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忠雄  董卫明  张生俭  乔发涛 《河北医药》2010,32(17):2367-2368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或疾病,临床类型及控制心室率现状。方法对老年人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14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给维拉帕米、胺碘酮静脉推注后口服稳心颗粒干预。结果 60~69岁48例、70~79岁73例、80岁以上25例,器质性心脏病139例,合并心脏衰竭3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7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63例,永久性心房颤动8例。结论维拉帕米、胺碘酮静脉推注治疗老年人快速心房颤动有效,不良反应小,口服稳心颗粒可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我们观察分析了1990年1月~1996年5月住院AMI患者中≥70岁年龄组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185例经心电图、心肌酶学、临床表现确诊为AMI的患者分成Ⅲ组。Ⅰ组52例,年龄70~89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Ⅱ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进行分析。结果共266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69%的病例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基底细胞癌最多占42.5%(113/266)。167例(62.8%)发病部位为头面颈部。结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60岁老年人多发,头面颈部为好发部位,最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60岁以上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为2%~5%,75岁以上可超过10%,房颤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为进一步认识老年人房颤的临床特点,回顾性总结83例老年人房颤和同期38例非老年人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阴囊坏疽临床上少见,为凶险的外科疾病之一,发病者以中、老年人多见。我们收治的2例均为70岁以上高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05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岁组患者59例,≥70岁组患者46例;其中主动脉瓣膜病38例,二尖瓣置换43例,二尖瓣成形10例,三尖瓣置换或成形术8例,主动脉置换联合二尖瓣成形术6例;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6例。观察手术效果。结果<70岁组患者与≥70岁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70岁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全面评估,严格手术操作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护,实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白内障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志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509-3509
老年性白内障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多为双侧,可一眼先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50-60岁老年人中发生率为60%,70%。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在80%以上。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最理想的方法。我院2005年对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视力为0.3-1.0,现将健康教育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社区中老年人群的眼病体检分析,探讨如何做好眼病防治工作以及社区医生应关注的眼病问题。方法北京西城平安医院眼科对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的社区中的560例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眼病体检,将本组中560例中老年人分为40~<50,50~<60,60~<70以及≥70岁四个年龄组,分析影响中老年人视力的主要眼病以及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状况。结果在本组的560例体检患者中,白内障检出率为55%,40~<50,50~<60,60~<70以及≥70岁四个年龄组比较(χ2=82.476,P<0.01),白内障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70岁以上者显著增加,具统计学意义。青光眼患者检出率为0.7%,40~<50,50~<60,60~<70,≥70岁组比较(χ2=7.431,P>0.05),随年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视网膜动脉硬化检出率为5%;玻璃体混浊检出率为2.5%;糖尿病网膜病变检出率为1.8%;黄斑变性检出率为0.7%;视神经萎缩检出率为0.3%。本组对70岁以下及70以上老年人的眼压进行比较显示,70岁以上眼压显著低于70岁以下人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是影响中老年人群视力的最主要眼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抗凝治疗的状况。方法选择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心房纤颤患者136例,年龄〉65岁,观察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甲状腺功能的血清学检查等,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心房颤动病因复杂,多数伴有基础疾病或全身其它疾病。基础疾病依次为:冠心病61例(44.93%),高血压病35例(25.73%),老年瓣膜病13例(9.56%)。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持续性房颤比率达74.56%。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31.26%。结论老年人心房颤动常见原因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持久性房颤比率高。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影响。方法将32~92岁共1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长,≥70岁组女性患者明显增多,无痛性心肌梗死增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60~69岁组及32~59岁组。结论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多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在持续心率失常中最为常见,总发病率达到0.4%,其中大部分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为1%,而75岁以上人群则可达10%。当心房颤动时人体心房激动的频率接近300~600次/分,并且表现为不规则的快速颤动状态,使心房的收缩功能几近消失。本文依照心房颤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患者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以探究房颤患者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1~2007年间70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分别占29.5%、24.5%、46%,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42.6%),再者冠心病(28.5%),老年性瓣膜病(12.4%),糖尿病(10.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5%),余为不明原因的孤立性房颤。结论高血压和冠心病是老年人房颤的主要原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不容忽视的病因。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分析了我院1994年 2月 - 1996年 3月收治的 15 8例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15 8例患者中 ,男性占 12 0例 ,女性 3 8例。其中 :60岁~ 64岁年龄组中 4 4例 ,65岁~ 70岁年龄组中 5 3例 ,71岁~ 75岁年龄组中 3 5例 ,76岁~ 80岁年龄组中 15例 ,80岁以上 11例。发病年龄高峰在 60岁~ 70岁段。平均发病年龄 70岁。1.2 职业分布 :在 15 8例患者中 ,干部占 61例 (3 8.61% ) ,知识分子 18例 (11.3 9% ) ,工人农民 4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间70岁以上AMI患者55例的住院资料。结果70岁以上老年人的AMI患者起病时多无典型的心绞痛,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头晕、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结论由于老年人AMI的症状不典型特点,因此要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本院2012年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处方,按性别和年龄组(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分类,分别统计其合并使用药物种类的情况,用Foxpro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处方共有4825张,合格率为97.3%。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最多,48张,占37.2%。男性及女性处方中4种药物合并使用的处方最多.分别为736和557张。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者中,合并使用药物的种类最多的分别为4、4和≥6种。结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合理用药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临床医师和药师要加强培训和学习,用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雷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172-173
<正>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中近半数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由高血压引发[1],2006年国际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提出引发心房颤动的疾病中,高血压占首位[2]。美托洛尔是一种疗效肯定的降压和控制心室率药物[3],笔者应用此药治疗59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访12个月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来我院就诊的且符合入选标准的59例高血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4069岁,平均(50±17)岁。入选标准:①年龄<70岁;②单独用美托洛尔1069岁,平均(50±17)岁。入选标准:①年龄<70岁;②单独用美托洛尔1030 d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解农村老年人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家庭功能的发挥提供科学依据,从住院患者角度出发,于2013年6月至12月对在我院住院的200例≥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2013年6月至12月入住我院的所有≥60岁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严重疾病或精神异常等存在沟通障碍者除外。共发放208份,有效问卷200份,  相似文献   

18.
韩斌  胡浩  李红灵  刘杰民  刘哲 《贵州医药》2012,36(11):988-990
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有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和发展不同于一般人群等特点,随着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发展,无痛微创技术的广泛运用,内镜检查对于老年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内镜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共做胃镜检查17 106例,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0岁)2 608例,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以提高对老年人消化性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州市军队离退休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情况。方法:调查福州市军队936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的状况,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老年人镇静催眠药服用率为58.01%,其中男性57.71%,女性58.44%;②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用药率高于≥80岁年龄组;③用药种类在3种以上的占14.73%,11.24%服药者出现依赖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4%,不良反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结论:应高度关注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状况,防止滥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发病时间12h以内,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TCA(必要时冠脉内植入支架);并随机选择同期72例发病时间12h以内,未行溶栓或PTCA的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和1年随访。结果治疗组中68例患者术后即刻血流皆达TIMIⅡ~Ⅲ级,手术成功率97.14%,治愈率98.57%,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18.57%,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21.43%;对照组死亡9例,治愈率87.50%,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33.33%,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43.0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年随访治疗组心功能明显较对照组为优。结论直接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高,能更好地消除梗塞后心绞痛,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