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01~2013-06收治的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治愈出院,肠梗阻解除时间3~7d,平均4.5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见于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生长抑素能明显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时间,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平  吴兆华  刘伟 《吉林医学》2010,(25):4349-4349
目的:探讨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资料。结果:21例腹部手术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经胃肠减压、抗炎等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严密观察下采用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誉 《海南医学》2004,15(4):46-46
目的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近期 2 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结果  8例手术治疗 ;18例保守治疗 ,平均治愈 13 .3d ,最短时间 7d ,无 1例肠坏死。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保守治疗 ,无缓解再行手术 ,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孙晓伟  陈玉堂 《中外医疗》2011,30(20):95-95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1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治愈28例,手术治愈3例,恢复时间为12~25d,平均18d,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确诊后首选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选择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经过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制素,肾上腺素等保守治疗,其中11例治愈。2例中转手术治疗,平均治疗15d,均治愈出院,无肠坏死病例出现。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可有典型的肠梗阻表现。保守治疗是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勇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96-96,99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我院因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6例,临床资料完整。结果 26例患者经持续胃肠减压、支持对症治疗而痊愈,1例经保守治疗未能控制病情而再次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3日。结论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以早期炎性肠梗阻为主,内科保守治疗多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利文 《吉林医学》2011,(36):7836-7836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资料26例,总结患者术后肠梗阻临床表现,探讨临床护理治疗方法,并就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基础回顾了解。结果:26例经积极有效的保守治疗和护理措施,均解除了梗阻而避免了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保守治疗和护理治愈。  相似文献   

8.
8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其中82例采取保守方法治疗,主要包括肠外营养支持,腹部理疗,合理应用生长抑素,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胃肠减压,维持酸碱平衡,抑酸及中药灌肠,对足三里穴位行电针炙等,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另4例患者因腹腔发生脓肿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86例患者均是在腹部术后14d内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最后均全部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常在手术后6~14d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排除在外)。保守方法治疗,不仅可有效治愈,还可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9.
袁建保  张波  全彬 《中外医疗》2011,30(18):94-94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经保守治疗痊愈34例(89.5%),4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l0.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准确诊断,系统化保守治疗是其诊治关键,胃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5.6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与腹部手术创伤,腹腔炎症、渗出、粘连有关。其特点:①多在腹部手术后早期1~2周内起病;②肠功能一度恢复,进食后马上出现梗阻;③腹胀为主,腹痛较轻,很少发生绞窄;④保守治疗有效,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先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
马震 《吉林医学》2006,27(11):1349-135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病人经持续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中药外敷内服、灌肠等非手术治疗,除2例中转手术外其余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3.7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较少发生绞窄,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黄尚进  李华 《四川医学》2011,32(6):907-909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结果 7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d。13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8例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中转手术,5例保守治疗5周无效而中转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30例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手术后炎症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共治愈出院129例,死亡1例,术后1d、3d发生率分别为(3.6±2.2)%、(4.5±1.6)%,5d累积发生率为(4.1±2.2)%。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低蛋白血症、ASA分级Ⅱ~Ⅳ级、手术时间过长、过多侵扰肠道手术方式和发生术后并发症,早期及时采取针对上述因素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预防炎症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15.
邓锋  黄涛 《当代医学》2010,16(19):156-157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4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资料分两组: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基础疗法,治疗组另给予七叶皂苷钠。结果治疗组经非手术治疗全部临床治愈(100%),无再手术病例,平均治愈时间10.2d(7~18d);对照组经非手术治疗17例(85%)临床治愈,3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治愈时间14.6d(9~23d)。结论非手术保守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应用七叶皂苷钠能够促进肠梗阻的再通,提高治愈率,减少治愈时间,减轻患者长期置管痛苦。七叶皂苷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减轻肠壁水肿,减少肠道炎性渗出,促进肠道蠕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36例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儿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等疗法治愈,平均7天,无一例再次手术.结论: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术后4~13天,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3~9 d,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和呕吐,腹部X线平片显示有液气平面等梗阻征象;其中29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5d,2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2d.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2周内,具典型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炎性梗阻,保守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68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9.5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8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吴陈滘 《河北医学》2008,14(6):684-68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9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痊愈,治愈率90.5%。2例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结论:保守治疗是炎性肠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38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激素和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3.5 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9 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非手术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