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NT)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LNT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的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心肌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光镜下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空泡变性及心肌纤维局灶性溶解, 心肌间质纤维增生;电镜下主要表现为心肌线粒体扩张, 嵴变短, 肌原纤维溶解, 间质胶原纤维增生, SOD活性下降, NOS活性及MDA、NO含量增高。LNT治疗组心肌纤维损伤及间质纤维增生明显减轻, 心肌组织内SOD活性LNT治疗组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NOS活性及MDA、NO含量LNT治疗组低于糖尿病组。结论:LNT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降低NO水平而对糖尿病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entinan,LNT)联合顺铂(DDP)对荷瘤小鼠实体瘤中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接种健康BALB/c小鼠,荷瘤成功后予以治疗,实验分组为:荷瘤组,LNT组,DDP组以及LNT+DDP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蛋白表达,RTPCR检测S-100基因表达。结果肿瘤组织内S-100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LNT组、DDP组或LNT+DDP组比荷瘤组增多(0.05),LNT+DDP组比LNT组和DDP组增多(0.05)。结论 LNT同DDP联合使用上调S-100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扁豆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Dolichos lablab L.,DLP)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香菇多糖(Lentinan,LNT,15 mg/kg)和白扁豆多糖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kg)。通过对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7 d,检测免疫器官重量指数、血清溶血素、脾淋巴细胞增殖、脾脏NK细胞活性及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L-4和INF-γ水平,观察白扁豆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指数、血清溶血素、脾淋巴细胞增殖、脾脏NK细胞活性及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L-4和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中、高剂量DLP和香菇多糖可明显减轻由环磷酰胺引起的上述各项指标的下降(P<0.05,P<0.01)。结论 DLP能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microRNA-17-5p(miR-17-5p)在中动脉阻塞(MCAO)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MCAO+mimic组、MCAO+inhibitor组和MCAO+BPV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损伤;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miR-17-5p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的mRNA表达水平,预测两者是否存在连续的结合位点;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MCAO+mimic组和MCAO+BPV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mimic组和MCAO+BPV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miR-17-5p和PTEN存在连续结合位点,而这2组的miR-17-5p表达水平、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高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inhibitor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inhibitor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同时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低于MCAO组。结论miR-17-5p表达上调对MCAO大鼠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其功能发挥可能与介导调控PTE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研究miR-17-5p(microRNA-17-5p)对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MCAO+mimic组、MCAO+inhibitor组和MCAO+BPV组。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大鼠脑含水量和神经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预测miR-17-5p和PTEN是否存在连续的结合位点,RT-PCR检测两者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TEN、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miR-17-5p和PTEN存在连续结合位点。与模型组比较,MCAO+mimic组和MCAO+BPV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PTEN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病理学损伤也明显改善,而miR-17-5p、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此外,MCAO+inhibitor组上述指标则正好相反(P0.05或P0.01)。结论 miR-17-5p表达上调对MCAO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功能发挥可能与介导调控PTE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五味子醇甲(Sch A)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Sch A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6只.制备大鼠左侧MCAO模型,90 min后再灌注,治疗组Sch A的剂量分别为40、80和160μ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常压氧(NBO)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1型Na+/H+交换蛋白(NHE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术后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CAO模型构建成功者进行再灌注,随机分为MCAO组和NBO组,NBO组于再灌注后给予常压氧治疗。各组大鼠分别在NBO治疗后0、2、4、6、12、24 h处死,取脑皮层组织进行HE染色后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NHE1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增高(P 0. 05); HE染色结果显示MCAO组和NBO组大鼠缺血2 h时大脑皮层组织均无明显病理结构改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MCAO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病理改变逐渐增加,NBO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免疫荧光检查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CAO组和NBO组在起始2 h内,大脑皮层组织NHE1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MCAO组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NBO组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稍有增加,但是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CAO组(P 0. 05)。结论:常压氧疗法可以下调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组织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脑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对凋亡影响的作用。方法 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及HGF组,MCAO组及HGF组均采取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各组大鼠分别采用行为学评分、TTC染色、免疫荧光、TUNEL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大鼠行为学功能、梗塞面积及凋亡病理等变化。结果大鼠MCAO模型建立后HGF的受体c-Met表达升高;免疫荧光共染显示,c-Met在大鼠脑组织神经元中表达,HGF给药组梗塞面积较MCAO组减小且神经功能评分升高,TUNEL凋亡细胞在HGF给药组明显少于MCAO组。结论 HGF在大鼠脑梗塞后能经过c-Met受体产生抗凋亡作用,其可能是治疗脑梗塞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皮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TRPV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和4α-PDD干预组。MCAO 3 h,再灌注72 h。采用TTC方法检测脑梗死体积、Garcia评分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和定量RT-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受体-2(VEGFA-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D3和Sox2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增加(P0. 001)。4α-PDD可使MCAO后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 001),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 05)。4α-PDD显著增加缺血半影区e NOS、VEGFA和VEGFA-2 mRNA表达(P0. 001)并使缺血半影区内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 001),而且神经祖细胞(NPC)在缺血半影区增殖和迁移均增加。结论 4α-PDD可能通过促进大鼠缺血半影区血管和神经再生改善MCAO后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三种脑缺血大鼠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进行比较,筛选出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的符合临床特征的脑缺血模型。方法选择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双侧颈总动脉(DCCA)结扎大鼠模型、单侧颈总动脉(SCCA)结扎大鼠模型三种脑缺血模型,进行脑缺血后1、3、5、7 d不同时间点血液流变学的比较。结果MCAO组、DCCA组、SCCA组与正常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MCAO组内全血黏度值指标第3 d为最高值(19.29±2.996)mPa.s/5s-1,且第3 d血浆黏度值(1.81±0.348)mPa.s、红细胞比容(47.5±5.28)%为模型组间最高值;MCAO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指数(0.47±0.017)较正常组及SCCA组、DCCA组大鼠均有明显降低,但仅MCAO组大鼠在1、5 d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正常组比较有差异(P<0.05)。但三组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三种脑缺血模型中,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为最接近临床发病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的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