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配伍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后再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PC12细胞建立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观察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并通过PI3KⅠ/Akt/m TOR和PI3KⅢ/beclin-1/Bcl-2信号通路研究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的作用机制。结果:氧糖剥夺2 h复糖复氧24 h后,PC12细胞内LC3-Ⅱ/LC3-Ⅰ蛋白比值增加。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及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均能下调OGD/R后PC12细胞LC3-Ⅱ/LC3-Ⅰ蛋白比值,且配伍组的效应强于药物单用组。机制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单用及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配伍能升高PI3KⅠ、Akt、m TOR蛋白磷酸化水平,配伍的效应强于药物单用;黄芪甲苷单用及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配伍均能抑制PI3KⅢ、beclin-1蛋白表达,而配伍还能上调Bcl-2蛋白表达,且配伍的效应强于药物单用组。结论:PC12细胞在缺糖缺氧2 h再复糖复氧24 h后,细胞出现自噬;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均能减轻OGD/R诱导的PC12细胞自噬,且2者配伍对细胞自噬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Ⅰ/Akt/m TOR和PI3KⅢ/beclin-1/Bcl-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层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 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缺血再灌注组(Model组)、人参皂苷 Rg1 10、20、40 mg/kg处理组、尼莫地平处理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于术前5 d至取材当日分别注射生理盐水(Sham、Model组)、人参皂苷Rg1(Rg1处理组)、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动物清醒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TTC染色验证模型是否成功;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定性定量检测大脑皮层缺血再灌注24h后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层区可见PARP-1、及少量caspase-3阳性细胞;Model组可见大量PARP-1阳性细胞及caspase-3阳性细胞;人参皂苷Rg1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PARP-1、caspase-3的表达显著低于 Model组。 结论 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 PARP-1、caspase-3的表达,对抗脑细胞凋亡和胀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溶剂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黄芪注射液溶剂处理组)和黄芪注射液处理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黄芪注射液处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进行缺糖缺氧0.5 h,再分别于复氧复糖后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Bcl-2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Bcl-2/Bax比值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黄芪注射液处理组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 P<0.05),而溶剂对照组Bcl-2、Bax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则无显著变化(P>0.05)。bcl-2 mRNA、bax mRNA表达趋势同蛋白。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提高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及Bcl-2/Bax比值,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参皂苷Rg3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转化生长因子-β/Smad/核因子kappa B(TGF-β/Smad/NF-κB)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MC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LDL组(40μg/ml的LDL处理)、人参皂苷Rg3低浓度组(LDL 40μg/ml+人参皂苷Rg315μmol/L)、人参皂苷Rg3中浓度组(LDL 40μg/ml+人参皂苷Rg330μmol/L)、人参皂苷Rg3高浓度组(LDL 40μg/mL+人参皂苷Rg360μmol/L)。采用MTT法检测HMC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通路相关蛋白TGF-β、Smad2、Smad3、NF-κB以及B淋巴细胞瘤基因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DL组HMC细胞增殖活性、TGF-β、Smad2、Smad3、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LDL组相比,人参皂苷Rg3低、中、高浓度组HMC细胞增殖活性、TGF-β、Smad2、Smad3、NF-κB、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MC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并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抑制LDL诱导的HMC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mad/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供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6组:无处理组(Con),氧糖剥夺/复供组(OGD/R),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0.2、0.4 mmol/L,简称Rg1L、Rg1M、Rg1H),MCC950对照组(0.05 mmol/L,MCC950)。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作用48 h后,BV-2小胶质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经缺氧缺糖/复供处理的BV-2小胶质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Iba-1绿色荧光表达;OGD/R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 h后,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培养48 h后,细胞增殖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OGD/R组呈现明显的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阳性表达。Rg1L、Rg1M、R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e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 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缺氧复 氧法制备SH-SY5Y 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e 6.25 μg/mL 组和Re 12.50 μg/mL 组。采用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染色评估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DAPI 染色观察细胞凋亡 率,并进一步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核因子NF-E2 相关因子2(Nrf-2)、Bax 和p53 的蛋白表达。 结果:人 参皂苷Re 对SH-SY5Y 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缺氧复氧条件下,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而人参皂苷Re 在6.25、 12.50 μg/mL 浓度下预保护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缺氧复氧损伤后,人参皂苷Re 6.25、12.50 μg/mL 能显著提 高SH-SY5Y 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抑制SH-SY5Y 细胞的凋亡率。