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肠套叠是某段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管内引起的一种肠梗阻,多见于4-10个月的肥胖健康婴儿,以阵发性哭吵、呕吐、便血、腹部包块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空气灌肠是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我院在2000年3月~2000年5月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并行空气灌肠59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60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60例原因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22002]罗洪,胡瑛我院自1984年以来十年间行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582例,其中因操作失败而改行手术治疗60例。本文就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3.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秀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5,6(8):119-120
目的提高对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失败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响复位成功因素。结果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套叠类型为回结型(13例)、回回结型(10例)、回回型(1例)、回回结结型(2例)、回结结型(1例)及回盲结型(1例),后3种类型在复位成功病例中较少见。结论透视下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治疗,不应强行复位,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小儿肠套叠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进行随诊分析,并与超声检查结果对比,试图说明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优越性及对空气灌肠复位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7月-2006年1月经超声诊断并在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的113例患者资料,按发病时间分为≤12h、12-24h、〉24h三组,分别记录各组平均套入部长度及空气灌肠复位平均压力,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诊断肠套叠部位上超声与透视下空气灌肠所见按回盲部、升结肠至肝曲、肝曲远端分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6%、98.0%及78.9%,超声所测套入部长度与空气灌肠平均复位压力及发病时间成正比。结论 超声对肠套叠可做到早期诊断,不仅能得出部位、血运等多方面的结论,还可通过超声测量套人部长度,对空气灌肠的风险做出评价,并对整复压力的估计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到临近远端肠腔造成不完全性小肠低位梗阻的征象。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的治疗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透视下盐水压力灌肠复位,钡灌肠复位,空气灌肠复位等。复位成功率为75%~90%[1]。但在通常压力(8.0~13.3kPa)下仍有部分难复性肠套叠不能整复,过度加压可造成肠穿孔的危险[2]。对于难复性肠套叠,目前应用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得到良好效果[3]。1肠套叠发病原因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尤以4~10个月多见。肠套叠的病因目前不十分清楚,众所周知,婴幼儿原发性肠套叠与其解… 相似文献
6.
严万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6):57-57
肠套叠多发于2周岁以下婴幼儿,病因与肥胖、饮食改变、感染、畸形等有关[1].空气灌肠复位可靠有效,相对于手术创伤性小,恢复快,不须经历麻醉.本文总结作者1995年7月~2003年10月间,行空气灌肠复位的13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福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5):91-91,160
目的:讨论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小儿肠套叠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儿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系统化护理的患儿设定为观察组,每组样本数均为21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肠套叠患儿使用系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且可使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6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复位成功50例,失败1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间>24 h、脱水、腹胀、原始套头位于脾曲及降结肠以远是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病时间、脱水、腹胀、原始套头部位是导致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主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升复位成功率,降低患儿围术期痛苦。 相似文献
9.
