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中的“标”与“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赛美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4-2135
《内经》言:“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试将此认识引申到中医经典教学中,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中医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师承制、小班化的特色与优势,探索了一种以经典课程为牵引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即:基于内经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与临床技能培养,基于中医各家学说的中医临床视野拓展与临证能力培养,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医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对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而保证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在诊断疾病与施治过程中的核心能力,是中医人才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因此,对中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在中医思维培养方面,许多专家也进行了大量地研究。《中医临床思维》一书中对中医临床思维的特征与特点、思维方式的分类作了全面的论述,并且列举了从古至今40位名中医对中医思维的贡献,并对中医人才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两个贯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各院校大都压缩了经典课时数,部分院校还将其设置为选修课程,其选修率有下降的趋势。认为经典课程教学的滑坡有其自身因素,经典课程之间缺乏学术内容的联系,经典理论与临床现实缺乏联系是主要的两个方面。据此,提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课程间、理论和临床间两个贯通的教学改革设想,并进行了部分尝试。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原,要求医生内在要具有中医思维,能以中医的视角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要具有中医思维,熟读经典无可厚非是重中之重。名家邓铁涛曾说过:"一个有水平的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熟谙中医经典,精通辨证论治"。可见熟读经典医籍是经过名老中医专家亲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才之路,可是在部分中医院校中,对经典医籍的学习及临床应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中医经典中蕴含中医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最主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个要素。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重要学科门类,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思维可形成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但是,目前中医骨伤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程构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不足等问题,使中医骨伤专业逐渐失去了其特色。因此,此文以紧密结合中医思维模式的中医骨病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中医骨伤教学中,通过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教材与课程建设、师承教育及临床带教等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对培养中医骨伤思维模式,促进中医骨伤科学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20年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医药发展、稳固中医药文化基石、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青年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开设了中医经典与临床课程,鼓励学生学经典、用经典,并加入经典传承工作中。经过3年实践,获得师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李赛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4-2135
《内经》言:“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试将此认识引申到中医经典教学中,作一探讨。1教学环节与过程教学环节(三体):学生是主体(本),教师是客体(标),教材是载体(标);教学过程:学生是内因,教师为外因,教材为工具;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导入,使书本(外部)知识为学生(内部)感、知、用,从而变成学生个性化的认知和发展能力。2现状分析2·1关于教师目前学术带头人,主要由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院校培养的第一代(上世纪50~60年代毕业),他们中医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事业笃信不移;第二代,毕业于上世纪70~80年代,中医…  相似文献   

9.
中医思维体现和影响着中医人的素质和修养,是成就高水平中医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导之下,随着“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中医思维成为新时代中医学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和构建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文章将从渗透传统文化“、点破”思维方法、重视思维训练三个方面略谈在经典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内经>言:"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试将此认识引申到中医经典教学中,做一探讨. 1教学环节与过程 教学环节有3体,即学生是主体(本),教师是客体(标),教材是载体(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教师为外因,教材为工具.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导入,使书本(外部)知识为学生(内部)感、知、用,从而变成学生个性化的认知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教学理论,将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金字塔”来系统描述,其中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分别构成了“经验金字塔”的塔基、塔身和塔尖部分。中医学是门经验医学,其中伤寒、金匮、温病等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是中医理论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源于临床经验又高于临床经验,是中医抽象化的经验,是戴尔“经验金字塔”的塔尖,戴尔“经验金字塔”教学理论对伤寒、金匮、温病等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很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标准学概论"是专门研究中医药标准化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的一门中医学之下新兴课程,也是中医标准学的基础课程。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标准学概论的教学,借图促思、以图导记,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中医标准学概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实验教学优化和整合入手,将中医理论实验课分类。方法:通过优选实验项目、内容重组等措施,将中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实验课程整合为《综合实验》,不断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结果:有效地促进了中医实验教学质量提升。结论:通过中医理论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使学生在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使中医教育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医专业核心课程《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容繁杂、容易混淆、难以学习等问题,通过精减和条理理论教学内容、增加自学内容,开设药用植物形态和中药材标本认知学习及中药炮制实验项目等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药学》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分类对比和增设开放实验项目的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并改革了《中药学》考核方式,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古代文学和医学资料的分析,认为由于历代中医学家具备医、文、史、哲等学科知识结构,所以医学古籍中常有韵文和诗词体裁。诗词无论对医家或其他人来说,都能收到提高素养和有利健康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吴薇  邹婕  林燕璇  陈丽仙 《新中医》2022,54(23):221-224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医学人才,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立足医教协同,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全面促进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以中医学专业八年制国维班为试点的中西医临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中西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举措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学生课程学习学分绩点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均较传统教育模式下同专业其他班学生更突出。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反馈,中西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提高了学生自学、综合分析、中西医临床思维等各方面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中药现代化核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中药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并对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给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中药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医经典的重要性和社会上对待经典的现状入手,从祖先智慧、虔诚对待,学好古文、扎实基础,培养兴趣、渐次学习,联系实践、培养思维,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培养医德、德艺双馨这六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学习与传承经典的方法与举措,指出了弘扬祖国医学经典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医学高等教育是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并涉及到社会进步的重要教育体系。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本文就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互联网优势联合翻转课堂、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多元教学方法,在提升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方面进行探索和经验总结,为中医内科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药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药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