人参皂苷Re 能够提高Nrf-2 的蛋白表达, 抑制Bax 和p53 蛋白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e 可以抑制缺氧复氧损伤细胞的凋亡和氧化损伤,对缺氧复氧诱导 的神经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凌露  杨萍  盖盛坤  刘燃  陈媛丽  陆地  孙林 《解剖学报》2016,47(5):599-60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在血清剥夺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时间(12、24、36、48和60h)血清剥夺处理组、人参皂苷Rg1(50μmol/L)+不同时间(24、36和48h)血清剥夺处理组;依据最佳血清剥夺时间进一步分为空白对照组、血清剥夺(36h)处理组、人参皂苷Rg1(50μmol/L)+血清剥夺(36h)处理组、人参皂苷Rg1(50μmol/L)+血清剥夺(36h)+3-甲基腺嘌呤(3-MA)(5mmol/L,1h)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Atg 5、Beclin 1、cleaved Caspase-3、Bcl-2及Bax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细胞内LC3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12、24、36、48和60h)血清剥夺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与血清剥夺处理组相比,人参皂苷Rg1处理组LC3、Atg 5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加入3-MA抑制剂后,凋亡细胞较人参皂苷Rg1处理组明显增多,且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的同时,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上调。结论人参皂苷Rg1通过促进血清剥夺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自噬,发挥抗凋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fas/fasL mRNA表达水平,探讨缺氧缺血性肭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脾细胞凋亡基因的变化与缺氧时间的关系,以此提供HIBD对于免疫功能影响的理论基础.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测定脾bcl-2/bax/fas/fasL mRNA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bcl-2处理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bax处理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bcl-2/bax处理组比值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fas处理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fasL 1 h和6 h处理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2 h之后则对照组远高于处理组.fas/fasL对照组较分散,除6 h组外其余组均小于1,处理组较集中,除24 h外均大于1.结论 HIBD可促进脾细胞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少抑凋亡基因表达;HIBD发生6~12 h是促凋亡基因和抑凋亡基因高峰表达期;HIBD加强了fas/fasL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 μmol/L t-BHP组及10 μmol/L t-BHP+10 μmol/L人参皂苷Rg1组,培养24 h。采用MTT检测不同浓度t-BHP处理的神经元活性,神经元三维重建研究神经元平均总纤维长度及总突起数量,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3表达水平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Bcl-2、caspase-3以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 μmol/L人参皂苷Rg1能够对抗10 μmol/L t-BHP引起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活性水平的降低,并且上调Bcl-2及pGSK-3β蛋白表达量,降低caspase-3活化为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提高GSK-3β自身磷酸化从而增强神经元的抗t-BHP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连素(BR)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药物组(BR组)、缺氧/复氧组(H/R组)、药物低剂量LBR组(1.5×10-6 mol/L)及高剂量HBR组(1.5×10-4 mol/L)。处理结束后,用MTT比色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 Keap1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NC组比较,单纯BR对H9c2心肌细胞无影响。与H/R组比较,低、高剂量BR组细胞的活力明显上升(65.2±1.6%; 82.3±1.4%) (P<0.01),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BR可明显促进抗氧化相关蛋白Nrf2表达,抑制Keap1的表达。 结论  BR对H9c2心肌细胞H/R损伤后的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促进抗氧化核转录因子Nrf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cy (3 mmol/L)所致培养HUVECs核损伤模型,TSG(1和10 μmol/L)提前2 h预孵育,然后再以Hcy处理,作为TSG保护组。用Hoechst 33342核染色法观察HUVECs细胞核损伤状态,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bcl-2、bax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经3 mmol/L Hcy处理后,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HUVECs核损伤加重,凋亡细胞比例升高,bcl-2表达降低(P<0.01),bax和caspase-3表达增加(P<0.01)。TSG 1 μmol/L和10 μmol/L预孵育后再经3 mmol/L Hcy处理,与单经3 mmol/L Hcy损伤模型组相比,HUVECs细胞核损伤降低,凋亡率下降,bcl-2的表达增加(P<0.05),bax和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TSG具有降低Hcy所致HUVECs的细胞损伤和抑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人参皂苷Rg1抑制脂多糖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g1)对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LPS不同时间(1,3,6,8,12 h)处理组及Rg1不同浓度(10、20和50μmol/L)预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因子PCNA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因子PCNA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内cyclin D1蛋白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PCNA和cyclin D1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并呈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Rg1预处理下调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PCNA和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Rg1通过下调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来调控细胞周期进而抑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抗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64只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16只。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黄0.45g/(kg·d)、尼莫地平1mg/(kg·d)对大鼠大脑海马回CA1区细胞形态以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大黄组显示海马回细胞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差异显著,bcl-2表达水平增高(P<0.05),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的表达比例增加(P<0.05),大黄组和尼莫地平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黄有明显减少脑梗死边缘区域凋亡水平的作用,其机制与bcl-2表达增高,bax表达降低,降低bcl-2/bax值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人参是具有抗炎、抗应激、调节免疫等广泛药理学活性的中草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而Rg1是含量较多的活性成分。