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胰肠吻合术式与胰瘘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粘合式胰肠吻合方式与双层套入式吻合方式发生胰瘘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5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术中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粘合式胰肠吻合组和双层套入式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胰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无手术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套入式吻合组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2.9%)、单纯性胰瘘6例(17.6%),粘合式吻合组无胰瘘发生。两组胰肠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入式吻合组单纯性胰瘘显著高于粘合式吻合组(P<0.05)。胰瘘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胰肠吻合术式对胰瘘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粘合式胰肠吻合术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比较,探讨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40例,其中行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的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套入式胰肠吻合的1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2/1 2,P<0.05),2组在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套入式胰肠吻合重建方式,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方式简化了胰肠吻合过程,固定更牢靠,操作更简单,有双重保险的效果,预防术后胰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ճ��ʽ�ȳ��Ǻ���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胰腺手术中的胰肠吻合技术 ,降低胰瘘并发症发生率 ,我们利用医用生物胶的粘合作用改进了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 (简称粘合式胰肠吻合 ) ,自 2 0 0 3年 5月以来在不同胰腺手术中连续应用了 1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中 ,男 8例 ,女 7例。年龄 2 0~ 72岁 ,平均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施行39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2组:改良组235例,经典组161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带领的医疗小组完成手术,消化道重建以Child吻合为基本术式.改良组采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经典组采用经典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胰瘘和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胰瘘的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改良组和经典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83 ±56)ml、(7.2±1.0)h、(21 ±3)d和(381±39)ml、(7.0±0.5)h、(22 ±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1.680,± 1.835,P>0.05).396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发生,胰瘘总发生率为7.6%(30/396).改良组患者术后无一例胰瘘发生,经典组患者术后发生胰瘘30例(胰肠吻合口瘘4例、单纯性胰瘘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组中发生胰瘘的患者通过保持引流通畅、使用生长抑素及胃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施行39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2组:改良组235例,经典组161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带领的医疗小组完成手术,消化道重建以Child吻合为基本术式。改良组采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经典组采用经典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胰瘘和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胰瘘的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改良组和经典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83±56)ml、(7.2±1.0)h、(21±3)d和(3814-39)ml、(7.0±0.5)h、(22±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1.680,一1.835,P〉0.05)。396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发生,胰瘘总发生率为7.6%(30/396)。改良组患者术后无一例胰瘘发生,经典组患者术后发生胰瘘30例(胰肠吻合口瘘4例、单纯性胰瘘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组中发生胰瘘的患者通过保持引流通畅、使用生长抑素及胃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的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预防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残胰重建方式为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套入式端侧精确吻合(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者41例(改良组),胰空肠端端常规套入吻合手术者70例(常规组),比较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对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4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胰瘘;常规组发生胰瘘13例(18.57%)。两种术式间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如消化道出血、胃排空障碍、胆瘘、腹腔感染、肺感染和切口感染以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套入式吻合在预防胰瘘发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辅助应用医用胶,主胰管内置入导管,留在空肠内,超过胆肠吻合口,胆总管内不放T形管。结果 9例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并发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无胆道梗阻、糖尿病。结论 此吻合法操作简便,吻合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肠袢张力低,能较好地预防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胰吻合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的肠胰吻合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5~4.5h.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8天发生胆瘘经引流自愈;切口裂开2例,经行切口减张缝合后愈合;2例术后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方式能够较好的预防胰瘘,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肠套入吻合时缝线贯穿胰管能否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方法将3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肠吻合套入组(实验组),采用缝线经胰腺全层贯穿胰管方法,对照组缝线只穿过胰腺浆膜层及部分胰腺实质,没有贯穿胰管,比较两组胰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例发生胰瘘(11.1%),显著低于对照组(7例胰瘘,38.9%)。结论胰肠套入吻合时缝线贯穿胰管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安全,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的情况下,能减少术后胰瘘发生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很好的胰肠吻合方法。外科医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熟悉的方式进行胰肠吻合,有利于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降低胰肠吻合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实验猪建立胰肠吻合手术模型,将实验猪随机分为双U组及套入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和普通套入式胰肠吻合术,术后1周将猪处死,观察胰肠吻合口大体及镜下改变,对比研究两组实验动物术后胰瘘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套入组比较,双U组实验猪术后胰瘘及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 结论: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显著降低胰肠吻合术后胰瘘及出血的发生率,并且简单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胰肠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分析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和捆绑式胰肠套入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近五年行胰十二指肠术患者57例,其中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式31例,捆绑式胰肠套入吻合式26例,收集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分析两种方式有无差异。