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效的气管内给药护理方式,降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我院ICU及感染内科87例气管切开患者,其中26例给予间歇气管内滴药,34例给予气管内喷雾,27例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采用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及痰液细菌学培养的方法,对上述三组方案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持续气管内滴药组在各时间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该组痰液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所占比例也要低于其他组。结论: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的方法,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改善预后方面的疗效要优于其余两种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减少老年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探讨有效的气管内给药途径.方法 将44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临床上常用的3种气道湿化法,13例超声雾化组,17例间歇气管内滴药组,14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分别采用细菌学培养,并定时测量痰液、血液的药物浓度.3组进行效果观察对比.结果 14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痰液的细菌明显少于其他组(P<0.01),而血液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采用套管内持续气管内滴药可充分湿化气道,促进患者气管、支气管内痰液稀释并排出,促进气管上皮柱状纤毛有效摆动,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减少老年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探讨有效的气管内给药途径。方法 将44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临床上常用的3种气道湿化法,13例超声雾化组,17例间歇气管内滴药组,14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分别采用细菌学培养,并定时测量痰液、血液的药物浓度。3组进行效果观察对比。结果 14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痰液的细菌明显少于其他组(P〈0.01),而血液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采用套管内持续气管内滴药可充分湿化气道,促进患者气管、支气管内痰液稀释并排出,促进气管上皮柱状纤毛有效摆动,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4.
气管内滴药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目的: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选择有效的气管内给药方式。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的患随机分为36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和30例间断气管滴药组,分别进行痰液的细菌学培养,同时动态监测痰液和血液的药物浓度。结果:持续气管内滴药组的痰液检出细菌明显少于间断滴药组(P<0.05);其血液药物浓度亦高于间断滴药组(P<0.01)。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行持续气管内滴药,有利于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抑制细菌生长,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在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痰液粘稠不易吸净、气道黏膜出血、下呼吸道感染等方面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效果好,患者感觉舒适,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减轻护理工作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间歇气管内滴药法和微量静脉泵推注法的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是把a-糜蛋白酶用0.45%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以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空针定时间间断滴注上述湿化液。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和霉菌感染人数比对照组少,没有患者出现痰痂2,0 d内堵管人数增加。结论:采用静脉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优于传统的定时间间断滴注湿化液。  相似文献   

7.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气道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应用三种不同湿化气道方法的效果和所需护理人力的情况。方法:将70例喉癌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0例,第二组25例,第三组25例),第一组采用传统间断气管内滴药法,第二组采用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第三组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对比观察三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其护理操作消耗的时间。结果:第一组患者痰液粘稠的发生率及痰痂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二组患者痰液粘稠的发生率和痰痂形成的比例和第三组无明显差别,P0.05。为患者护理操作人平均每天所需的时间,第一组为96min,第二组为36min,第三组为10min。结论: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和持续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持续气管内滴药法与前两种相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 寻求有效湿化气道的方法,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滴药、雾化交替法和单纯滴药法湿化气道的效果。结果 滴药、雾化交替法每24h所需湿化液的量约是单纯滴药法的4.5倍;前者PaO2升高、体温控制、痰量减少、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后者。结论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采用滴药、雾化交替法比单纯滴药法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应用持续滴注湿化加定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8年8月本科室8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法,实验组在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的基础上定时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诱导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应用持续滴注湿化加定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滴注湿化气道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气管内滴药与雾化吸入在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中度(60例)、重度(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滴药组(60例)和雾化吸入组(60例),观察在气管切开后7、14和21d患者的平均痰量和痰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在中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雾化吸入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气管内滴药组,痰量也较后者显著减少;重度颅脑损伤组气管切开患者中,气管滴药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痰量明显低于雾化吸入组。结论 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中度损伤患者雾化吸入法在稀释痰液防止下呼吸道感染方面效果优于气管滴药法;在重度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气管内滴药效果优于雾化吸入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微泵持续湿化气道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微泵持续湿化气道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