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早产儿家长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在涪陵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242名早产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乙肝防治知识知情情况得分(7.15±2.84)分,≥8分150名,知晓率为61.98%;不同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及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是否HBsAg携带者的早产儿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17、6.286、6.889、5.099,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中专(OR=1.308,95%CI:1.101~4.865)、大专及以上(OR=4.170,95%CI:2.392~17.779),个人月收入:3 000~4 999元(OR=1.024,95%CI:0.803~3.114)、≥5 000元(OR=3.751,95%CI:1.677~8.390),接种过乙肝疫苗(OR=2.118,95%CI:1.543~7.186)及HBsAg携带者(OR=2.246,95%CI:1.668~8.363)是早产儿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早产儿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和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知识的知晓情况和EV 71疫苗接种意愿,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00名住院初产妇开展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疫苗的接种意愿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为49. 5%,处于较低水平;住院初产妇为子女接种EV 71疫苗的意愿为74. 5%,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的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 172、13. 140、32. 575,P <0. 05),年龄(OR=0. 491)、居住地(OR=2. 013)、文化程度(OR=0. 495)是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 <0. 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手足口病知识知晓情况的住院初产妇EV 71疫苗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026、61. 311、58. 606、49. 832,P <0. 05),年龄(OR=0. 782)、家庭月收入(OR=0. 623)、文化程度(OR=0. 581)、手足口病知识知晓情况(OR=1. 615)是住院初产妇EV 71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住院初产妇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但EV 71疫苗接种意愿较高。今后需对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和EV 71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口腔门诊病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某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10例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口腔门诊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病人310例,其中男性占46. 77%(145/310)、女性占53. 22%(165/310);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岁,平均(34. 09±7. 48)岁;已婚占53. 55%(166/310),未婚占40. 00%(124/310);病人对乙肝各项知识知晓率情况为58. 06%~86. 4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及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59、17. 15、28. 84、13. 43、4. 56,P 0. 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职业(OR=2. 016,95%CI=1. 288~3. 154)、文化程度(OR=1. 681,95%CI=1. 089~2. 721)是口腔门诊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口腔门诊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文化程度、职业是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长期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病伴乙肝病毒(HBV)阳性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护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抽取182例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病人中,乙肝防治知识得分≥9分的病人58例,总知晓率为31.87%,各知识点知晓率为14.83%~71.98%;不同学历、职业、居住地、平均月收入的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309、11.927、4.347、8.14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中专(OR=2.14,95%CI:1.25~3.66)、大专及以上(OR=2.67,95%CI:1.46~4.86)、企事业单位人员(OR=2.37,95%CI:1.56~3.61)、月收入3 000~5 000元(OR=2.29,95%CI:1.51~3.48)、月收入≥5 000元(OR=2.67,95%CI:1.45~4.91)、居住地为城镇(OR=2.23,95%CI:1.50~3.31)均为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独立因素。结论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高收入、高学历及城镇居民知晓率略高,应通过丰富多样、多渠道的针对性健康宣传教育,提高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的乙肝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狂犬病知识知晓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342名狂犬病暴露者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结果狂犬病暴露者男女性别比为1.24∶1;年龄最小10岁、最大58岁,平均(35.32±5.84)岁;居住地在城镇与农村的比例为1.25∶1(190/152);暴露动物主要为狗,占78.07%(267/342);暴露者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34.21%,知识点"狂犬病是传染病"知晓率最高,为97.95%(335/34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就诊时间暴露者的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86,9.063,51.176,20.626,18.994,13.694,P0.05);多因素统计结果得出,文化程度(OR=4.33,95%CI=2.15~18.78)、居住地(OR=3.39,95%CI=2.45~12.48)、就诊时间(OR=0.67,95%CI=0.34~0.93)是影响狂犬病暴露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结论狂犬病暴露人群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水平不一,多数只掌握其中一点,针对不同人群应分别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家长流感疫苗接种知识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0名儿童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480份。男女性别比为0. 93∶1(231∶249);年龄21~48岁,平均(24. 5±5. 2)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大专为主,占49. 6%(238/480);对流感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中,"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答对率最高(93. 8%,450/480),"流感通过血液传播"答对率最低(3. 3%,16/480);对流感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中,"春节适合打流感疫苗"答对率最高(27. 7%),"多大的小孩可以打流感疫苗"答对率最低(13. 5%)。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户籍所在地、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和支付医疗费用方式等因素影响家长对流感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和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家长是知晓率升高的有益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 72(1. 32~2. 20)、1. 35(1. 03~2. 77)和2. 56(1. 90~4. 08)。结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是影响家长流感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多层次开展有关流感及其疫苗接种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80例肝癌病人的218名一级亲属进行乙肝防治知识调查,了解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18名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中,乙肝防治知识得分最低为8分、最高为19分,平均(10. 84±2. 84)分,其中≥12分104人,知晓率为47. 71%(104/218)。各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在22. 02%~61. 93%之间;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有无乙肝既往史、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 483、15. 532、15. 277、14. 209、22. 751,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 025)、文化程度(OR=1. 347)、职业(OR=1. 842)及有无乙肝既往史(OR=2. 218)、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OR=2. 012)是影响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P 0. 05)。结论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乙肝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劳务人员上岗前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携带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乙肝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上岗前体检劳务人员10 980人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HBs Ag,按年份、年龄和性别进行分析。结果 10 980名劳务人员中HBs Ag总阳性率15.32%(1 682/10 980),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5.89%(733/4 611),女性阳性率为14.90%(949/6 369),各年龄组间以30~3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16.48%(543/3294)。结论近年来乙型肝炎防控工作成效明显,人群中HBs Ag携带者呈逐年减少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扩大健康教育面,大力提倡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强化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妇产科手术患者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认知状况和HPV疫苗接种意愿,为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9年1-7月在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4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中,HPV疫苗知识知晓率为42.10%。有17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表示愿意接种HPV疫苗,占52.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75,95%CI:1.23~2.48)、职业(OR=1.74,95%CI:1.23~1.88)、居住地(OR=1.88,95%CI:1.22~2.89)、月收入(OR=1.51,95%CI:1.17~1.93)、是否接受过宫颈癌宣教(OR=2.51,95%CI:1.36~4.62)是妇产科手术患者HPV疫苗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OR=1.68,95%CI:1.23~2.29)、职业(OR=1.62,95%CI:1.23~2.12)、居住地(OR=1.79,95%CI:1.18~2.69)、个人月收入(OR=1.55,95%CI:1.23~1.95)、HPV疫苗知识知晓(OR=2.56,95%CI:1.36~4.81)是妇产科手术患者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对HPV疫苗认知水平较低,对HPV疫苗接种意愿较低,应针对性开展健康护理宣教,提高患者对HPV疫苗知识认知水平,提高其HPV疫苗接种意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6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旨在提高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对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进行调查和干预。结果干预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2.58%,各知识点知晓率为15.05%~56.99%。干预后,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97%,各知识点知晓率为54.84%~98.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828、53.254、99.108、255.065、164.670、142.241、97.519、145.513、154.771、58.994、112.421、97.181、87.461,P0.05);干预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对乙肝相关态度百分比为24.19%~44.09%,干预后相关态度百分比为61.29%~8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6、85.132、149.094、80.698,P0.01);干预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对乙肝相关行为百分比为22.58%~44.09%,干预后相关态度百分比为73.65%~8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450、43.338、97.18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2.382,95%CI:1.429~3.971)、年龄(OR=2.134,95%CI:1.453~3.133)、居住地(OR=1.902,95%CI:1.280~2.826)是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较低,经过实施护理健康宣教后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升高,对乙肝相关态度、行为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