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留置泪道引流管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98例(9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EDCR手术,以术中植入泪道引流管为依据,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与泪道引流管植入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吻合口愈合情况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及优点,方法:改进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的置管,根据所造骨孔的大小,粗端以14号或15号硅胶导尿管的头部制成,细端以0.5mm的泪道硅胶管穿入导尿管,制成泪道插管。结果:8例术后随访1-2年,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鼻腔内造口呈凹陷卵圆状,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可避免皮肤面手术瘢痕,对于外伤后泪道阻塞合并鼻腔及鼻窦病变者,可起到减少手术数的目的:泪总管上段完好,但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者可简化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泪道置管的改进对提高手术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采用鼻内窥镜直视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6例,有效率达96.5%,手术特点是不需要切开皮脸,肌肉,内眦韧带,手术创伤小,面部不留瘢痕,对合并鼻腔疾病者,可以一次手术完成。并探讨了影响效果的因素及术后随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和分析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简化,不切断内眦韧带,鼻黏膜作一“U”形瓣,泪囊亦作宽大的前叶瓣,两瓣连续缝合,后叶不加处理。结果本组58例60眼,术后观察随访2月~1年,60眼均获得满意效果,患者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成功率100%。结论改良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和操作,手术成功率高,较为实用,便于普及。 相似文献
5.
泪囊鼻腔吻合术不同造骨孔方法对比分析安徽省宿州市眼病防治所张敏,张道民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泪洒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lop年Toty创造泪观鼻腔吻合术至今已过去近一个世纪,目前该项手术还仅局限在城市医院施行,主要原因是术中作骨孔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手术与鼻泪道置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术前方式选择、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对比。方法 采用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和鼻泪道置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5例435眼均为单眼手术。术后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泪囊鼻腔吻合手术285例,治愈280例,治愈率98.2%;鼻泪道置管术150例,治愈103例,治愈率68.7%。结论 手术前泪道检查,判断泪囊的大小,对于选择何种手术方式非常重要;泪囊鼻腔吻合术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术式;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精细操作和术后泪道冲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64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33例,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31例。结果鼻内镜组:泪道冲洗通畅者32例(97%)。1例通畅度不满意(3%)。传统吻合组:泪道冲洗通畅者29例(93.5%),2例通畅度不满意(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结论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较多优点,其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避免了面部疤痕,满足了患者美容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鼻内窥镜经鼻内直视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18例(20眼)慢性泪囊炎病人,治愈率达95%。本手术的特点是不需切开皮肤、肌肉、内眦韧带,因而不影响上述组织的导泪功能。手术损伤小,面部不留疤痕。对合并有鼻腔疾患者,可以一次手术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经鼻内窥镜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由鼻内进路经鼻内窥镜施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15例,结果:本组15例,14例治愈,1例无效;经随访,治愈者无一例复发,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面部无疤痕,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与鼻腔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5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泪管逆行插管31例32眼,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20例21眼,随访6mo。结果:鼻内镜下鼻泪管逆行插管术:治愈15眼,好转12眼,无效5眼,治愈率47%,有效率84%;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14眼,好转5眼,无效2眼,治愈率67%,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和鼻腔泪囊造孔术均有微创、愈合快、疗效好等优点,其疗效相近,鼻内镜下逆行插管术更简便易行、价格低、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1-12/2014-12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70例7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6、12 mo时治疗总有效率及瘘口面积。 结果:术后1mo,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与研究组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7%与对照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mo,研究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瘘口面积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 mo瘘口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术与单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小泪囊的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21只眼)小泪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纳入两组,对照组10只眼行单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实验组11只眼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术。并对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吻合口面积、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吻合口面积、手术疗效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术在治疗小泪囊的慢性泪囊炎中疗效优于单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慢性泪囊炎患者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中在制作泪囊鼻黏膜瓣前应用甲基纤维素,评价其在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的作用。