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可行性、临床特点及特殊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双手切线轮转“削梨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对27例(27只眼),对玻璃体切除手术8~27个月后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0.5~0.8)者15只眼(55.6%),后囊破裂率3.7%。结论对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行“削梨法”超声乳化摘除,眼内组织损伤小,后囊膜破损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是一项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可行性、临床特点及特殊手术方法。方法:共21例患者(21只眼)在玻璃体切除手术7~27个月后接受超声乳化手术,回顾分析其术中操作困难因素、并发症和视力结果。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19只眼视力提高,1只眼视力无变化,1只眼视力降低。术中几乎在所有病例均可遇到前房深度、瞳孔直径和后囊膜位置骤然变化的情况,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术中1只眼发生悬韧带离断。术后18只眼出现轻度狄氏膜皱褶。结论:虽然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患者群体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操作难度大、易出现并发症,但是经谨慎处理后绝大多数患者仍能获得良好的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共106例(100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时间7—23个月,平均13.4个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55只眼,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51只眼,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等。绪果术后3个月,106只眼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中后囊破裂13只跟,其中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5只眼,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中后囊破裂2只眼,无晶状体核坠人玻璃体腔病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P〈0.01);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后脉络膜脱离3只眼,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2只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时,玻璃体腔液体灌注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描述在曾做玻璃体切除眼再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特征及其并发症和视力结果。方法 回顾研究了作者3年内30眼曾做玻璃体切除术后再施行白内障手术。资料包括术前特征,术中发现。术后并发症及视力。结果 在所有做过玻璃体切除的术眼,均可发现术中有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前房异常加深和散瞳。有些术眼在初期前房加深后,还相反可见前房变浅和缩瞳(灌注偏差综合征),未见有何严重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发生,最后视力较术前多有明显增进。结论 在已施行玻璃体切除眼上再做白内障手术存在有特殊的问题,包括丧失玻璃体支持,后囊膜不稳定及悬韧带脆弱等。为减少前房深度的突然改变,应将灌流液瓶的高度降低,在前房深度异常波动时,超声乳化头应放置在虹膜平面之前,且避免在囊袋内作超声乳化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发展,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大量的患者接受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但随之而来的是,术后患者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对于此类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传统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不能满足其需要.本文在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手术的难度、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共256例256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时间6~24月,平均15.2月,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开始下降即白内障发生时间1~21月,平均8.9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132例,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124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结果 (1)术后3月,256只眼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中后囊破裂10例,其中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5例,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中后囊破裂1例,其中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0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61,P<0.025).(3)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后脉络膜脱离3例,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1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5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时玻璃体液体灌注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点.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并选择性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42眼经过3~24个月随访,29眼视网膜脱离患者有24眼解剖复位,成功率83.3%,13眼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患者,无复发性玻璃体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2眼中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3眼,术后视力0.2~0.5者8眼,>0.5者2眼,≤0.05者3眼;本组3例视力低于0.05者,2例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缺血,1例为黄斑前膜.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可完整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保证1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减少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此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2例(3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1例(21眼)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术,11例(11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患眼视力、黄斑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三月,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01~0.1共4眼,0.1~0.3共11眼,0.3~1.0共17眼,术后早期并发症为角膜水肿2眼,术后远期并发症为后发性白内障6眼,需Nd:YAG激光治疗,黄斑裂孔重新裂开1眼。结论: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安全、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轻微,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的散光变化。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双路切口和单路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其中双路切口手术组2 0只眼,单路切口手术组18只眼。术后1周、1、3个月分别测量散光。结果 两联合手术组术后1周时与术前比较散光度差异显著(P <0 .0 5 ) ,而1个月以后各组与术前差异均不显著(P >0 .0 5 )。结论 联合手术可能增加术后散光,但1个月内可以趋于稳定,有利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9例 ( 72眼 )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均采用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维持眼内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其中硅油填充眼 2 1眼联合行经瞳孔硅油取出术 ,术后观察术眼视力、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三月 ,72眼中共 6 6眼术后视力提高 ,其中单纯性玻璃体切除术并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 0 3共 2 7眼 ,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 /硅油填充术并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 0 1共 2 5眼 ,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术前眼底疾病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是目前最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特点、安全性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0年3月本中心对21例21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手术,分析了术中的难点及并发症。共随访6-12mo。结果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出现并发症:前房变浅瞳孔缩小者8例;悬韧带断裂晶状体坠入玻璃体腔2例;后囊膜破裂2例。术后矫正视力提高者19例(90.48%),视力无改变2例(9.52%)。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多,采用超声乳化术易于调节和稳定眼压,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李健  梁慷  林小俊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40-244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39眼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其中对有硅油充填的23眼联合硅油取出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24(平均10)mo。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37眼(95%)提高,2眼(5%)无改变,无视力下降者。1眼硅油取出后2wk视网膜脱离复发,1眼术后1mo玻璃体出血,均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而治愈。无脉络膜出血、低眼压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眼内情况复杂,手术难度大,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Combination surgery of vitrectomy and phacoemulsification is a common procedure.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whether gas tamponade plays a role in the myopic shift that has been found previously after this type of surgery.Methods: The study compared 26 subjects undergoing combined procedures without gas tamponade and 28 subjects undergoing the same combined procedures with gas tamponade. The preoperative anticipated refraction was compar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measured refraction.Results: The difference (Δ) between the predicted preoperative refraction and the resulting refractive status 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 = 2.66, df = 48, p < 0.01) in eyes undergoing the combined procedure with gas tamponade (mean Δ = −0.30 D, SD = 0.66) compared with those eyes not receiving gas tamponade (mean Δ = 0.16 D,SD = 0.55). A difference in final refraction between the 2 groups of −0.46 D was found.Interpreta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combined procedures with gas tamponade show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yopic shift compared with those patients not receiving gas tamponade. Ophthalmologists performing combined procedures with gas tamponade should be aware of this shif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intraocular lens and to secure the best visual outcome postoperatively.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长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1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的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数据,观察其视力恢复情况并从不同疾病类型,不同晶状体类型,不同术中玻璃体填充物,不同手术方式等方面观察分析患者联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4~23(平均6.7)mo。113眼(81.9%)术后视力改善,视力提高2行以上占67眼(48.6%)。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和一过性高眼压。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是22.5%,前房反应的发生率是34.8%,术后一过性高眼压(术后1mo内眼压高于25mmHg)的发生率是25.4%,6例(4.4%)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其余均在术后2wk内恢复正常,8例(5.8%)出现视网膜脱离,其中4例(2.9%)为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较少见的并发症是葡萄膜炎、黄斑水肿等。从分组方面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中予硅油和膨胀气体填充、术中手术方式为联合手术并巩膜外冷凝扣带术组及联合手术并视网膜光凝并巩膜外冷凝术组术后并发症高于相对应组。术中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组术后发生前房反应几率高于相对应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不断改进手术技巧均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晶状体脱位患者92例92眼,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玻璃体基底部及睫状体平部,再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的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患者Ⅱ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屈光误差。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既往行玻璃体切割术现发生白内障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8例40眼。按既往玻璃体腔填充物分为2组,A组(22眼)为既往单纯行玻璃体切割组,B组(18眼)为既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C3F8)填充组。另设置无玻璃体切割手术史现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手术的正常对照组C组(20眼)。术前应用IOL Master 500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角膜横径(W-W),带入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IOL屈光度。A组、B组采用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抽吸联合IOL植入术,C组为单纯超声乳化抽吸联合IOL植入术。术中均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3mo验光获得实测屈光度。比较3组的预测误差、绝对预测误差、绝对误差中位数。

