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近3年的12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确定了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给出了治疗方法和疗效,对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病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中医西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苏静 《河北医药》2012,34(18):2794-2795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原发于幽门、十二指肠动力学异常,也可继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肝胆疾病等,导致十二直肠内容物,包括胆汁和碱性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导致胃黏膜上皮破损、再生及黏膜炎症,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及胃癌.目前,胆汁反流性胃炎缺乏统一诊断标准,虽然同位素检测可达到胆汁反流量化,是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较客观的方法,但由于条件所限,多数医疗单位未能普及,绝大多数只限于胃镜诊断,缺乏客观指标,可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胃肠电活动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比较密切,本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肠电活动进行研究,旨在寻找一种容易普及并且客观的方法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为治疗此病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方法:选取近3年胃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其中男46例,女60例,年龄48 ~79岁,平均(62.7±21.4)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作对比.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与内镜诊断作对比.记录内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根据灵敏度及特异度计算内镜诊断及病理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66.7%、84.3%、33.6%、46.8%.内镜及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依靠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高的漏诊率及误诊率,病理诊断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子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快速尿素酶检查和病理染色诊断HP感染,并进行X^2检验。结果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26、09%,48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62.1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原因主要与胃液内高浓度胆汁有关;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相关性胃炎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特征,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科室84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符合急性糜烂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断特点,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n=42)单纯西医对症治疗,而观察组(n=42)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0%,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新献 《家庭医药》2010,(10):32-33
我73岁,1999年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多年来病情反复,最近做胃镜检查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胃底息肉,病理检查诊断为增生性息肉(良性,已切除)。用药后患者胀气症状减轻,但小便减少、难解,吃干饭时胃难受、反酸加重。我有高血压、胆囊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评价胆汁反流与肠上皮化生病理亚型的关系对预测胃癌危险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4月31日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肠上皮化生且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160例、符合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160例,并分为两组,对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Hp阴性组和非胆汁反流性胃炎Hp阳性组均进行肠化生的病理亚型分型。总结分析胆汁反流与肠上皮化生病理亚型的关系,比较胆汁反流与Hp感染相关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亚型的关系。结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组检出Hp阴性117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组检出Hp阳性10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组Ⅰ型Hp阴性为39.32%显著地高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组Ⅰ型Hp阳性为9.52%(χ2=28.5557,P 0.05),胆汁反流性胃炎组Ⅱ型Hp阴性为50.43%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组Ⅱ型Hp阳性的4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3,P 0.05),胆汁反流性胃炎组Ⅲ型Hp阴性为10.26%明显的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组Ⅲ型Hp阳性的40.96%(χ2=27.9777,P 0.05)。结论 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行内镜诊断,能够对患者病情形态特征得到准确反映,患者病情病理分型以及病变程度越严重,检出率越高,而且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属于消化道良性间叶源性息肉[1],发病率约占胃息肉1%[2]。其病理特征具有特点,而内镜、超声表现多样,常需综合判断。我院与福建省肿瘤医院内镜科合作,在近几年借助内镜超声术前诊断并行镜下切除胃炎性纤维性息肉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率及病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诊断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106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3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组伴有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易并发癌前病变,应对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刘志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22-123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探讨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且符合入选研究标准的180例患者按照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56例,对照组5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观察各项指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且与萎缩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水平有明显的进行性降低趋势(P<0.05)。结论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变化可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对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协定方清幽愈萎汤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8例进行了治疗,并以丽珠铋三联治疗的48例作为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与分组96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均参照文献[1]诊断标准,治疗前经电子胃镜及活检标本病理切片检查有萎缩性胃炎组织学改变者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14C呼气试验(14C-UBT)结果为阳性者确定有Hp感染。接诊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型等(见表1)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12.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的胃炎,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脐样糜烂等,其特点为胃黏膜上可见单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病变中央凹陷、糜烂。2004年4月~2006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诊断为疣状胃炎且年龄在60岁以上者68例,现对其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系疾病发病率随之增加,加之胃镜及B超检查的普及,被诊断出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日渐增多。现多将胆汁反流性胃炎归入非萎缩性胃炎大类中。通俗地说,“胆汁反流性胃炎”就是胆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胃。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和大多数慢性胃炎一样,但腹痛比较明显且多见,或可呕吐黄色胆汁。  相似文献   

14.
王银章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78-1379
目的评价电子胃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价值。方法在电子胃镜下观察患者胆汁反流人胃的程度,黏膜胆汁染色及伴随其他病变情况,部分患者行黏膜病理检查。结果10000例胃镜检查患者发现胃内胆汁反流1433例,黏膜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未发现伴有胃癌、食道癌患者。结论电子胃镜检查可作为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幽门螺杆菌(Hp)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对反流性胃炎进行病理检测,同时将15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伊托必利、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中,43例显效,2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75例中,29例显效,3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2.67%。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理与幽门螺杆菌及胆囊疾病具有密切关系,采用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胆汁反流在引起胃粘膜的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作用近年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1]。用有效的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使用思密达(Smecta)法国搏福-盖普生制药集团生产,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取得良好疗效。具体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本组均为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因间断性上腹部痛、胀、早饱、恶心、吐舌水等症状来院就医患者,经胃镜检查有中、重度胆汁反流、胃粘膜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且近周内未用其它药物治疗者为对象,共54例。2诊断标准2.1间断性上腹部疼痛及腹胀,早饱、恶心、有时吐胆汁…  相似文献   

17.
赵越 《江西医药》2003,38(6):421-422
我们对127例慢性胃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Helipcobacterpylori,HP)根治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s,GERD)发病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27例,男86例,女41例;年龄14~78岁,平均47.8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95例,糜烂性胃炎27例,萎缩性胃炎5例。病例符合以下标准:有胃镜结果;有HP检测结果;经HP根治治疗,且两次胃镜结果间隔一年以上。1.2HP根治方案:PPI标准剂量(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加阿莫西林1000mg,加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共7d犤1犦。1.3GERD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学…  相似文献   

18.
<正>结节性胃炎是一种内镜下描述,又称慢性胃炎的结节性改变、鸡皮样胃炎、胃淋巴细胞增生或淋巴滤泡性胃炎,病理特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多有伴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现对我院近年诊断的结节性胃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3月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给予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疗程4周,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显效率约78.7%,有效率21.3%,总有效率100%。结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为目前诊断主要依据,莫沙必利与铝碳酸镁联用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方法选取医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并与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分析,对胃镜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结果本组98例患者经病理诊断显示74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为75.51%,其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和病理诊断相比其符合率较低,其诊断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在对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时应合理的与病理学活检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