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结直肠淋巴瘤,其中盲肠10例,升结肠2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3例,直肠2例,直肠及乙状结肠病变部位大于2个1例。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结直肠淋巴瘤9例,消化道造影、B超、CT检查确诊率低。单化疗1例;手术4例;手术结合化疗15例,内科保守治疗1例。结论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病理活检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宋敏  陆化  徐卫  张闰  陆世丰  李建勇 《华西医学》2007,22(3):600-602
目的:为加强对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PL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了解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病因及预后,加深对其病理、影像学表现特点的认识,以期得到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方法:报道分析了一例以左小腿局部胀痛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通过综合病史、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局部组织活检加病理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可改善疾病的预后.结论:PLB是少见的结外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通常为溶骨性破坏,PLB病情发展迅速,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造成早期准确诊断非常困难,容易发生误诊,目前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应采取综合的临床诊断手段,加以鉴别诊断,尽早明确诊断,积极系统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2%-8%。但早期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为了提高病理与临床诊断水平,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5例(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38%(25/95例)的病理与临床资料,以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且均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腹部疼痛不适、腹部肿块和食欲不振为患者主要症状;术前诊断率28.57%,患者1,5,10a生存率分别为71.43%,53.57%,39.28%;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以及组织学分级与预后有关。结论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手术切除是明确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提高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近10a收治的86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临床表现以腹痛、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腹块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胃46例,小肠10例回盲部13例,结肠15例,直肠2例,X线和内窥镜是主要的检查方法,B超、CT及血管造影有辅助诊断意义,内镜下超声量 新的有前景的方法,确诊依靠病理,普通活检阳性率不高,粘膜大活检有助于诊断。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易与其他胃肠道疾病混淆,容易误诊,临床疑诊病例,应设法取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提出早期诊断此类疾病的合理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29例病理确诊原发于喉部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同时期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29例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病例均进行了手术干预,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后进行了后继的放射及化学综合治疗,病员的平均住院日较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为长。结论:本病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需早期明确诊断和判定病变累及范围,在尽可能早期获取病理诊断基础上,提高对喉部影像学的认识,对于此类疾病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好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红 《临床医学》2005,25(7):20-21
目的 探讨胃镜对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L)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经胃镜检查,16例被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而经病理证实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胃镜下的表现。结果因PGL的病理变化不在胃黏膜表面而致镜下误诊。结论重视胃镜检查对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结合PGL临床表现和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1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出血、贫血、呕吐、肠梗阻等。术前诊断符合率53.7%,误诊率46.3%,主要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及盆腔疾病。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容易延误诊断,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使得小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骨恶性淋巴瘤病理上属于骨小圆形细胞的恶性肿瘤一种,临床少见,预后差,治疗难度大。因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鉴别诊断困难,确诊必须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现将我院经穿刺活检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证实的1例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报告如下,并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复  相似文献   

10.
分析8例老年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腹痛、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7例为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7例为B细胞来源,1例为非T非B淋巴瘤。术前误诊率为75%。内镜结合活检病理、X线消化道造影、CT检查为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5年-2000年期间收治1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消瘦,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1.2%,病理诊断均为非零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的征象与胃癌或胃溃疡极难区别,术前极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巨块型和浆膜累及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CT联合内镜检查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PGIML)的临床特点及CT、内镜、超声内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5例PGIML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所证实。结果 45例PGIML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胃为最好发部位,占71.1%(32/45),尤以胃窦常见。内镜活检确诊率55,6%(20/36),超声内镜确诊率迭100%(4/4),CT确诊率66,7%(20/30)。其中B细胞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93.3%(42/45)。结论 PGIML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胃的发生率最高,主要病理类型为B细胞性。内镜活检加CT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超声内镜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的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l例PGIML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纳差、腹块、便血,胃是PGIML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内镜下的表现为肿块性、溃疡性及弥漫浸润性损害,内镜活检确诊PGIML共10例。21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10例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论 PGIML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胃的发生率最高,内镜下表现与溃疡及癌难以区分,主要病理组织学类型为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进一步超声内镜检查,结合病理有助于最终确诊。预后较胃肠道其他肿瘤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探讨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胃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PGL)患者86例,对比经内镜下常规活检以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的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经内镜下常规活检确诊为PGL患者31例,确诊率60.8%(31/51);经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确诊34例,确诊率97.1%(34/35),明显高于内镜活检确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例溃疡型PGL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行外科手术确诊。经内镜活检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术后迟发性出血与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PGL诊断准确率高于内镜下常规活检方式,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方法: 对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130例AIDS合并淋巴结肿大患者的病理诊断及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该类患者淋巴结肿大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 130例患者中,最终诊断良性病变82例(63.1%),包括淋巴结核5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7例,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6例,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隐球菌感染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淋巴组织增生、淋巴囊肿、EB病毒感染各1例;恶性肿瘤36例(27.7%),包括淋巴瘤17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各5例,浆母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各1例,另4例未分型),转移性肿瘤17例,卡波西肉瘤2例;病因类型不明确12例,其中病理检查提示11例为良性病变、1例为肿瘤性坏死。130例患者淋巴结肿大病因总诊断率达90.8%。所有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AIDS合并淋巴结肿大患者淋巴结肿大病因诊断率高,且微创安全,对于该类患者淋巴结肿大临床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弥漫型及结节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多样、多灶损害为特征。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鉴别困难。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下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13例.术前诊断符合率52.9%.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 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怀疑本病可能;对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重视消化道恶性淋巴瘤特别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Lymphoma)的研究十分必要。该文对三十年间在该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消化道恶性淋巴瘤50名患者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3例诊断为MALT Lymphoma。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瘦、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病变分布为单纯累及胃60%、小肠22%、回盲部6%、食管及结肠其它部位各占2%、多灶性分布为8%。病理学检查有19例为B淋巴细胞源性低度恶性淋巴瘤。35例术前内镜检查所见巨大溃疡型40%、结节隆起型20%、弥漫浸润型20%、混合表现型20%。内镜下拟诊本病者均获病理支持,内镜活检确诊率为57%。3例MALT Lymphoma患者均为男性,主要内镜表现1例呈粘膜多发点片状糜烂,病变累及食管、胃底、十二指肠、全部小肠及结直肠;1例食管、末段回肠及结肠多发纵行大溃疡;1例呈胃多发溃疡伴出血,皱壁粗大。总结认为本病在内镜下有一定特征表现,内镜下多点活检或配合粘膜剥脱术有助于提高本病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