方法33例(3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6例,女27例,年龄27—56岁。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医生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中在制作泪囊鼻黏膜瓣前自泪小管向泪囊内注入甲基纤维素,使泪囊膨起,内外侧壁分离,在泪囊、鼻黏膜上做“工”字形黏膜瓣,并对端吻合。结果在术后5天、10天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泪道,泪道通畅,随访6个月~1年,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甲基纤维素黏度高、弹性好,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制作泪囊黏膜瓣前,将甲基纤维素注入泪囊内,泪囊充盈,使泪囊黏膜瓣的制作更准确、完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囊黏液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囊黏液囊肿15例(16眼)。男2例(2眼),女13例(14眼)。术后每周行泪道冲洗2次,1个月后每月冲洗1次,3~4个月拔管,拔管后每周冲洗1次。再1个月后每月冲洗1次,共3次。结果拔管后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1)个月。其中14眼(87.5%)治愈,2眼(12.5%)好转。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囊黏液囊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置入一种新型多功能泪道支架治疗鼻泪道阻塞的近期及中期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76例79眼鼻泪道阻塞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置入多功能泪道支架,术后2~3mo拔管,拔管后随访3~6mo。结果:患者79眼中,成功植入支架77眼,手术成功率为97.5%;术后2~3mo全部成功拔管,拔管后随访3~6mo;不溢泪、泪道冲洗畅通60眼;溢泪症状改善、泪道冲洗部分返流15眼,总有效率为97.4%,2眼未愈;术后未发生支架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吻合口均上皮化良好。结论:该多功能泪道支架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快捷、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大大提高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成功率和适用范围,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鼻泪道阻塞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治疗泪囊吻合口闭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泪囊吻合口闭锁患者66例70眼作为研究对象,施行鼻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术后随访3~24mo,通过临床资料收集、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法,记录患者术后主观感受,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处理并发症后的效果,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鼻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的临床意义。结果:溢泪症状完全缓解或显著改善68眼(97%),泪道冲洗通畅且无返流。术后并发症包括:内眦部异物不适感51眼(73%),鼻腔内偶伴异物不适感22眼(31%),泪总管开口周围肉芽组织增生4眼(6%),球结膜局限性充血16眼(23%),泪道引流管脱出3眼(4%)。结论:鼻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可有效治疗泪囊吻合口闭锁。该手术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5/2010-05在我院诊治的10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组)54例,对照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组)53例,比较两组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8.9%、术后1a内复发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有效、安全,同时具有微创的特点,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泪道激光术后药物灌注与留置泪道引流管两种方法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Nd:YAG激光疏通泪道,A组38例40眼,激光疏通泪道后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留置3mo。B组45例49眼,激光疏通泪道后注入典必殊药膏。术后随访3~6mo,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泪道激光疏通术后留置泪道引流管与药物灌注,两种方法均有明显效果。治愈33眼,治愈率82.5%,好转4眼,好转率10.0%,总有效率92.5%;B组:治愈21眼,治愈率42.9%,好转13眼,好转率26.5%,总有效率69.4%。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291,P<0.05)。结论: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安全有效,联合留置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方法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顺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治疗上泪道阻塞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效果。 方法:选取上泪道阻塞患者78例8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42眼)与对照组(39例40眼),对照组予以顺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眼表改变评分26.25±1.67分、眼泪SP(P物质)含量256.32±10.07pg/mL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8.85±0.89s短于对照组的9.58±0.92s,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能够提高顺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治疗上泪道阻塞的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电泪道成形并环形泪道引流管置入联合针药治疗上泪道阻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科2013-07/2016-06就诊的上泪道阻塞性病变患者共86例102眼,其中男26例28眼,女60例74眼。采用高频电上泪道浚通成形并环形硅胶引流管置入,结合中医针灸加口服自制中药治疗30d,术后跟踪随访6mo,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选取102眼共治愈86眼(84.3%),好转12眼(11.8%),无效4眼(3.9%),总有效率为96.1%。术中并发症情况:(1)眶内出血:2眼术中出现眶内出血,考虑系筛前神经阻滞麻醉时可能损伤筛前血管所致,经按压后出血停止,停止手术,5d后顺利完成手术。(2)泪小管豁裂,共3眼,系手术操作不慎、患者配合不佳所致,虽手术顺利完成,但术后泪小管豁裂。(3)行置管困难3眼,均形成医源性假道,建议去上级医院在内窥镜指导下完成浚通置管术。术后并发症情况:(1)泪小点豁裂 3眼(2.9%),因无泪溢,故未予以处理。(2)人工泪小管脱落、部分脱出5眼(4.9%),从鼻腔拉出后鼻前庭固定,完全脱出4眼(3.9%),1眼重新置管,3眼因置管已达3mo,无明显溢泪等症状,未予处理。(3)内眦部刺激症状11眼(10.8%),因轻微,对症处理后无特殊情况。(4)泪小管肉芽组织增生2眼(2.0%),1眼位于泪小点周围,剪除增生组织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后消失,1眼位于泪小管内,拔出环形管后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或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滴眼后未继续增生,但泪道冲洗不通,归为失败。 结论:高频电泪道成形并环形泪道引流管置入联合针药治疗上泪道阻塞性病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