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Th22细胞和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选取同期孕周和年龄的健康孕妇4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Th17细胞和Th22细胞数量及血浆IL-22和IL-17A水平测定。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收缩压、舒张压、孕前BMI、TC、TG、LDL-C、尿素氮、血肌酐、尿酸、Th17细胞数量、Th22细胞数量、血浆IL-22水平和血浆IL-1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Th22细胞数量与Th17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46,P0.001),而在正常对照组中未见明显相关性;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血浆IL-22水平与Th22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87,P0.001),与Th17细胞数量也呈正相关性(r=0.197,P=0.038)。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数量和Th17细胞数量均升高,并且两者与IL-22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对Th1、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为子痫前期疾病患者32例;对照组为正常妊娠妇女20例.分离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PBMC,经贴壁获得单核细胞,加GM-CSF,IL-4和LPS培养诱导为成熟DC,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分子标志CD14,CD80,CD83,CD86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23的含量.磁珠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与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N-DC)共同培养,同时添加细胞因子IL-2,或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P-DC)、IL-2共同培养;或与N-DC共同培养,同时添加细胞因子IL-1p、IL-6;或与P-DC共同培养,并添加细胞因子IL-1β、IL-6.以上各组培养到第6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IFN-γ+ Th1、CD4+ IL-17+ Th17细胞比例.结果 P-DC中CD83、CD80、CD86的表达高于N-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与不同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促使CD4+T细胞分化为Th1、Th17细胞的能力高于N-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DC表型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患者免疫失衡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白介素-21(IL-21)和白介素-22(IL-22)的水平,探讨IL-21和IL-22在子痫前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IL-21和IL-22的水平,比较3组间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IL-21、IL-22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虽然重度子痫前期组IL-21、IL-22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IL-21、IL-22的表达增强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观察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疾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和特异性转录因子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RORγt)的表达和意义。实验组为子痫前期疾病患者25例,正常妊娠妇女20例,未孕妇女20例。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6,TNF-α的表达,Ficoll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淋巴细胞,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RCR)半定量检测CD4+T细胞中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17+T细胞比例。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清中IL-6、IL-17A的含量分别为(31.72±13.34)ng/L、(2.61±1.64)ng/L,高于正常妊娠组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子二组间的表达分别为(18.00±8.64)ng/L和(11.69±3.6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Rγt mRNA在子痫前期组的表达高于正常妊娠组,净光密度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D4+IL-17+T细胞在子痫前期组的表达为(1.83±0.42)%,高于正常妊娠组(0.87±0.2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RORγt mRNA、Th17细胞以及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可能在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外周血中Th22、Th17和Th1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促炎性CD4+T细胞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及轻、重度子痫前期(PE)患者各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22、Th17和Th1细胞的比例,通过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IFN-γ、TNF-α、IL-6、IL-17和IL-22的浓度。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中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 05),且二者水平呈正相关(P0. 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中Th17细胞及IL-6、IL-17和IL-22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Th17细胞比例与IL-6、IL-17含量均呈正相关(P0. 05);重度子痫前期组Th22/Th17/Th1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各妊娠组(P0. 05),且TNF-α、IL-6和IL-22含量均与Th2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 05);重度早发型PE组TNF-α和IL-22水平均高于晚发型PE组(P0. 05)。结论:促炎性CD4+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协调作用,共同加重炎症反应,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孕妇外周血中Th22/Th17/Th1细胞水平的异常变化与HDP的病情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联合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树突状细胞亚群与T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为子痫前期患者32例,对照组为未孕妇女20例,正常妊娠妇女20例.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细胞中髓系树突状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胞内细胞染色检测Th1、Th2、Th17细胞数量及Th1/Th2比值.