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失代偿期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失代偿期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32例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去除肝性脑病诱因,可有效避免或降低肝性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性脑病120例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和保肝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同时按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善治疗方案。结果:干预组患者数字连接试验的复常率为51.67%,两组病死率与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促进数字连接测试异常者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过度通气厦其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97例诊断明确的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肝硬化3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肝性脑病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28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3组患者低二氧化碳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率厦严重程度。结果:①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肝性脑病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组低二氧化碳血症发生率依次增高(P〈0.01);3组PaCO3依次降低(P〈0.01);②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肝性脑病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组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率依次增高(P〈0.05),呼吸性碱中毒也依次加重(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减退,吝易发生过度通气,而过度通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进一步加重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在治疗肝硬化时应注意监测和纠正酸硷紊乱。  相似文献   

4.
失代偿期肝硬化由于肝细胞功能衰竭,解毒和清除能力低下,肝内、外分流严重,极易发生肝性脑病.为了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2003年6月至2006年9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预见性干预护理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德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596-5596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收集资料进行评估、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安全防护监护、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7.78% (χ2=5.12,P<0.05);随访(12.78±3.12)个月,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8.89%,也低于对照组的20.78% (χ2=4.34,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王萍  王娟  靳立旭 《当代护士》2009,(10):17-18
目的探讨实施自我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综合防治的自我管理指导,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相比,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1),住院时间较长(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致、有计划、系统的自我管理指导有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疾病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对我院12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监测血钠,110例血钠下降,随机分为补钠组(57例)与限钠组(53例),进行肝功能、血钠、尿量、腹水消退的监测,同时观察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情况。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85.94%(110/128),补钠组尿量增加、腹水消退时间缩短、肝肾综合征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死亡率等均好于限钠组(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补充氯化钠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已确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和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Q01)。结论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控制或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延缓肝功能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院后电话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由责任护士负责的出院后电话干预。结果随访2年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护理和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出院后电话干预能明显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自我护理和遵医行为,而且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复住院率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根据MELD评分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水平变化、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水平、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肝脏储备,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透析治疗肝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及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透析治疗肝性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肝性脑病诱发因素发生率、临床疗效、清醒时间及血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肝性脑病诱发因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后血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析治疗肝性脑病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去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提高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高敏  宋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3):1739-174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人工肝术中镇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需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单个人工肝滤器使用时间、入科后神志清醒时间、住ICU时间。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单个滤器使用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需行人工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提高滤器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辉 《家庭护士》2007,5(4):16-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硬化腹水病人51例为实验组,与前1年同期住院的43例病人进行对比,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住院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硬化腹水病人51例为实验组,与前1年同期住院的43例病人进行对比,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住院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高秋霞  赵洁  林赛穆 《全科护理》2014,(21):1923-192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患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经不同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病人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琳 《全科护理》2011,(17):1509-1510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病人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硬化腹水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病人及家属额外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及肝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在家庭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的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肝硬化病人生活质量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价,治疗后采用Child-pugh进行病情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CL-90评分各项因子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恐怖、抑郁、人际关系、敌对性等因子较对照组得分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疾病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改善肝硬化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再出血、继发感染以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知识掌握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护理后患者满意度高,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冶的未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的观察组43例,和单纯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72.1%,显著优于对照组(43.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和一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AFP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FP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庄春柳  李洁蓉 《全科护理》2012,10(10):879-880
[目的]观察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4%,对照组为63.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氨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