结果:三组间AL、K、植入IOL屈光度数均无差异(P>0.05)。A组、B组ACD均较C组显著加深(P<0.01)。三组间预测误差有差异(P=0.042),B组较C组有显著的远视漂移。绝对预测误差、绝对误差中位数在组间无差异。

结论: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后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屈光结果无显著差异; 但在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后患者,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后会产生远视漂移,在选择IOL时应避免欠矫,适当过矫。  相似文献   


17.
余海江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9):1640-164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95例95眼PDR患者分为观察组(50眼)与对照组(45眼),观察组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和手术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1、3、6mo眼压比术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囊膜混浊发生率分别为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能明显改善PDR患者视力,并发症发生率低,虽会导致眼压上升,但经对症处理后可好转。  相似文献   


18.
赵晓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6):1168-1170
目的::探讨25 G玻璃体腔灌注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9/2014-09于我院诊治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48例50眼,对其行预置25 G玻璃体腔灌注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后不适、巩膜穿刺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手术前相比,患者白内障手术后90d最佳矫正视力≤0.1的眼数较少,最佳矫正视力0.3~0.5、>0.5、>0.3的眼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眼因为原有眼底病变复发引起玻璃体积血,视力较术前下降。术前、术后1、7d,6mo平均眼压分别为14.67±0.62、14.75±0.56、14.86±0.58、14.88±0.59mmHg。眼压在患者白内障手术前与术后1、7d,6mo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明显眼部不适及严重并发症。结论:25 G玻璃体腔灌注应用于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对维持眼压、稳定前房及减少并发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56例(75眼),术后随访6~60(28.24±5.47)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提高者70眼(93.33%),视力不变者3眼(4.00%),视力下降者2眼(2.67%)。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眼压分别为(20.3±9.2)mmHg(1kPa=7.5mmHg)、(17.1±7.3)mmHg、(19.2±8.5)mmHg,与术前的(12.7±6.1)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后囊膜混浊8眼,角膜轻度水肿5眼,前房渗出5眼,玻璃体再出血2眼,视网膜脱离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68眼伴有白内障的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平均8.5)mo。51眼(75%)术后视力维持或改善,17眼(25%)视力下降,其中无光感6眼(9%);术中并发症为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5眼(22%);术后并发症:前房炎性反应30眼(44%),玻璃体积血11眼(16%),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眼(4%),虹膜红变5眼(7%),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3%);31眼(46%)术后需要继续眼内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PDR,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手术是安全的,手术成功的关键为选择合适的患者,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