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前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EEG复杂度和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2)的变化特征,为低氧适应性训练效果评价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对32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15 d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模拟高度3500 m),1次/d,每次25 min.于训练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在模拟7500 m高空环境下的EEG、SaO2、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并对受试者低氧训练前后的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受试者在模拟7500 m高空环境下的EEG复杂度较训练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模拟3500 m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提高机体高空缺氧耐力水平,EEG复杂度和SaO2可作为评价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定量生理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effect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complexity and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SaO2) of high performance fighter pilots. Methods Thirty-two pilot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undertook a 25 min-training (simulated hypoxia at 3500 m-oxygen concentration 13.1%) with Type DY-84 hypoxia training device once a day for 15 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he subjects were put in simulated 7500 m hypoxia condition (oxygen concentration 7.1%,ventilation volume 15L/min) and their EEG, SaO2,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level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by t-test. Results Training effec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7500m EE(G complexit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 but SaO2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Number of red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level had no obvious change (P>0.05).Conclusions The simulated 3500 m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could improve pilot's hypoxia tolerance. EEG complexity and SaO2, which are measured under simulated 7500 m hypoxia condition,would be the quantitative indices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for pilot.The results application would be hopefully expanded to the population who work at high altitude or in anox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
高空迅速减压飞行人员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飞行中高空迅速减压飞行人员的临床诊治经验和医学鉴定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空军发生的5起19人次高空迅速减压病例资料,暴露高度为8300至10 000 m. 结果 ①5起高空迅速减压中有3起10人(A组)返航后未经休息吸氧和高压氧治疗,其中7人发生了Ⅱ型高空减压病,发病率为70%,另2起9人(B组)返航后及时休息吸氧并送就近医院作高压氧治疗,均未发生高空减压病,两组高空减压病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两组对比分析发现,除了已明确的迅速减压时的高度外,在本组资料中个体敏感性、减压后高空缺氧以及空中和返航后的处置是否得当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③所有发病者经治疗均重返飞行岗位,但发病后治疗不适当或飞行员出现心理障碍会延长康复时间。 结论 高空迅速减压可对飞行人员造成显著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并且发生高空减压病的危险很大,减压后空中及返航后处置是否得当是影响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卵圆孔未闭与高空减压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晓惠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13(1):65-67
目的 回顾近年国外有关心脏卵圆孔未闭(PFO)所致减压时静脉气泡右向左分流,在神经型减压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外本领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综述和会议摘要。资料引用,相互引用,独立引用。资料综合 简要概述了PFO的概念,发生情况,研究意义,重点介绍了国外关于PFO在促进神经型减压病发病中的支持和反对观点,并扼要提出了进一步进行此方面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结论 PFO是神经型减压病发生的易发因素之一,但其确切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工作对预防高空减压病,认识减压气体栓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建立高空减压病易感性的筛选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我们观察了豚鼠口服酒精后高空减压时体内气泡生成的变化。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两组分别在口服50%酒精溶液4.0和8.0ml后10.min和20min减压至13000m高度。用超声多普勒装置检测豚鼠心前区气泡音。结果口服8.0ml酒精溶液后减压,气泡生成明显增加(P<0.01),血浆表面张力明显降低(<0.01)。结论减压前饮酒能明显促进动物高空减压气泡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罕见灾难,空军迅速投入大量兵力全面展开救援工作,震后灾区道路阻隔,桥梁坍塌,空投和空降一度成为了保障救援物资送达地震中心区域的重要手段.灾区地形条件极为复杂,加之高原气候变幻无常,执行空投任务异常艰巨.5月17日,空军首次在海拔5400 m高空实施空投作业时,空投员因高空缺氧严重,导致执行任务中断,后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完成了空投任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模拟飞机座舱迅速减压肺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迅速减压肺损伤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迅速减压肺损伤提供平台. 方法 健康一级新西兰白兔30只,分为4组,放入迅速减压舱内,舱内压力在0.3 S内由53.3 kPa迅速降低至19.3 kPa,停留3~5 S后,在1 min内迅速将减压舱压力恢复至正常地面大气压力. 结果 随着与气管相联的排气装置排气口直径的减小,各组动物肺脏损伤逐渐加重,肺脏内减压峰值升高(F=129.987,P<0.01). 结论 该迅速减压动物模型能够模拟肺脏内不同的减压峰值,客观地体现胸廓及膈肌在飞机增压座舱发生高空迅速减压时对肺脏的保护作用,为深入研究迅速减压肺损伤以及探讨机体对减压峰值的耐限问题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7.
