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冠心病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方法。方法:应用该课题组研发的中医诊断仪器——中医脉象仪、中医舌象仪以及自制中医证候量表,进行动态的望、闻、问、切"四诊"检查,采集中、西医临床客观化量化指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脉图、舌图、中医证候量表等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状态及疗效,且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指标与西医现有疗效评价指标相比具有一定关联性。结论: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指标能客观全面反映患者的整体状态变化,为今后开展疾病疗效评价的无创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国际对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要证实其自身的疗效。但是目前,中医药疗效缺乏符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科研方法学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未予以充分重视,方法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所造成的。采用现代临床研究科学方法学进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时代对中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古典医籍及现代医学的检测指标,论述了中医四诊的客观化研究,分析了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的规范化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四诊客观化、证候、辨证等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体质诊断客观化规范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国内研究概况中医对体质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但一直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统一规范的体质类型判定标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王琦教授提出7种中医体质类型(后增补为9种),并对每种体质特征进行描述[2]才正式揭开中医体质诊断的帷幕。此后,王琦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5.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琦 《中医杂志》2000,41(4):242-245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中医辨证规范化、病证诊断标准化、微观辨证化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四诊客观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不少进展,但研究中亦遇到诸多困难与困惑,需要作出新的思考。1 四诊客观化研究概况1.1 望诊:为克服中医师视觉差异及临床经验不同造成视觉的误差,采用色差仪对面色做光电比色,将光电信号转换输入计算机,进行系统回归分析处理,而取得病人望诊的客观定量结果,比人目观察的精确率提高10倍以上。有关色差计测试说明,气血虚组病人面部红光低于正常人,而气虚、血虚二者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6.
中药安慰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中药安慰剂质量评价方法。如何对中药安慰剂进行准确的客观化、量化评价是中医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采用智能感官分析等新技术,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安慰剂评价方法,为制订科学、合理和客观的中药安慰剂评价指导原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杨 《中医药导报》2007,13(4):8-9,11
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气虚证的现代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回顾近年来从气虚证临床表现入手,对气虚证诊断客观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可借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望诊、闻诊、切诊对气虚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更为方便、客观、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代医学的传入与发展,现代中医所面临的患者,对疾病的一般认识与诊疗需求、疗效期望值已经与古代完全不同。因而现代中医也必须与时俱进,治疗方面在发挥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仍可提倡“以中为主”,但诊断上却必须做到(中、西医)“双重诊断”。这种观点实际上早已被大多数中医工作者所接受,医政管理部门在“中医病案规范”中也作了明确规定。但不能否认,有少数人仍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医就是中医,西医诊断不是中医的事。甚至不理解;西医不要求作中医诊断,为什么中医就一定要求“双重诊断”,或者认为这样要求就会导致青年中医在西医方面多…  相似文献   

9.
试论现代中医诊断的双重化与客观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医学的传入与发展,现代中医所面临的患者,对疾病的一般认识与诊疗需求、疗效期望值已经与古代完全不同.因而现代中医也必须与时俱进,治疗方面在发挥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仍可提倡"以中为主",但诊断上却必须做到(中、西医)"双重诊断".这种观点实际上早已被大多数中医工作者所接受,医政管理部门在"中医病案规范"中也作了明确规定.但不能否认,有少数人仍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医就是中医,西医诊断不是中医的事.甚至不理解:西医不要求作中医诊断,为什么中医就一定要求"双重诊断"?或者认为这样要求就会导致青年中医在西医方面多下功夫,必定影响中医水平的提高.还有人认为中医诊断不客观化,极力要求中医向客观化方向发展,并有否定中医诊断倾向,惟西医化.显然这两种观点都存在有片面性,笔者下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医症状量化及其疗效评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诊断的核心是根据中医症状归纳出中医证候 ,即辨证。目前的辨证存在两个问题 :(1)每个证候的各项中医症状只有定性描述 ;(2 )只描述了可能存在的各项症状范围 ,未明确规定症状怎样组合才能诊断为某证候 ,并非各项症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诊断。这样就使人有不同的理解 ,既为诊断的统一标准、又为中医疗效评价统一标准带来了障碍。为此 ,我们借鉴国外西医学处理症状量化的方法〔NickejJC .Effectiveofficemanagementofchronic prostatictis .UrologicClinicsofNo…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法客观化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诊法客观化的思路.方法:在认清中医诊法客观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明确辨别症与征,同时采用现代化技术并借鉴西医诊断技术,综合分析,使中医诊法客观化.结论:中医诊法客观化是适应中医科研的需要,进行中医诊法客观化的多学科研究,必将推进中医诊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计量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关于“证”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而计量诊断方面的工作开始于六十年代初,近年来中医计量诊断研究都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计量诊断研究概况 计量诊断是以统计学概率论为理论,依据有关的医学理论,将症状、体征及各种化验检查结果量化,通过概率运算,使其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可用以判断病情的发  相似文献   

13.
人体宏观免疫规律和张仲景的临床诊断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体为了抵抗疾病、自愈机体,形成了一套驱邪外出、自洁人体的宏观免疫规律。这一规律是历经自然选择形成的自我免疫的最佳选择。张仲景首先辨病,并根据脉象和其它症状确定正气虚实、邪气盛衰、目前正气欲驱邪外出的态势,即邪气欲进之势和路径,特别是正气欲驱邪外出之势和路径,即人体宏观自体免疫规律这一正气驱邪离体的宏观态势,这一切都可以称为病势,然后应用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所以说张仲景施治之前的最后诊断目标是病和病势。  相似文献   

14.
对近10年来针灸临床常用诊断方法进行了概述。临床熟练运用,对提高疗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范治疗、评价治疗.康复评定的目的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可以说康复评定是现代康复学的特征之一,是反映功能障碍程度的手段,离开康复评定,康复医学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体系.尽管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学从起源到发展,走过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构建了两条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两者有难以逾越的差异,理论上的融合与统一目前难以做到,但从临床实践来看,现代康复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医康复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两者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汇通.这种发展不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否定与改造,而是对中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所以说,中医康复学必然带有现代康复学的一些理论思想,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内涵.中医康复学的评定方法除了借鉴现代康复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外,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评定方法--四诊评定法,与现代康复学相比较,其评定方法使中医康复活动更详细更全面.  相似文献   

16.
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未能充分反映中医诊治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所采用的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和技术,针对中医临床的特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模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未能充分反映中医诊治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所采用的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和技术,针对中医临床的特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模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史和临床体检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法:对410例因出现症状和体征而怀疑患AS的门诊患者,由临床医生借助AS诊断模型对其做出评估和诊断,并按照可能发生AS的概率分为高、中、低三组。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作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结果:410例疑似病例中有330例被确诊为AS。在249例临床诊断患AS高概率组的患者中,只有2例被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排除了AS的诊断,患病率达到99.20%。在55例临床诊断认为患AS低概率组的患者中,只有7例被骶髂关节影像学诊断为AS,骶髂关节的阳性率只有12.73%。结论:AS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法分为望、闻、问、切四诊,临床医生通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尤其是疾病的各个症状,作为判断各病种,辨别各证候的主要依据,故四诊法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中医四诊在中医外科皮肤病中运用的独特之处,旨在为中医四诊在皮肤病的临床诊断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