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琨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463-464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危重病患儿抢救成功率目益提高,脑瘫的发病有上升趋势。脑性瘫痪对患儿的生存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也给家长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如何降低伤残率,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单一治疗方法难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宜采取综合治疗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本文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康复护理是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我院自1998~2002年共收治脑性瘫痪病儿196例,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1 制定护理计划 对脑性瘫痪的护理计划主要是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而制定,这是脑性瘫痪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护士要按计划全面指导患儿的粗动作、精细动作、自由技能的训练和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3.
赵碧翠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781-1782
脑性瘫痪是非短期可以治愈的疾病。脑瘫的治疗目标并非使病变完全恢复正常,仅是力求功能尽量正常化,属于康复范畴,康复治疗是治疗脑瘫的最主要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器械辅助治疗、中医针灸、按摩治疗、高压氧治疗、水疗与中药熏蒸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儿童接受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脑性瘫痪患儿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及脑性瘫痪类型,采用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推拿按摩、针灸、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6~9个月综合治疗后,79例患儿的综合运动能力测试均有提高,总有效率达94.94%.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康复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红丽 《黑龙江医药》2010,23(6):1045-1047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脑性瘫痪儿的临床资料,以确诊年龄分为三组:Ⅰ组(0-6个月)27例、Ⅱ组(7-9月)38例、Ⅲ组(10月-4岁)31例,各组患儿依病情需要采用运动疗法、药物疗法、高压氧舱氧疗、饮食护理、家庭护理等综合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在1个疗程(3个月)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Ⅰ组有效率为96.3%,Ⅱ组有效率为89.5%,Ⅲ组有效率为77.4%,三组间患儿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和开始治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康复和护理是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脑性瘫痪合并流涎的康复运动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500名住院脑瘫患儿通过中医治疗,对患儿的唇部、颊部进行口周肌肉按摩及针灸,使张口、伸舌、流涎的症状减轻,对语言障碍患儿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结果按病情分级各级治疗都有效。结论脑性瘫痪流涎是脑瘫患儿的伴随症状,是由于中枢运动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和口唇闭合障碍的一个严重的影响健康的问题,脑瘫患儿的流涎症主要是由于口腔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异常和口腔括约肌功能不全,使患儿不能正常通过吞咽清除口腔唾液所致。  相似文献   

7.
对于有脑瘫患儿的家庭来说,当他们意识到运动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的时候,他们又面临着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长期康复治疗是必要的,但费用是昂贵的.且家长的精力有限,如果长期住院治疗,又会出现陪伴问题。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临床脑瘫患儿治疗中会常常遇到.往往因为这些原因会导致康复治疗停止或延缓,以致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异常运动姿势形成,再康复时已经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8.
杨薇  辛宁  赵文红 《黑龙江医药》2007,20(4):332-333
介绍了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以及肢体功能训练指导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措施,家庭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GMF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家庭组治疗后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运动功能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家庭组治疗后运动功能Ⅴ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增加家庭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增强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物理疗法(PT)(以Bobath法为主)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PT(以Bobath法为主)及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更加明显,是治疗小儿脑瘫合并癫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脑瘫是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致残性疾病,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觉障碍、言语行为障碍等临床表现~([1])。该病病程长、恢复慢,易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给患儿家庭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方法多但效果不明显,且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等~([2])。早期治疗及长久的坚持不懈的康复护理是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治疗手段。现将我科收治脑性瘫痪患儿展开康复治疗护  相似文献   

12.
张智香 《淮海医药》2007,25(6):585-587
2004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上我国专家们对1988年9月在佳木斯第一届全国脑瘫座谈会上提出的小儿脑瘫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进行的修订指出,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整理分析近10年国内发表的中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文章,以指导临床应用与研究。方法以"中药""小儿脑瘫""脑性瘫痪"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发表年限为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获得相关临床疗效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基本情况、药物使用频数统计,从方剂、剂型、用法等方面总结。结果中药治疗脑瘫的文献数量仍偏少,验方居多,剂型单一,用法多样。药物使用方面,外用方中以当归、伸筋草、牛膝、透骨草等活血通经药物居多,内服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杜仲、石菖蒲等健脾补肾开窍药物为主。结论中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有一定疗效,治疗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手段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78例,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综合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手段,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参考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标准,观察分析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精细运动评分、大运动评分、适应行为评分、语言评分及社交能力评分等。结果综合康复组患儿精细运动评分[(76.53±4.33)分]、大运动评分[(81.80±5.12)分]、适应行为评分[(76.37±3.79)分]、语言评分[(73.92±4.71)分]及社交能力评分[(79.83±6.10)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96±5.63)、(51.25±6.43)、(52.03±6.77)、(49.55±6.30)、(56.92±5.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63、53.763、43.745、39.251、32.947,P<0.05)。结论综合康复手段能显著改善小儿脑性瘫痪的预后,改善小儿多种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音乐配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的早期被诊断为脑性瘫痪的患儿66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康复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如播放儿歌、童谣等,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正常率远远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音乐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早脑性瘫痪,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护理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分析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护理的临床要点,以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方法 350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针对具体病情选用相应护理措施,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患儿治愈出院255例,89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8.3%。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改善生存质量和促进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海艳 《北方药学》2021,(7):183-184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用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用小儿脑性瘫痪患儿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康复组与用药组,康复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用药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实施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用药组患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993年3月-2002年12月确诊的56例脑瘫患儿在本院接受推拿按摩、穴位注射、针灸、运动等治疗作回顾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本组56例中总有效51例(9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瘫早期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可自身修复结构及功能,早期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可缓解继发性病变提高患儿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近年小儿脑性瘫痪病因研究的学术性文章进行搜索、归类、统计,分析、整理出近年来此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2001年-2011年与脑瘫病因研究相关的文献,检索词小儿脑瘫、脑瘫病因,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结果 窒息、早产、病理性黄疸是脑瘫发病的主要因素,此外,脑发育畸形、宫内感染和炎症、多胎妊娠是高危因素.结论 对脑瘫病因的研究,临床流行病调查已经比较成熟,以后的研究方向将趋向于分子水平,着重于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36例脑瘫患者采用Bobath法为主,结合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康复治疗,分析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类型脑瘫的疗效.结果 36例脑瘫治疗有效率为75%,0~6月龄组有效率为89%,优于6~30月龄组(有效率为70%);痉挛型有效率为89%,肌张力低下型有效率为33%,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有效率均为0%.结论 脑瘫并非不可治疗;脑瘫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明显;痉挛型脑瘫疗效高于其它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