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住院确诊为TTP的3例患者实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3例患者均给予激素、潘生丁、肝素、输血浆、丙种球蛋白或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损害、破碎红细胞、神经精神症状、发热等表现,均无PT及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等症状.作血浆置换1例治愈,未作血浆置换2例,1例症状缓解,1例死亡.结论:TTP是多系统损伤的疾病,主要表现是五联征,一般无PT、APTT异常,无纤维蛋白原下降,血浆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5例T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TTP、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症状和发热、肾损害.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凝血功能基本正常;5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作血浆置换3例好转,未作血浆置换2例(1例加重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TTP多数具有“五联症”,但误诊率仍高,病死率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岚  沈昌明 《吉林医学》2010,31(14):1946-194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确诊为TTP的患者给予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14例TTP患者中,9例为特发性,5例为继发性,其临床均表现为Moschcowitz′s五联征即:血小板显著降低,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HA),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及发热。给予血浆置换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2例死亡,12例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85.7%。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探索早期提示TTP诊断的指标及血浆置换治疗停止的指征。方法:对8例TTP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升高、外周血片破碎红细胞增多)、精神神经症状、肾损害和发热。8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其中做血浆置换5例好转,未做血浆置换3例中2例病情加重且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TTP多数具有"三联症",但误诊率、病死率仍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7例T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升高、外周血片破碎红细胞增多)、精神神经症状和发热,肾损害。7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作血浆置换3例治愈,未作血浆置换4例(1例治愈,2例好转后复发死亡,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TTP多数具有“三联症”,但误诊率仍高,病死率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选择的价值。方法对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6例为女性,男:女=1:3;其中系统性的红斑狼疮5例,严重感染、败血症3例,尿毒症1例。临床表现以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三联症”起病的5例;三联症伴发热和肾脏病变“五联症”起病的2例;三联症伴发热起病2例。4例及时进行血浆置换为主治疗后均有效;其余5例未给予血浆置换的3例死亡。结论TTP多见于年轻女性,病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多见,感染次之。临床表现以三联征表现最多,以后多表现为四联征或五联征。及时给予血浆置换为主的治疗抢救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对血液学指标影响、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确诊为TTP的患者采用CS-3000plus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周2次,分析置换前后相关血液检验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12例经血浆置换治疗的TTP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复查外周静脉血破碎RBC消失,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间接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恢复正常。结论血浆置换治疗TTP后相关血液学指标均恢复正常,症状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及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脓毒症患者48例(观察组)及健康新生儿48例进行研究。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之前抽取血液样本,以枸橼酸三钠为抗凝剂,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用标准血液学方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将观察组患儿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为复杂脓毒症组,无此并发症者为单纯脓毒症组。比较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PT、APTT及血小板计数。并比较28 d存活新生儿和死亡新生儿的上述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PT、APTT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脓毒症患儿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单纯脓毒症组,PT、APTT均明显高于单纯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存活组,PT、APTT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截断值为301.90 mg/dL,AUC为0.729,P=0.023,灵敏度82.05%,特异度90.04%。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截断值为301.90 mg/dL,同时该指标还可作为患儿近期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TTP的认识.方法 对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TTP患者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的TTP,1例早期诊断为脑梗死,1例早期诊断为脑出血,两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应用糖皮质激素、血浆、丙种球蛋白的患者存活,未应用的患者死亡.结论 伴有血液系统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考虑有TTP的可能,可行相关辅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无条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血浆、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运用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的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对2006年3月~2010年3月由我科确诊的12例TTP患者给予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本组经治疗后有1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例死于脑梗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总有效率为91.7%;血浆置换治疗后5 d血小板恢复正常,住院9~14 d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TTP,安全性高,见效快,副作用少,治愈率高,能真正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