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高敏状态的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渗液,渗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和蛋白质以及红白细胞等,若处理不恰当,纤维蛋白沉着,易发展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或粘连。因此,积极控制胸膜炎症,减少渗出,短时间内清除胸液,对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极其重要。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入,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强 《海南医学》2007,18(2):45-45,4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在包裹积液内注射尿激酶.结果 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加快,粘连及肥厚明显降低.结论 胸腔内注射入尿激酶预防胸膜肥厚及粘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特别是胸腔积液多且病程长,易形成胸膜肥厚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给治疗带来困难。为探索加快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吸收,近两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654—2口服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2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或反复多次不规范胸腔穿刺抽液或延误诊治而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积液,致使临床治疗时抽液困难,常规药物难以渗透,疗效不佳,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肺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开始使用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胸水散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胸水散治疗,分别观察胸水吸收情况及胸膜粘连肥厚程度。结果:治疗组在胸水完全吸收及减轻胸膜粘连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要比单一使用西药的治愈率高,并可减轻或预防胸膜粘连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治疗组常规抽胸水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 生理盐水20mL.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胸水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孙小军  徐萌敏 《浙江医学》2009,31(9):1292-1293
业已证实,结核性胸腔积液若治疗不当,极易形成胸腔积液包裹和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可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近年来笔者采用3种不同穿刺方法共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135例,并对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53例,同时与采用异烟肼胸腔注入治疗的对照组54例进行对照。结果: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的观察组,在胸腔积液消失率、胸水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胸腔穿刺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胸膜肥厚粘连及胸腔感染、血气胸等并发症亦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评价胸腔细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338-4338
目的:评价胸腔细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单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15例为常规间断胸腔穿刺抽液者,15例为经胸腔细管引流者,分析两组患者在胸腔积液引流、并发症、胸膜粘连发生率、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的差别。结果:胸腔细管引流与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腔细管引流并发症少,胸膜粘连发生和胸膜肥厚发生率降低,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缩短。结论:胸腔细管引流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经济、创伤性小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方法:选择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抗痨治疗、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组经胸水引流后胸腔注射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次,6周后观察胸水及胸膜肥厚粘连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积液,在正规抗痨、胸水引流的基础治疗上,向胸腔注射尿激酶,可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03~2005年我院4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HRZS/4HRE治疗基础上,抽尽胸液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并抽尽胸液情况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组有效率95.56%,治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68.99%,治愈率33.33%。结论:尿激酶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酶,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纤维蛋白,使胸腔积液形成小房隔的纤维及胸膜层纤维蛋白溶解,使积液易于被抽出,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七叶皂苷钠、降纤酶对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应用七叶皂苷钠、降纤酶胸腔内序贯疗法对33例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腔内注入,观察胸水消失时间、多房性、包裹性积液及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胸水消失时间7.5d,对照组平均胸水消失时间11.6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粘连病例发生,对照组发生多房性、包裹性积液16例,胸膜肥厚粘连7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认为七叶皂苷钠、降纤酶胸腔内序贯疗法治疗渗出性胸腔积液,能够缩短病程,防止多房性、包裹性积液和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可作为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秀伦  张格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60-3361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防治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及粘连的疗效。方法:初治的有中等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按同样的抗结核方案治疗,治疗组抽胸腔积液后注入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未注入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胸腔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注药后胸腔厚度[(0.50±0.11)cm]较注药前[(0.64±0.18)cm]减轻(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有缩短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防治胸膜肥厚及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高敏状态的机体胸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以往多主张化疗并间断抽放胸腔积液,由于抽液不及时而发生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率较高。我院近年来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彻底放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在全球广为流行,2004年WHO估计,在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例133万,占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的15%,位居世界第二。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患者中大约5%发生结核性胸腔积液,所以在世界各地,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仍然是主要肺部疾病,特别在我国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易于形成脓胸、胸膜肥厚、支气管扩张等,使肺功能明显减退,并可以出现肺部反复感染、咯血等并发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故及时正确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对临床医生常常是一个挑战。及早彻底的引流胸腔积液是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治疗措施,可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胸液对肺及心血管的压迫症状,可去除大量纤维蛋白,并减少纤维蛋白在胸膜上的沉积,从而缩短病程和减少胸膜肥厚等后遗症。对于已有分隔包裹的胸腔积液进行胸腔介入治疗、中医中药、微波理疗等,往往能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就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包裹性胸腔积液尤其是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常由于患者就诊较晚,胸水处理不及时,使胸水包裹、分割,形成胸膜腔纤维化,导致抽液困难,使治疗时间延长,造成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肋间隙变窄,胸廓变形,影响病人的呼吸功能。我科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经一次性缓慢抽胸液加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1例形成胸膜粘连1,例形成胸腔包裹性积液,其余均获较好疗效。比反复少量胸腔抽液的对照组的疗效佳,而后遗症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新疆预防医学》2004,22(2):F004-F004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渗出性积液,如胸腔积液量多,久不吸收,大量纤维蛋白沉着,纤维化后形成胸膜粘连、增厚,甚至钙化,会严重影响肺功能。近年来我院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后抽水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改良胸腔闭式引流,同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照组:应用常规胸穿抽液,同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结果 治疗组胸水引流彻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治疗,胸膜粘连及胸膜肥厚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03~2005年我院4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HRZS/4HRE治疗基础上,抽尽胸液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并抽尽胸液情况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组有效率95.56%,治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68.99%,治愈率33.33%。结论:尿激酶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酶,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纤维蛋白,使胸腔积液形成小房隔的纤维及胸膜层纤维蛋白溶解,使积液易于被抽出,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