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住院腹泻病儿病原学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住院腹泻病儿病原及临床特点,1997年1~12月我们对住院腹泻病儿进行了病原学及临床特点调查分析,现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414例住院腹泻病儿,男,234例,女180例。年龄0~14a。二、方法:1.标本采集:取住院腹泻病儿的新鲜粪便接种于SS、EMB、KI、M-H琼脂培养基,培养分离。病毒标本置于无菌瓶中,冻存待检;2.检查方法:细菌按文献[1]方法进行。轮状病毒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查,寄生虫、霉菌按常规法检查[1]。结 果一、腹泻病原检测结果:见表1。表1 19… 相似文献
2.
3.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征及转归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经过及随访结果,以期在诊治水平上有所提高。方法对10例临床诊断为ADEM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3年的临床随访,对其临床经过、治疗及预后加以分析。结果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起病季节以春季为多见(占50%);临床首发神经系统症状各有不同,运动障碍多见(40%)。80%为单相性病程。脑脊液常规、生化异常占40%,脑电图检查异常70%,头颅MRI均表现为颅内多发异常信号(T1低信号、T2及Flair像高信号)。全部病例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例同时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临床均有显著好转。经6个月~3年的随访,2例有复发。全部病例均未留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发生继发性癫痫,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控制良好。结论ADEM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显著,临床恢复良好。激素的给药剂量和持续时闯可能影响本病的预后。头颅MRI表现侧脑室扩大与颅内其他病灶的恢复的不一致性值得关注和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寄生虫所致儿童腹泻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各种细菌、病毒及真菌所致的儿童腹泻病已得到儿科临床医师的广泛认识。然而,对寄生虫儿童腹泻病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和提高。寄生虫致儿童腹泻病多为迁延性、慢性过程。现就寄生虫致儿童腹泻病的相关问题作一扼要介绍,以引起儿科医师对此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儿童腹泻病病因复杂多样,其中以感染性因素最多见,病原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及真菌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条件、检测手段的改进,不断有新的病原体被证实与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有关,使儿童腹泻病病原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儿童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周至2个月或超过2个月,是一组多病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对其常见病因进行了综述,常见病因包括感染、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以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神经调节异常、免疫缺陷病、营养不良、乳糜泻、锌缺乏等。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儿童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儿科医院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住院的腹泻病儿童粪便标本 1 2 30份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轮状病毒。结果 1 2 30份粪便标本中 ,493份检测到A组轮状病毒RNA基因组 ,阳性检出率为 40 1 % ,未发现B组及C组轮状病毒。其中RNA长型有397份 ( 80 5 % ) ,短型有 5 5份 ( 1 1 2 % ) ,混合型有 1 8份 ( 3 7% ) ,RNA部分降解未能分型有 2 3份( 4 7% )。对 471份有明确编号的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来源的患儿分析显示 ,平均发病年龄 1 4 2个月 ,社区感染 32 0例 ( 67 9% ) ,院内感染 1 5 1例 ( 32 1 % ) ,5岁以下儿童占 464例 ( 98 7% ) ,3个月至2岁儿童 369例 ( 78 3% )。 3年冬季 1 1月份与 1 2月份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均达到 5 0 %以上。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上海地区 5岁以下住院儿童腹泻病的主要病原 ,3月龄至 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 ,以冬季 1 1月份至 1 2月份为流行高峰 ,基因组以长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但控制率不足三分之一.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提示儿童期哮喘可持续至青少年甚至中老年,肺功能受损亦始于生命早期并持续存在.及时确诊并介入规范化个体化药物控制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随访管理干预,定期监测肺功能受损情况,同时改善不良环境因素,可能有助于改善儿童哮喘的远期转归. 相似文献
9.
10.
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伴脂肪肝综合治疗后转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儿童肥胖病伴脂肪肝经合理饮食结构及运动等综合治疗后的转归,对58例肥胖伴脂肪肝儿童(其中肥胖伴脂肪性肝炎16例)进行合理饮食结构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随访3~18个月。饮食方案为:总热能根据年龄、性别、身高及病情轻重制定,一般为1000~1800kcal,三餐热能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25%、40%、35%,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能百分比为40%~50%、25%~30%、25%~30%,以高蛋白、适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为模式。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病伴脂肪肝或轻度脂肪肝经综合治疗3~18个月,痊愈率65.5%,好转率29.3%,未愈率5.2%;儿童脂肪肝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增高经综合治疗3~18个月,恢复正常为93.8%,ALT下降为6.2%。提示儿童青少年肥胖病伴脂肪肝较为常见,经以合理饮食结构调整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长期随访,其治愈率和好转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1.
