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金匮要略》疼痛病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对疼痛病证的论述证治涉及20余种病证,其疼痛的类型有20余种,治疗方法有13种,30余首方剂。足见其内容丰富,治疗方法多端。作者遵循仲师的旨意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肝病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对肝病证治内容虽未列专篇论治,但书中有30多条原文阐述了近20种肝病的证治,实开后世治疗肝病之先河。在病因方面,《金匮》认为外感和内伤皆可导致肝及其经络的病变,但以内伤者居多;具体病证包括肝脏本病、肝的经络病变及肝病连及它脏;治法分为疏肝、暖肝、补肝、清肝、镇肝。整理归纳其中有关肝病证治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仲景对肝及其经络病变进行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临床相应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解决疼痛是众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就诊的目的,使用经典方《金匮要略》温经汤辨证治疗寒凝血瘀型的内异症疼痛,可收到良好的疗效。文章阐述了内异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和《金匮要略》温经汤的组方原则,从而进一步表明辨证使用《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内异症疼痛的依据,并举2例病案。  相似文献   

4.
5.
上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对上气诊治作了系统的论述,但后世医家对上气的词义认识不够统一。通过疏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参考医学典籍,结合临床实际,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上气有病名及症状双重含义。作为疾病,其病位在肺,症状特点为气上冲,常引起咳嗽,或与咳、喘伴随发生,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金匮要略》针对上气分为寒饮郁肺、饮热郁肺、虚热犯肺、痰饮壅肺四证进行辨治,既重视病机,亦重视药证的对应。故对经方证治的认识和理解,应辨证与方证互参,方能贯通经方之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是最早系统论述出血证的医著,理、法、方、药赅备地辨证出血证.笔者现从病理病位、治法、禁忌等方面试析如下. 1 病理及病位 1.1 衄血衄血主要指鼻出血.<血痹虚痨病脉证并治第六>云:"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提出阴虚不能藏阳,虚阳上浮致衄.又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为阴虚而阳热上浮致衄血.<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指出肝肾阴虚阳亢火动,热伤阳络则衄血.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春夏阳气外浮,若太过扰动血脉则致衄血;秋冬阳气内藏,若不能内藏甚或浮越不敛,迫血妄行致衄.还云:"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指出内伤出血,若脉见沉弦,为水不涵木,郁积化火,木火刑金,火升气逆,血上溢而见衄血.另外,提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此乃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温经汤证注释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金匮》泻下之方,可分为通腑泄闭、通腑泄热、通腑导滞、通腑逐水、破血逐瘀、润肠通便等6类,分别用治闭证、实热、积滞、水饮停聚、瘀血内结、脾约证。腑闭,不只是大肠传道失职,而是“六腑之气不行”,与脾约证有别。腑闭与肺闭、窍闭有内在联系,故通腑可以泄肺、开窍。"痞满燥实"概括了承气汤证的某些特征,但较笼统,若从病机着眼,用“热实闭结”来概括,应更胜一筹。一般方书把下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5类,似有逻辑混乱之嫌,若按功用分类,则较妥善。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止痛法探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要略》止痛法探赜张苏颖山东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研室250014关键词金匮要略疼痛证止痛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22.3疼痛,是杂病中最常见的证候之一。在被誉为“治杂病之宗”的《金匮要略》中,有近1/3的条文论及疼痛。纵观全书,其止痛方法详...  相似文献   

10.
仲景治杂病,十分重视治瘀,《金匮要略》对瘀血病的论述甚为详尽,其法颇为灵活,为后世研究瘀血证奠定了基础。此问题笔者略还管见,不妥之处,敬请赐教。工病因病机1.1血寒:《妇人杂病》云:“血寒积结胞门”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血受寒则凝而结瘀。凡外感寒邪,阴寒内盛均可抑遏机体阳气,使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则寒与血搏而致瘀。互·2血热:《肺搭肺痈咳嗽上气病》云:“热之所过,血为凝滞。”《妇人杂病》云:“热入血室,其血必给。”热为阳邪,能伤津耗液,热郁于血损伤血络,或热宝血结,使血流不畅而成瘀。后世王清任调:“…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虚劳证治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湿证辨治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仲景所述湿证之病因为在外是由“汗出当风”与“久伤取冷”所致,于内系因肺气不宣、脾虚失运、真阳不足使然。其次又根据以方测证的原则,归纳出利尿渗湿、微汗除湿、宣肺祛湿、健脾胜湿、温阳湿、清热利湿之6种治法。并紧扣病因逐一分析了仲景用方择药之精义。最后又以原文为据,推出仲景治湿有禁大汗、禁攻下、禁火攻之三大禁忌。  相似文献   

13.
论《金匮要略》肝病证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总结了《金匮要略》肝病证治的有关内容,指出六淫疫毒、内伤虚损皆可导致肝的阴阳气血失和而发病,且内伤因素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虚实夹杂”是肝病共同的病机特点。系统地阐述了《金匮要略》论治肝病的诸多方法,将其概括为疏肝、清肝、镇肝、温肝、化肝瘀、缓肝、补肝等七法,并结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进行了探讨,认为“疏养并重”、“健脾补肝”、“痰瘀并重”为仲景治肝之精华,这些治则对慢性肝病的临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并进一步阐释了“助用焦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古今医家对《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第二条一直存有异议,本文结合现代临床,认为此条论述的是两种不同的症病:一是症病(子宫肌瘤)合并妊娠;二是另一种症病(葡萄胎)。二者中医辨证同属血淤范围,均当活血化淤消症,治以桂枝茯苓丸。  相似文献   

15.
16.
《金匮要略》治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首创“瘀血”之说,其致瘀因素及病机相当复杂,张仲景创立并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方药,有效治疗各科疾病。本文结合《金匮》原文精神对其治瘀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其病因并不忽视外邪致病,原著第1篇有风、寒、雾、湿、饮食即五邪之论,尚有热邪致病见于全书多处,应予重视。其热有外来、内生之分,所致病证40余种,方治十分丰富。故择其要,从《金匮要略》外热致病、内热致病及其证治等方面加以论述。1)《金匮要略》热邪致病内热多于外热,内热大多由外热转化而来。2)内热病位涉及广泛,不仅有腑热,且有脏热;内热病性有虚实;内热特点常与它邪相兼致病。3)治热方法独特:除“热者寒之”常规治热法外,尚有甘温除劳热、温阳退虚热、育阴利水清郁热、温通寒实散结热、回阳救逆治假热等。4)用药常寒热并用,以协调阴阳,化解寒热夹杂之势。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虽然现代的疾病谱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对于中医临床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了使它在现代的中医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对其临床运用方法进行了总结。除从传统的辨证论治进行总结提炼外,还从近年来兴起的方证对应理论进行阐发。以。肾气丸为例对《金匮要略》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的灵活运用进行论述。结合临床体会,对《金匮要略》方的合方运用解决虚实相问、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进行了分析。借鉴历代经方家医案,对《金匮要略》原文过简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扩展,以期为提高现代中医临床水平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
《金匮要略》是东汉末期医圣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所载的方剂至今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有着非常高的疗效。通过学习《金匮要略》,使我体会到张仲景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护理学也有着重大的贡献。现就《金匮要略》对护理学的贡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