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控制冠心病患者周围血管易损斑块的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d,睡前口服。2组均连续服用24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径(commoncarotidarterydiameter,CCAD)、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斑块体积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24个月后CCAD较治疗前增加(P〈o.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CIMT、斑块体积及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控制血脂水平。强化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2.
分析2011~2013年我中心收治的83例脑梗死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经过1年的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治疗,复发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起协同发挥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128例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血脂水平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大小、斑块消失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斑块面积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斑块面积,增加斑块消失率,稳定斑块作用,不增加脑出血事件的发生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ACS患者作为ACS组,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ACS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对照组志愿者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口服,药品来源、剂量与ACS组相同.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上述受试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对照组志愿者分别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4.27±16.37)%、(47.61±16.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7.70±15.07)%、(47.03±15.4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二者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HsCRP、IM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够减少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还有助于粥样斑块稳定和消退,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助于临床预后,能够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阿司匹林口服,均治疗1年,观察2组发生非致死性脑梗死和再发TIA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致死性脑梗死和再发TIA的发生率分别为9.3%、7.0%,明显低于对照组(18.6%、16.3%),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88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4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颈动脉中层厚度(CA-IMT)、斑块检出率和斑块数目均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稳定斑块作用,但未显示对TIA复发或进展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PAS疗法)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观察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分为PAS治疗组和AS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PAS治疗组40例,应用普罗布考(0.5g/d),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钙(20mg/d);AS对照组40例,予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钙(20mg/d)。共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脂(TC、TG、LDL-C、HDL-C)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PAS治疗组及AS对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含量均下降(P0.05),PAS治疗组更明显(P0.01);PAS治疗组的颈动脉斑块积分有轻微下降趋势(P0.05)。结论(1)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调脂、降低炎症指标hs-CRP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用效果明显。(2)稳定颈动脉粥样斑块需长期进一步观察才能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CVHP)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6个月,观察组不稳定斑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VHP积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调整血脂代谢,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血流循环,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停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常规治疗的165例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之后是否坚持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分为两组,81例坚持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患者纳入观察组,84例出院后2周内自行停用阿托伐他汀但仍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脑梗死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时与出院后1年末次随访时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指数以及血脂指标(包括TC、TG、LDL-C、HDL-C)。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脑梗死复发率(7. 4%)低于对照组(23. 8%)(P 0. 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 4%vs. 8. 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次随访时的IMT(1. 24±0. 25 mm)、斑块面积(12. 55±4. 0mm~2)、斑块指数(1. 16±0. 10分)均低于对照组(1. 80±0. 29 mm、20. 57±4. 6 mm~2、2. 39±0. 36分)(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次随访时的TC(3. 20±0. 33 mmol/L)、TG(2. 32±0. 70 mmol/L)、LDL-C(2. 11±0. 17 mmol/L)均低于对照组(5. 55±0. 78 mmol/L、3. 04±0. 78 mmol/L、4. 33±0. 65 mmol/L)(P 0. 05),HDL-C(0. 98±0. 20 mmol/L)高于对照组(0. 89±0. 19 mmol/L)(P 0. 05)。结论老年ACI患者经常规治疗出院后自行停用阿托伐他汀会增加脑梗死的复发风险,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够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这可能是阿托伐他汀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研究组1 a后IMT缩小显著(P〈0.05),且TG、TC、LDL-C下降显著,HDL-C升高显著,P〈0.01。结论服用阿托伐他汀1 a可以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斑块厚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血脂水平正常、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不同斑块类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脂质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减少,而纤维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评估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联合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治疗及脑卒中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40例Ⅰ级、Ⅱ级原发性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120例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120例。在入组前测量所有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在干预3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干预1年后复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1年内随时记录患者的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等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降压和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明显,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同时降压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率为83.3%(100/120),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为75.0%(90/12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6,P=0.112)。1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显示两组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上都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组发生脑血管疾病7例,发生率为6.5%(7/108);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组发生脑血管病5例,发生率是5.0%(5/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在治疗Ⅰ级、Ⅱ级H型高血压患者在同时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缓解动脉粥样硬化速度,有效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达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4例患者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50mg、尼达尔20mg,1次/d,晚餐后或睡前顿服,连续服用1年;对照组48例患者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50mg,1次/d,晚餐后或睡前顿服,连续服用1年。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年均各检查一次经颅多普勒(TCD)。结果 TCD结果统计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脑血流改善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达尔可以明显改善TIA患者的脑血流供应,能减少再发作及减低脑梗死发生的机会,作为TIA预后干预性治疗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6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以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均显著减小,但试验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hs-CRP水平更低(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延缓颈动脉狭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选择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n总疗程1年,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12个月后,TC、LDL-C、TG降低(P〈0.05),HDL-C升高(P〈0.01);颈动脉的内径有所扩大,颈动脉斑块缩小,尤以12个月后改变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减少并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HDI 5 0 0 0彩色多谱勒超声仪 ,分别对脑梗死组 (2 0 7例 )和对照组 (4 5例 )的颈动脉进行检测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 73.9% ,对照组为 33.3%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 ;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4例脑梗死患者和106名健康查体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情况及血管狭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较对照组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检出斑块中均以强回声斑块最为多见。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血管狭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和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及其程度,提示脑血管病变是否处于高危状态,对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73例脑梗死患者和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回声类型。结果脑梗死组IMT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4.9%)高于对照组(16.0%)(P<0.05);脑梗死组低回声斑块及混合性斑块多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低回声或混合性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