结果 子痫前期组mDC百分比(0.33±0.12)%和mDC/pDC比值(2.96±1.65)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二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pDC百分比(0.16±0.13)%较正常妊娠组(0.21 ±0.12)%有所下降,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IFN-γ、IL-4和IL-17的百分比分别为(18.67 ±1.96)%、(1.88±0.51)%和(1.36±0.59)%,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子痫前期组mDC/pDC比率和Th1/Th2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37,P<0.01);Th17表达率与pDC表达率之间呈负相关(r=-0.670,P<0.05),与mDC/pDC比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72,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和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可能是患者发生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NF-α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取60例孕妇(正常晚孕组20例;子痫前期组40例,其中轻度20例,重度20例)外周血,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其细胞因子IL-10、TNF-α的水平;分娩后检测胎盘组织中的IL-10、TNF-α的表达。结果①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IL-10、TNF-α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IL-10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5),且与子痫前期病情呈负相关(rs=-0.342P=0.009);TNF-α表达强度显著升高(P<0.05),且表达强度与子痫前期病情呈正相关(rs=0.349P=0.007)。②子痫前期组IL-10外周血中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IL-10外周血中的含量比轻度子痫前期者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子痫前期组血清CD4 、CD8 的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CD4 /CD8 比例上升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痫前期组中重度子痫前期者血清CD4 /CD8 比例比轻度子痫前期者血清CD4 /CD8 比例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30例,其中足月妊娠9例,未足月妊娠21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IL-17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IL-17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IL-17可能介导了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K细胞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集重度子痫前期晚孕、正常晚孕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Percoll分离NK细胞,SAP法计数,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51Cr]释放法检测其杀伤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蜕膜组织NK细胞数量及HLA-G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蜕膜组织及其新生儿脐血中NK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晚孕组(P<0.05);②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NK细胞增殖和杀伤活性均高于正常晚孕组(P<0.05);③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蜕膜HLA-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晚孕组(P<0.05)。 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NK细胞功能异常增强,可能参与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及患者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运用流式细胞分析(FACS)技术检测30例结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2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IL-23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进展期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的比例高于早期(P<0.05),而Th17细胞的比例较早期无明显差异(P>0.05),进展期肿瘤组织中Th17/Treg细胞的比例比早期偏低(P<0.05)。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IL-23、IL-10的mRNA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且进展期与早期结肠癌IL-10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IL-23mRNA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结肠癌病程的进展,肿瘤组织内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且Treg细胞比Th17细胞升高更加明显。相关细胞因子IL-23和IL-10在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趋势和Th17、Treg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提示Th17、Treg细胞在结肠癌的表达可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相关的细胞因子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观察人外周血和扁桃体Tfh细胞的表型以及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正常人PBMC及扁桃体单个核细胞,利用anti-CD3+anti-CD28或PMA+ionomycin刺激后,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因子的产生,分析Tfh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结果与PBMC中CD4+T细胞不同,扁桃体CD4+T细胞高表达CXCR5和CD45RO,低表达CCR7和CD62L;与PBMC中CD4+T细胞相比,扁桃体CD4+T细胞IL-21和IL-17产生水平较高,IFN-γ产生水平较低,IL-22水平无显著差异;外周血和扁桃体CD4+T细胞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IL-21+IL-17+双阳性、IL-21+IL-22+双阳性、IL-21+IFN-γ+双阳性细胞,IL-21单阳性细胞在扁桃体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外周血;外周血和扁桃体CD4+CXCR5+细胞除表达IL-21外,还表达IL-17、IL-22和IFN-γ。结论扁桃体中存在较多数量的Tfh细胞,大多数Tfh细胞是不同于Th1、Th17和Th22的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主要产生IL-22的CD4~+T细胞Th1、Th17和Th22细胞以及IL-22R1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后第3、6、9、12天收集外周血、小鼠脾淋巴细胞以及肝脏和肠管组织。ELISA检测外周血IFN-γ和IL-17、IL-22的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h1细胞相关因子(Ifng、Tbx21基因)、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Rorc基因)、Th22细胞相关因子(IL-22、Ahr基因)以及肝脏和肠管组织中IL-22R1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h1细胞(CD4~+IFN-γ~+)、Th17细胞(CD4~+IFN-γ~-IL-22~+IL-17~+)及Th22细胞(CD4~+IFN-γ~-IL-22~+IL-17~-)的百分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LISA、q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后Th1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增高:qRT-PCR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后肝脏和肠管IL-22R1的表达增高。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早期,主要产生IL-22的CD4~+T细胞Th1、Th17、Th22细胞比例以及IL-22R1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T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CHB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HB住院患者(CHB组)60例,其中35例轻中度CHB患者(CHB-LM),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SHB),同时选取21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H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的细胞频数,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及TGF-β1浓度明显增高。