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及环氧合酶2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因骨关节炎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软骨进行体外培养,取第2代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CCK-8检测0.001,0.01,0.1,1,10,100 mg/L人参皂苷Rg1对软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再将第2代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10 μg/L白细胞介素1β,10 μg/L白细胞介素1β+0.1,1,10,100 mg/L人参皂苷Rg1,培养24 h后反转录PCR检测各组细胞中Ⅱ型胶原和环氧合酶2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Rg1质量浓度为0.001,0.01,0.1,1 mg/L时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当人参皂苷Rg1质量浓度为10,100 mg/L时,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明显(P < 0.05)。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而环氧合酶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加入人参皂苷Rg1质量浓度为0.1和1 mg/L时,人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和环氧合酶2 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 > 0.05);而联合加入人参皂苷Rg1质量浓度为10和100 mg/L时,人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而环氧合酶2 mRNA表达降低(P < 0.05)。说明一定浓度的人参皂苷Rg1可以拮抗白细胞介素1β引起的人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的降低和环氧合酶2 mRNA表达的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退变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HNPCs)生长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正常HNPCs,构建HNPCs的氧糖剥夺(OGD)模型模拟退变HNPCs的微环境。光镜观察正常HNPCs和OGD组细胞的形态。分别给予25、50和100μmol/L人参皂苷Rg1后,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II型胶原(collagen II)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增殖蛋白Ki67的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加入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 Cl后,检测其对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及基质合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HNPCs细胞贴壁快,形态呈类圆形,胞质丰富;OGD组细胞贴壁较慢,形态多为长梭形,胞质减少,初步证实了退变HNPCs模型构建成功。与HNPCs组相比,OGD组中collagen II和aggrecan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人参皂苷Rg1可升高collagen II和aggrecan的表达(P0.05)。与HNPCs组相比,OGD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Ki67表达下调(P0.05),而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1可增加细胞活力和上调Ki67的表达(P0.05)。同时,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1可减少OGD增加的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性(均P0.05)。此外,100μmol/L人参皂苷Rg1可显著减弱OGD触发的Wnt/β-catenin通路的活化(P0.05)。而用Wnt通路激动剂Li Cl处理后可明显减弱人参皂苷Rg1对OGD细胞的保护作用(P0.05),提示该通路参与人参皂苷Rg1对退变HNPCs的保护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1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NPCs的生长和胞外基质合成。本研究将为退变HNPCs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抗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64只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16只。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黄0.45g/(kg·d)、尼莫地平1mg/(kg·d)对大鼠大脑海马回CA1区细胞形态以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大黄组显示海马回细胞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差异显著,bcl-2表达水平增高(P〈0.05),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的表达比例增加(P〈0.05),大黄组和尼莫地平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黄有明显减少脑梗死边缘区域凋亡水平的作用,其机制与bcl-2表达增高,bax表达降低,降低bcl-2/bax值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干扰素α-2a改善肝纤维化的机制直到目前仍尚未阐明。 目的:进一步验证干扰素α-2a对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建立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健康SD雌性大鼠50只,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SD大鼠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纤维化模型组、6×104 U/kg 干扰素α-2a干预组、12×104 U/kg干扰素α-2a干预组及6×104 U/kg干扰素α-2a对照组。造模8周时取肝组织标本,分别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RT-PCR分析肝组织bcl-2、bax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a平滑肌肌动蛋白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进行标记。 结果与结论:肝组织病理形态显示CCl4诱导肝纤维化成功建立,表现为纤维化模型组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明显,有芒状纤维和纤维间隔形成,各干扰素α-2a干预组肝纤维化有不同程度缓解。纤维化模型组有大量a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6×104 U/kg干扰素α-2a干预组a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较纤维化模型组减少,12×104 U/kg干扰素α-2a干预组更少,6×104 U/kg干扰素α-2a对照组未见a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结果提示干扰素α-2a能下调CCl4诱导肝纤维化bcl-2的表达,及上调bax的表达。提示干扰素α-2a阻断CCl4诱导肝纤维化机制存在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途径,该调节作用可能与干扰素α-2a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方案主要通过反转录病毒将Oct-4, Sox2, c-Myc, Klf4等基因转入成体细胞而实现。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对成体细胞向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转化的关键性基因Oct4、Sox2、c-Myc、Klf4、Nanog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培养基为α-MEM,体积分数5%FBS,1%双抗;用药组培养基为α-MEM,体积分数15%FBS,1 000 U/mL Rat ESGRO®,1%双抗,并加入6.25 μmol/L和12.5 μmol/L人参皂苷Rg1。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Oct4,Sox2,c-Myc,Klf4,Nanog等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人参皂苷Rg1 6.25 μmol/L培养30 d,Nanog、c-Myc、Oct、Klf4、Sox2 mRNA表达均有升高,且Nanog、c-Myc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人参皂苷Rg1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Myc,Nanog,但Nanog阳性的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在基因表达谱上很难与胚胎干细胞区分出来,提示人参皂苷Rg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转化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