赵民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1,12(2):121-125
目的 综述国外近10年来高空减压病氧气疗法在实际应用及科学研究工作中的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主要资料选自199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高空减压病氧气疗法的文献。资料引用 国内外发表的文献11篇,资料综合 美国在空军加压治疗表(表5及表6)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1)引进美国海军减压病加压治疗表4及表7凤提高对严重病例及复发病例的疗效;(2)采用地面呼吸纯氧及加压值≤2ATA(1ATA=101.3kPa)的高压氧疗法治疗单纯屈肢症病例,以适应航空、航天活动中应用方法更简单、合用、可就地实施的需要。结论 所提建议在实践及理论上皆有合理的根据,值得试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快速减压对家兔脊髓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快速减压对家兔脊髓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减压病3h组和减压病3d组。5min内用压缩空气加压至0.6MPa,停留60min,然后于3~5min内减至常压。以上3组分别于进舱前、出舱后3h和3d,取脊髓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1)光镜显示脊髓灰白质散在出血灶,软脊膜及脊髓白质毛细血管内可见气泡;(2)电镜下显示脊髓白质毛细血管周围水肿,神经纤维变性、胶质细胞坏死。结论脊髓软脊膜及白质毛细血管内气泡,灰白质出血、水肿,神经纤维变性和胶质细胞坏死是减压病脊髓损伤发病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快速减压对兔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肺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14只实验兔放入加压舱中,于5min内用压缩空气加压至0.6MPa,停留60min,然后于3~5min内减至常压。分别于进舱前、出舱后3h和3d,进行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肺病理检查。结果 (1)快速减压可造成兔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红细胞压积(Hct)升高。(2)快速减压可造成兔肺泡壁充血、肺泡腔内渗出,肺毛细血管内气泡形成。结论(1)快速减压可造成家兔动脉血气改变和血液浓缩。(2)肺毛细血管内气泡可能是引起动脉血气改变和血液浓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郑晓惠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5,(3)
介绍了美国高空减压病专题讨论会的主要内容,并对1990年以来在该领域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会议主要讨论了有关①提高体内气泡的检测技术水平;②卵圆孔未闭合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③新的减压病分型标准;④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性;⑤预防方法的改进提高;⑥患病飞行员的放飞标准及航天飞行中减压病的预防等内容,反映了国外目前及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对国内高空减压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快速减压(RD)后大鼠视网膜电图(ERG)的变化,并探讨减压病造成视网膜早期功能损伤的特点。方法 20只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NC)组、安全减压(SD)组、快速减压处理后0 h(RD0)组和6 h(RD6)组,SD组、快速减压处理各组大鼠暴露于加压舱内,舱内气压在30 s内升至1.0 MPa,维持5.5 min,快速减压各组打开放气阀用55 s减至常压,SD组采用动物安全减压方案减到常压。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的标准化方案,采用国特医疗系统和银-氯化银角膜电极以及银针电极对大鼠进行暗视视网膜电图(Scot-ERG)、振荡电位(OPs)、明视视网膜电图(L-ERG)记录。结果 快速减压后大鼠ERGa、b波以及OPs O2波幅值降低,潜伏期明显延长。快速减压后6h,Scot-ERG b波和OPs O2波幅值增加,RD6组[b波(134.5±27.9) μV,O2波(27.1±9.2)μV]较RD0组[b波(56.5±21.1) μV,O2波(8.1±1.9) μV]高(P<0.05)。SD组比RD0组和RD6组视网膜电活动受抑制程度轻,SD组Scot-ERG b波和OPs O2波幅值[b波(266.5±25.2) μV,02波(44.1±5.6) μV]高于快速减压后RD0组和RD6组(P<0.05)。结论 快速减压会造成大鼠视网膜电生理异常,安全减压可有助于减轻这种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