Th17/Treg比值变化显示,与HC组相比,在CHB组中该比例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与CHSB组相比,在CHB-LM组中该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Th17细胞/Treg的失衡是造成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演变的重要因素,检测Th17细胞/Treg比值变化对疾病发展的早期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Th17细胞和Treg在AIH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IH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的频数,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H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频数明显增加、Treg频数明显降低,Th17细胞/Treg的比率明显增加;AIH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升高、而TGF-β明显降低,IL-17/TGF-β比值明显增加。结论 AIH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mRNA在于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探讨其在子痫前期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DNA表达谱芯片检查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与正常胎盘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根据筛选结果,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研究组)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对照组)中LPLmRNA的表达;以原位杂交方法进行定位。结果在4轮杂交过程中,共筛选出22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LPL基因为表达降低基因之一;正常胎盘组织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均存在LPLmRNA,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LPL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胎盘组织(0.208±0.067vs0.524±0.139,P<0.05);LPLmRNA分布在胎盘绒毛滋养细胞胞浆。结论胎盘组织中LPL的低表达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细胞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Th17细胞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中的作用。方法梅毒血清固定患者30例,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 s, PBMC)中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孤独受体γt(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t , RORγt)及细胞因子IL-17mRNA的表达。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RORγt和IL-17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Th17细胞的异常可能是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孕妇外周血中NK、Treg细胞数量和表型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80名孕妇随访观察,在其妊娠7~27周分阶段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NK和Treg细胞水平,并对NK细胞CD56~(dim)CD16~+和CD56~(bright)CD16~-表型变化进行比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10的含量。同时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量、肝肾功能的异常变化并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将最终发展为子痫前期的孕妇归为PE组,从随访对象中随机选择相同例数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孕妇在妊娠早、中期外周血中NK、Treg细胞数量、表型及IFN-γ和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及Treg细胞异常变化始于妊娠14~20周,且CD56~(dim)CD16~+NK细胞所占比例与Treg细胞数量在轻、重度P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浓度异常出现在妊娠21~27周,且其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在妊娠21~27周,重度早发型PE组CD56~(dim)CD16~+NK/Treg的比值明显高于晚发型PE组(P0.05)。结论检测妊娠中期孕妇血中NK/Treg失衡现象对PE发生和发展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T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CHB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HB住院患者(CHB组)60例,其中35例轻中度CHB患者(CHB-LM),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SHB),同时选取21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H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的细胞频数,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及TGF-β1浓度明显增高。Th17/Treg比值变化显示,与HC组相比,在CHB组中该比例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与CHSB组相比,在CHB-LM组中该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Th17细胞/Treg的失衡是造成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演变的重要因素,检测Th17细胞/Treg比值变化对疾病发展的早期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10在子痫前期氧化应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经剖宫产子痫前期患者及同期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组织各15例为研究对象。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胎盘组织IL-10、NOX1 mRNA的表达。比色法检测胎盘组织MDA含量。统计比较数据并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较,子痫前期患者胎盘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OX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与MDA含量呈负相关(P〈0.05)。与NOX1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与IL-10密切相关。IL-10可能是通过降低NOX1的表达来减轻胎盘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与胎盘组织中miRNA-152和miRNA-210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剖腹产的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及24例正常妊娠产妇的血清和胎盘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和胎盘组织中miRNA-152和mi RNA-210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NA-152和mi RNA-210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iRNA-152和miRNA-210表达改变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