结果捆绑式胰肠套入吻合较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手术时间缩短(358.7±7.8 min vs 307.4±5.8 min,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胰瘘、腹腔出血以及住院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和捆绑式胰肠套入吻合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捆绑式胰肠套入吻合较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节省手术时间,具体吻合方式因根据个人习惯和熟练程度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技术改进后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比传统组30例及改良组28例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组采用传统PD方式手术,而改良组采用PPPD术式,探查时先离断胆管,直接显露PV及SMV;胆胰内引流;胰肠吻合采用套入式单层吻合法。结果改良组在探查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术后改良组发生胰瘘1例(3.6%),明显优于传统组的7例(23.3%)(P<0.05)。但改良组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6例(21.4%),明显多于传统组1例(3.3%),经保守治疗后均获缓解。术后改良组死亡1例(3.6%),与传统组4例(13.3%)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PD改良术能降低胰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7年5月间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胰肠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端-侧吻合、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及保留幽门与否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术后胰瘘总发生率22%(32/142),其中黏膜对黏膜吻合组21%(29/132),传统胰腺空肠端-端套入组33.33%(3/9)。结论胰肠吻合方式、保留幽门与否对胰瘘发生率无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2013年10月22例行PD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中采用常规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10例(传统组),采用改良的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12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PD术中使用改良的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可降低胰瘘发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封闭式单层胰肠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封闭式单层胰肠吻合术28例,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27例,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术30例。比较3组间的胰肠吻合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胰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胰肠吻合时间(min)在封闭式单层胰肠吻合组明显少于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组(12.51±2.96比25.65±3.35,P0.05)和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组(12.51±2.96比23.73±5.27,P0.05)。2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d)在封闭式单层胰肠吻合组明显少于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组(7.65±1.30比11.15±3.47,P0.05),但与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5±1.30比8.36±2.29,P0.05)。3术后住院时间(d)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52±3.96比11.97±3.53比12.27±3.78,P0.05)。4封闭式单层胰肠吻合组发生1例A级胰瘘,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组发生A、B级胰瘘各1例,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组发生A级胰瘘1例、B级胰瘘2例,胰瘘发生率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组有限的数据初步得出,封闭式单层胰肠吻合技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胰肠吻合方式,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胰肠吻合缝合技术,预防胰瘘发生。方法24例胰十二指肠手术,采用2-0或3-0嶶乔吸收缝线行套入式双层连续缝合加捆绑胰肠吻合术。结果吻合时间平均18min,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双层连续缝合加捆绑胰肠套入式吻合,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1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效果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探讨实施不同吻合方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吻合方式不同分为捆绑式胰肠吻合组(A组)、胰管对空肠粘膜端侧吻合组(B组)和套入式端侧吻合组(C组),观察其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结果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A组1例(1/41,2.44%);B组无胰肠吻合口瘘发生;C组3例(3/19,15.79%)。A、B两组间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法和捆绑式吻合法均为较安全的胰肠吻合方法。在条件许可下,胰管对粘膜吻合法应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首选的胰肠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完成的25例PD的-瞄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张氏首层吻合为胰腺全层与空肠浆肌层交叉褥式缝合的端侧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结果除1例发生胆肠吻合口漏,无一例发生胰瘘和胰肠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吻合牢靠、操作简便,胰瘘及胰肠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探讨实施不同吻合方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吻合方式不同分为捆绑式胰肠吻合组(A组)、胰管对空肠粘膜端侧吻合组(B组)和套入式端侧吻合组(C组),观察其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结果 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A组1例(1/41,2.44%);B组无胰肠吻合口瘘发生;C组3例(3/19,15.79%).A、B两组间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法和捆绑式吻合法均为较安全的胰肠吻合方法.在条件许可下,胰管对粘膜吻合法应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首选的胰肠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其他吻合术式比较,探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进行的203例因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其中A组86例,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B组68例,行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C组49例,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分别比较胰肠吻合手术时间、术后胰瘘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A、B、C三组胰肠吻合时间分别为(10.6±2.8)min、(19.9±3.6)min及(20.6±3.7)min,A组吻合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胰瘘发生率A组最低,为1.1%(1/86),B组为4.4%(3/68),C组为6.1%(3/49)。结论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操作简便省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