菌各极性部位进行抗糖尿病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研究,确定桦褐孔菌中多糖具有降糖活性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前研究发现桦褐孔菌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多酚、黑色素、三萜类及类固醇等.桦褐孔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以及增强免疫系统能力等药理作用,且桦褐孔菌作为可食用真菌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因此本文旨在对现阶段发现的桦褐孔菌的活性成分以及其主要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以便进一步对桦褐孔菌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褐孔菌属(Xanthochrous)系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但国内外真菌分类学专家家对此菌属的划分存在争议,全面起见,本文综述了Xanthochrous、Fuscoporia、Phellinus、In-onotus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1化学成分研究1.1甾醇类化合物何坚等从P.yamanoi(Tamz)shaw中分离出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等多个甾醇类成分[1]。刘玉红等从环棱褐孔菌[Xanthochrous nilgheriensis(Mont.)Teng]中分得了(22E,24S)-啤酒甾醇[(22E,24S)-cerevisterol][2]。从P.pomaceus中得到了麦角甾醇、麦角甾-7烯-3β-醇、麦角…  相似文献   

9.
<正>桦褐孔菌是寄生于白桦树等阔叶树上的白腐真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等低纬度地区.桦褐孔菌含有多糖、多酚、萜类及类固醇等化合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及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作用~([1-2]).野生桦褐孔菌生长周期长、易受污染,获得菌丝体较困难,而人工栽培方法较难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心脏神经官能症(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β-亢)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我们复习74例β-亢心电图表现,旨在发现心电图对β-亢诊断的意义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积累的最佳碳、氮源和pH值。方法采用深层发酵法培养桦褐孔菌,通过添加不同的碳、氮源和改变pH值观察胞外多糖的积累。发酵液中的总糖用硫酸-蒽酮法测定,还原糖以DNS法测定,总糖减去还原糖即为胞外多糖的量。结果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有利于胞外多糖合成的最佳碳源为2%的麦芽糖,氮源为0.4%的蛋白胨,最适pH值为5.5。结论最佳单因子组合对桦褐孔菌胞外多糖积累有协同效应,组合后的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的量达7.8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桦褐孔菌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选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测定桦褐孔菌提取物对BGC-82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应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光学显微镜、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观察桦褐孔菌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10,20,40,80 mg/L桦褐孔菌提取物对胃癌BGC-823细胞株有抑制增殖作用,且表现出浓度依赖关系.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桦褐孔菌组肿瘤细胞体积变小、变圆,核染色质浓缩或形成块,部分细胞膜形成凋亡小体;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桦褐孔菌组肿瘤细胞体积变小、变圆,核染色质凝集,细胞间连接疏松,贴壁能力明显减弱;在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桦褐孔菌组肿瘤细胞胞核染色质呈橘红色,胞质内的橘红色或橘黄色荧光消失,细胞周围有呈亮绿色的荧光凋亡小体;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80 mg/L桦褐孔菌提取物组肿瘤细胞核染色质固缩边集,胞质内可见有空泡,凋亡小体凸出于细胞表面.[结论]桦褐孔菌提取物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桦褐孔菌Fuscoporia obliqua Fr,Te.LaT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 (MS、^1H,^13CNMR,IR)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析鉴定卫9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桦褐孔菌素(fuscoporine,1),lanosterol(II),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l(III),3β,21-dihydroxy-lanosta-8,24-diene(IV),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cid(V),3β,22R-dihydroxy-lanosta-8,24-diene(VI),ergosterol peroxide(VII),analog of sphingin(VIII) 和mannitol(IX),结论:化合物I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桦褐孔菌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豆油溶液制作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肝脏及脾脏质量比、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指标,观察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值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桦褐孔菌的活性物质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最新提取参数,以及对桦褐孔菌中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肪及胆固醇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灌胃给予实验动物不同质量浓度的桦褐孔菌多糖,连续28d,观察各组大鼠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桦褐孔菌多糖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桦褐孔菌进行化学分离及结构鉴定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桦褐孔菌中系列羊毛脂烷型三萜的结构相关性及化合物含量,探讨其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8.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Pers.-Fr.)Pilát或Fuscoporia obliqua为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45°~50°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长白山)等地。在民间广泛应用桦褐孔菌防治胃癌、肝癌、肠癌等各种癌症[1]。由于所有化学致癌物质的诱变能力是他们致癌性的基础,抗突变剂是从基因水平上预防疾病,加强保健,为人类健康长寿作出贡献,因此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探索桦褐孔菌的抗突变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Ames试验测试抗突变活性,以抑制率为活性指标对桦褐孔菌中的抗突变有效…  相似文献   

19.
β-受体功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建英  许红莲  谷强  杨红 《农垦医学》2005,27(2):117-118
β-受体功能亢进症系β-肾上腺能受体的反应性增高所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临床易误诊为心肌炎,现就7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患者误诊为心肌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β受体功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原因及如何诊断小儿β受体功能亢进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资料。结果β受体功能亢进症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但高频心电图正常,心得安试验阳性。结论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是小儿β受体功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原因。高频心电图对β受体功能亢进症和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心得安试验是鉴别β受体功能亢进症与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