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句中,“逆从”一词,历代注家或避而不释,或各执一辞,使学者无所适从。例如,同样把“逆从”视为偏义复  相似文献   

2.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脾病而四支不用……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裹,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即《内经》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一点,是临床治疗的绳墨。历代先哲的著述,无处不体现这种观点。后世各家,对这方面的总结,论述如汗牛充栋,不胜枚举,颇能启发人使之巧。笔者经在临床实践中推敲,觉得“脾病而四肢不用”句中,并未隐藏着什么深奥含蓄之意,而不过是说脾病能使四肢萎弱不用,因四肢是承受胃气的濡养而发挥作用,故《内  相似文献   

3.
4.
<正> 标本,是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作用的主次关系.应用到医学上,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和病情的轻重缓急.标,是疾病表现于临床的现象,本,是疾病的本质,一般指病机和先病的脏腑. “标本”的概念《内经》对标本的论述甚多,《至真要大论》指气候的互变情况,如本指六气,标指三阴三阳;《卫气篇》指经脉而言,如本指经脉起处,标指经脉过处;《汤液醪醴论》的标本是指病人与医工而言;《标本病传论》则是专从病理先后缓急而说的.以后者与临床关系最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开宗明义,阐释了温邪致病的一般规律及一般辨证方法:"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与伤寒大异也。"历代医家对"逆传心包"一句看法不一,而其中"逆"字承前启后,因此明确其内涵对探索温病发展规律,指导温病辨证具有重要意义。从各个不同角度对"逆"字进行解析,探讨其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导引术(保健和医疗运动、自我按摩及气功)在国外(尤其在欧美)被统称为“功夫”。“功夫”一词,源出何时何经何典?涵义如何?何时传到国外?目前该词在国内使用情  相似文献   

7.
五苓散证作为《伤寒论》太阳病变证的重要内容,由桂枝、白术、泽泻、猪苓、茯苓5味药所组成,仲景用以治疗由于气化失常所致的蓄水诸证,临床运用颇为广泛.多年来伤寒学界和方剂学界对蓄水的具体病位争议颇多,其中"膀胱蓄水"说和"三焦蓄水"说备受推崇,各家观点皆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令后学者难以适从.笔者试从临床所遇案例对蓄水之病位进行探讨,有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8.
<正>叶天士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其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被公为是温病证的总纲。对于这条总纲的诠释医学界无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本为治疗阳郁致四肢不温之症,后世多用作疏肝解郁、调和肝脾之方。房定亚教授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活用四逆散于多种疾病,如神志疾病、少腹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魏勇军 《河北中医》2015,(2):265-267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历代医家不同解释1.1.1以阴阳生长收藏而论明代医家马莳及清代医家高士宗均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养生  相似文献   

11.
逆、从二字,在《内经》中多次出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逆、从,已成为中医治法中正、反治法的别称,兹不赘述。然而在标本理论和运气学说中,逆、从作为治法的另外一些义项还鲜为人晓。同时,逆、从在诊法中运用亦很广泛,值得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2.
阳微结中微字应为衰弱之意,故阳微结应理解为阳微和阳结两层意思,即正气衰弱且少阳气机郁结,是对少阳病病机的高度概括。半表半里不是病位概念,而是指少阳病半虚半实,半阴半阳的病理概念,即少阳病本质为太阴脾虚与少阳郁结同时存在的虚实夹杂病证,即表里同病。对少阳病本质的正确把握,对提高临床实践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指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金匮要略》对痰饮证的起因与证治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痰饮是人体水液停积,运化输布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变。痰、饮属同类,一般说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亦常并称痰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始有饮证与痰证之分。《金匮》中痰饮  相似文献   

14.
明代末年医学家萧京写过一部名为《轩岐救正论》的著作。轩岐者,中医之代称。“救正”者是指要“救治”、“纠正”,其主旨是“救正”当时中医界的不正之风,类似于现在的纠正行业作风,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萧京写这部著作的促发因素,是“目击时师治病,昧本从标,枉毙生灵,究其原因,盖因习医之人半属非人,而所学之法全非正法。多为轩岐之乱臣贼子”。因此深感欲“治人之病”,必须先“治医之病”.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第277条中提到了太阴病的治疗,此条指出太阴病下利的基本病机是太阴脾脏虚寒,因此仲景在治疗上选用四逆辈,其“辈”为类之意,即四逆汤类的温里散寒之剂。选用四逆汤类方治疗太阴病及相关的变化,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防微杜渐,体现了张仲景在临床上治未病和保阳气的思想。张仲景不拘泥一方,而用类方也体现了其临床精于辨证论治和灵活用药。张仲景在临床过程中对于四逆辈运用的灵活和严谨,及善于掌握脉证分析,对于现在临床的辨病和诊治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其作为一个主要的治则、治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疗效确切。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该是“异病同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异病同证”才能“同治”。补肾益气法是运用较为广泛的“异病同治”之法,研究表明,补肾益气之法对多种疾病和状态均具有较好疗效,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从整体上改善了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等有关,从而对局部病变产生了“调节整体,改善局部”的治疗效果。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青春期崩漏、无排卵不孕症、肾病综合征和衰老,尽管分属不同的疾病和状态,但只要同属肾气虚证型,皆可“异病同治”用补肾益气之法取效。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症病机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气亏虚、血瘀下焦、膀胱湿热是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基础,与前列腺增生、尿路梗阻、下尿路症状具有相关性,其中血瘀下焦证患者组织病理学表现以间质增生为主,以活血祛瘀治疗能较快改善尿道刺激症状、提高尿流率。提出辨证与辨病结合,将有可能提高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沈敏南 《中医杂志》1998,39(6):336-337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微者逆之,甚者从之”记载,在同一患者的同一病证先用从治法,继后用道治法治疗,笔者名为“从逆法”,用此法治疗若干疑难杂病取得很好疗效。现举其例,析其理,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9.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所谓“五十而复大会”,是指营卫之气一昼夜在人体运行五十周次,然后再复会合于一起。然营卫之气一昼夜循行五十周次是怎样推算的呢?五十而复会的地方又是何处呢?根据《内经》有关篇章的记载,营卫之气一昼夜运行五十周次,是据《灵枢·五十营》有关数据推算出来的。《灵枢·五十营》指出:营卫之气是沿着二十八脉循行,“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  相似文献   

20.
卵巢早衰是目前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并无特效疗法。中医虽无卵巢早衰的病名,但治疗多散在于"经闭"、"血枯"、"不月"等论述中,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追溯其源头,不过于"二阳之病发心脾"。本文通过阅读古今文献,了解"二阳之病发心脾"的相关内容,结合临床实践,阐述卵巢早衰的相关因机证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