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术患者为观察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采用传统单侧开颅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以其中行传统骨瓣减压术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迟发血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应激性溃疡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3例,采用循证护理。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死亡9例,病死率16.7%;观察组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7.5%。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4例,并发症发生率44.4%;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3例,并发症发生率24.5%。对照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通过对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评价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55%)明显高于对照组(25%),而病死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35%),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的脑切口疝、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5%和5%)明显低于对照组(15%和20%),两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的脑积水、外伤性癫痫发生率(15%和15%)与对照组(10%和15%),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优于常规开颅术治疗,显著降低病死率及某些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时间、感染控制时间、GCS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套管拔除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人住本院的4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57.14%)高于对照组(23.81%),死亡率(19.05%)低于对照组(47.62%),并发症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法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61例分组,观察组(n=30)采取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法治疗,常规组(n=31)应用二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并发症发生率3.33%;常规组治疗有效率54.84%,并发症发生是29.03%;2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法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探究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治疗,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49.6±4.9)h、GCS评分(12.5±2.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该术式开展之前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观察组恢复良好17例(30.9%),死亡13例(23.6%);对照组恢复良好12例(21.8%),死亡16例(29.1%),两组恢复良好率及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显著;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残死率,还利于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和脑复康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脱水、扩容、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4~0.6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qd;对照组予脑复康注射液4~9 g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ivd,qd。两组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d时心律、呼吸异常的发生率,颅内压状况;治疗10 d时评价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心律异常、呼吸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呼吸道感染、酸碱失衡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明显优于脑复康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并采取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治疗。观察组从发现单侧或双侧脑疝症状至采取手术治疗时间≤1h,对照组治疗时间〉1h。治疗后比较2组病死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36.7%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级恢复率为43.3%高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争取在脑疝发生前或脑疝早期行手术清除血肿并减压,才能进一步提高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分别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和传统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感染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随访6个月的总体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32.4%)明显低于对照组(46.7%)(x2=1.946,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23.7±2.4)d]明显短于对照组[(36.3±2.9)d](t =9.247,P<0.05);观察组院内病死率、随访6个月的总体病死率分别为27.6%、56.8%,对照组分别为26.8%、55.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86、0.484,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评分4~5分(37.2%)明显高于对照组(19.8%)(x2=6.407,P<0.05).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外伤患者迟发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脑外伤迟发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02,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外伤患者迟发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血肿,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53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存活率、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评分(GCS)。结果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第2、3、6天IC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及治疗1个月后GC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柳 《现代医药卫生》2014,(4):511-512,514
目的 观察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传统对照组,各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传统对照组行脑室外引流术和传统颅内压检测,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则采用无创颅内压检测,记录三组患者的颅内压值和患者的病死率,以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分析三组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结果 观察组与传统对照组颅内压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传统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0.0%(6/30)、23.3%(7/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传统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血压明显升高,而观察组和传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传统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颅内压检测与有创颅内压检测差异不大,且操作简单、安全,可替代传统有创颅内压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俨〈0.05),伤后1周内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快恢复稳定,颅内压及头颅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更安全、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5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后3个月左右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28例,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为37.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恢复良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植物状态与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积液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感染、分流过度和分流管阻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高渗盐水与甘露醇交替使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交替使用)、高渗盐水组(单独使用3%高渗盐水)和甘露醇组(单独使用20%甘露醇),观察三组患者治疗3d后颅内压、血清肌酐及血钠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d后颅内压明显低于高渗盐水组和甘露醇组(P<0.05),血钠水平明显低于高渗盐水组(P<0.05),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甘露醇组(P<0.05).结论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交替使用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水平,并且能降低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脑颅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6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分为3组:(1)稳定较低体温组(55例),将体温控制在35-36℃;(2)亚低温组(54例),体温控制在33-34℃;(3)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稳定较低体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2.7%(29,55),死亡率为20.0%(11/55);亚低温组良好率为50.0%(27/54),死亡率为22.2%(12/54);对照组良好率为22.2%(12/54),死亡率为33.3%(18/54);稳定较低体温组的良好率与亚低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较低体温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亚低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并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亚低温组,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便于操作的方法之一,容易在县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免疫力下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院后48h内开始管饲肠内营养(观察组中额外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观察组和对照组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第7、10天各患者的血糖、外周白细胞、CD4+、CD4+/CD8+.免疫力状况及机体感染等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第7、lO天.观察组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外周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免疫力增强,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中作用显著.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优先选择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