10.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指征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整复率.方法搜集10年间空气灌肠明确诊断而复位失败的90例小儿肠套叠病例,其中21例手术证实有肠坏死,回顾性分析其临床、X线表现及手术所见.结果复杂型肠套叠,发病时间长,套头大、移动性差以及套鞘松弛的患儿合并肠坏死的可能性更大.无肠管坏死的患儿复位失败的原因可能与套头水肿显著、颈部痉挛嵌顿或者灌肠压力偏低有关.结论仔细分析临床、X线表现可明确肠套叠是否合并肠坏死,从而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通过补液、肌注镇静解痉药等辅助措施或适当提高灌肠压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透视下气体灌肠诊断肠套叠及气压灌肠复位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材料和方法:搜集经空气压力灌肠证实肠套叠患儿56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10个月,男38例,女18例。所有病例均应用透视下气压灌肠即可获得肠套叠的诊断及复位。压力80~120mmHg,持续透视时间为5~30分钟。结果:肠套叠透视下所有病例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透视下气压灌肠,整复肠套叠56例,成功49例,成功率87.5%,无一例穿孔。结论:透视下气体灌肠即可进行肠套叠的诊断及复位,具有快速、安全、价廉、可靠、有效、高成功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诊断对空气整复小儿肠套叠可行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如何从声象图上识别在X-线下行空气加压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成功与否.方法回顾性分析由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139例,均经空气整复,其中79例空气整复成功,60例经1-3次空气整复不成功而手术.结果空气整复成功患儿声像图为圈外有圈的同心圆,每层厚度为0.15±0.02cm,手术患儿的同心圆声像图的环状暗带厚薄不均伴肠管局限性扩张、积液.结论超声诊断能为临床提供小儿肠套叠能否行空气整复及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与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小儿肠套叠患者行透视下空气灌肠检查及复位治疗,并与超声检查结果相对比,评价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月—2008年1月经超声诊断并在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的113例患者资料,按发病时间分为<12h、12~24h、>24h三组,分别记录各组平均套入部长度及空气灌肠复位平均压力,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诊断肠套叠部位上超声与透视下空气灌肠所见按回盲部、升结肠至肝曲、肝曲远端分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6%、98.0%及78.9%,发病时间越长,套入部长度越长,空气灌肠平均复位压力越大。结论应用超声对肠套叠可做到早期诊断,不仅能得出部位、血运等多方面的结论,还可通过超声测量套入部长度,对空气灌肠的风险做出评价,并对整复压力的估计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357例肠套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①空气灌肠所见:套叠头套入位置在直肠10例,乙状结肠21例,降结肠30例,结肠脾曲11例,横结肠172例,结肠肝曲38例,升结肠43例,回盲部32例。②手术所见:回结型36例,回盲型23例,回回结型280例,回回型18例,原发性肠套叠304例,继发性肠套叠53例。结论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目前仍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采取适当的措施可提高空气灌肠整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门指力刺激联合开塞露低压灌肠对缓解患者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和胸腰椎手术后合并腹胀便秘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50例,试验组实施肛门指力刺激联合开塞露低压灌肠,对照1组实施开塞露塞肛,对照2组实施1∶2∶3灌肠液不保留灌肠。比较3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首次粪便排出量。结果:试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首次粪便排出量多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肛门指力刺激联合开塞露低压灌肠对缓解胸腰椎骨折和胸腰椎术后患者合并腹胀便秘比传统通便方法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急性肠套叠(acute intussusception,AI)患儿应激反应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I患儿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76例和X射线组72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应激反应、胃肠激素及并发症。结果超声组AI患儿复位成功率98.68%高于X射线组91.67%,复发率和并发症低于X射线组(P<0.05),复位时间、大便隐血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X射线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X射线组(P<0.01);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神经降压素(NT)含量低于X射线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有助于缓解AI患儿炎症应激反应,降低胃肠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压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压力对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的影响,观察高压、低压整复肠套叠的效果的相关性,提高肠套叠压力整复操作的安全性和实效性。材料与方法:利用XK2O肠套叠整复仪作空气灌肠诊断和整复治疗的小儿急性肠套叠过程中,随机设计高压组和低压组,共计395例、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压力整复的治疗效果。结果:395例,其中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138例成功121例(87.68%),2例发生穿孔。直接应用高压诊治258例,成功251例,成功率97.28%。无穿孔病例。结论:直接高压空气灌肠较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成功率高,并发症不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Sarah J. Fitch M.D. H. Lynn Magill Richard M. Benator Louis S. Parvey S. Douglas Hixson 《Abdominal imaging》1985,10(1):181-183
Two cases of unsuccessful hydrostatic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are reported. Both were associated with barium filling multiple loops of distal ileum, despite lack of complete reduction of the intussusception. The presence of free ileal reflux does not guarantee successful reduction.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cecum for residual intussus-ceptum and of non-contrast-filled small-bowel loops for evidence of remaining small-bowel obstruction is essential to recognize unsuccessful redu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