重型腹泻病并高钠血症的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腹泻病并高钠血症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腹泻病及高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63例重型腹泻病并高钠血症的血钠峰值、病情严重程度、治疗策略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重型腹泻病患儿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为37.28%,占危重患儿高钠血症74.12%;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危重病例评分(PCIS)分别为(75.50±6.83)和(60.75±5.34)分,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5.86 P<0.001);生存组和死亡组血钠峰值分别为(164.12±10.52)mmol/L和(168.64±12.22)mmol/L,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11 P>0.05);血钠下降速度在0.5~1.0 mmol/(L.h)患儿均治愈,而1.2~2.4 mmol/(L.h)的8例在补液过程中均出现脑水肿,其中5例死亡。结论小儿重型腹泻病并高钠血症较常见,是引起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南京儿童医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9):1463-1464
目的分析南京儿童医院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南京儿童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V。结果3 324例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1 406例,检出率为42.30%。其中6~11个月、1~2岁和2~3岁3个年龄段RV检出率分别为43.4%、47.1%和51.2%;RV腹泻年龄最高为6~11个月年龄段,达41.2%;全年检出RV比较,秋冬季(9~12月份)为检出高峰,占56.2%;1 035例RNA阳性标本中,RNA长型占819例(79.13%)。结论南京儿童医院RV腹泻中6个月~2岁婴幼儿是RV的易感人群。以秋冬季(9~12月份)为流行高峰,基因组以长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儿童部分性癫癎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部分性癫痫预后与临床、脑电图、药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复习233例儿童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脑电图资料和药物治疗、控制情况。将患者按疗效分为控制、好转、无效。通过x^2检验和t检验分析以上各因素间癫痫控制结果的差异,并对目前常用的一线抗癫痫药物疗效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的意义。结果癫痫得到控制167例,发作明显减少31例,无效35例。初次发作年龄〈3岁组与≥3岁组相比,控制预后差,差异有显著意义(t=-2.241 P=0.026)。癫痫发作频率〉3次/月患儿,发作频率较≤3次/月患儿控制效果差(x^2=8.976P=0);简单部分性发作患儿预后最好,复杂部分性患儿其次,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患儿预后最差,三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16.860 P=0);常用一线抗癫疴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三者间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07P=0.9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治疗效果与初次发作年龄、发作频率、癫痫类型呈显著相关(P=0.053,0.007,0.054)。结论初次发作年龄越小,惊厥频率越高,癫痫控制预后越差;简单部分性发作预后最好,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预后最差;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丙戊酸、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2002~2005年本院34例儿童急性肾功能不全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行归纳分析,并作进一步探讨。结果急性肾功能不全34例中男19例,女15例;起病年龄16.0 d~15.5岁。因急性肾功能发病占35.3%。药物引起占29.4%。药物致儿童急性肾功能不全死亡率为20%,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为3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儿童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最常见原因,药物致儿童急性肾功能不全预后差,应及早干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防止慢性化,充分重视肾毒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心源性晕厥病因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45例晕厥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分为心律失常组和其他组,前者包括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后者包括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肥厚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右房粘液瘤。结果 45例患儿中以心律失常为主29例(64.44%)。其中完全性房室型传导阻滞(CAVB)18例,二度Ⅱ型房室型传导阻滞(AVB)2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3例,心动过缓和心房扑动各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和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各1例;其他16例(35.56%)。包括法洛四联症8例,肺动脉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积液和右房黏液瘤各2例。病毒性心肌炎致CAVB、心动过缓和室速者予抗病毒、营养心肌、异丙肾上腺素、大剂量维生素C100~200mg/(kg·d)、早期、大量、短程应用地塞米松1~2mg/(kg·d),部分患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8例疗效不佳者安置临时起搏器,1例安置永久性起搏器。45例治愈38例(84.44%),好转3例(2.22%),死亡4例(8.88%)。结论 心源性晕厥是儿科急症,应及时处理,适时安置临时起搏器预屠好。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泻病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小儿腹泻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的特点,介绍全球有关小儿腹泻方面的新治疗方法;详细论述病原治疗、微生态制剂治疗、支持疗法、疫苗研究和应用等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治疗特点;并介绍国外针对小儿腹泻的临床试验案例,分析主观因素的影响和中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克降抗体透射比浊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PSS 11.0软件分析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对患儿血清PCT水平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97例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治疗前血清PCT水平为(17.58±6.30) μg·L-1,与健康对照组[(0.63+0.49) μg·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0,P<0.01).经过停用广谱抗生素,使用窄谱抗生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后,患儿的各项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患儿血清PCT水平为[(3.14±2.56) μg·L-1],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6.50,P <0.01).治疗前患儿血清PCT水平与患儿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Pa>0.05).结论 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治疗后血清PCT明显降低.检测血清PCT水平,对诊断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儿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21例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特点,随访患儿的预后,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FSGS患儿临床诊断以肾病综合征最多[15例(71%)],病理分型以非特殊型最多[8例(38%)],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无对应关系(P>0.05)。21例中2例失访,余19例随访4~51(22.84±12.13)个月,完全缓解10例(53%),显著缓解4例(21%),部分缓解4例(21%),无效1例(5%)。肾小管间质病变与FSGS的预后相关(P<0.05),是FSGS预后的危险因素(OR>1)。结论1.原发性FSGS患儿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多,非特殊型是原发性FSGS的主要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无对应关系。2.原发性FSGS患儿短期预后良好,应加强长期预后的随访观察。3.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51例临床与病理关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与病理的关系及转归。方法选择难治性肾病51例,其中单纯型31例,肾炎型20例;难治类型有激素耐药25例,频复发20例,激素依赖6例;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MCD)19例,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IgM肾病(IgMN)各10例,IgA肾病(IgAN)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肾小球硬化各1例。患儿经糖皮质激素长程疗法,部分加用雷公藤总苷片或环磷酰胺(CTX)针,对其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临床类型与病理类型、难治类型关系密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9.91.20.26Pa〈0.001);MCD及IgMN近期疗效较MsPGN及IgAN有显著差异(QCMH=21.14P〈0.001),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持续完全缓解36例(70.6%)。结论激素长程疗法及联合雷公藤总苷片或CTX疗效满意,但长期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的病因、病理转型及治疗方案仍需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