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肿瘤患者随访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国内肿瘤患者随访信息平台现状,介绍肿瘤患者随访信息平台建设的目的、意义、基础条件、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考核标准,提高有效随访率,为临床、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随访结果,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研发随访公众互动平台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利用短信平台进行出院随访、公众互动在医院营销中的作用。方法开发以.Net语言编写的软件,采用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体系,建立短信平台,实现出院随访、短信关怀互动、预约挂号管理以及登录中医院网站等功能。结果平台安全性强、操作简便、扩展性广,是一个很好的医疗公众互动平台。结论利用短信平台进行出院随访、公众互动,可以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髁支撑钢板重建胫骨平台加平台下填充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塌陷患者31例,对其采用髁支撑钢板重建胫骨平台加平台下填充植骨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在6个月内愈合。术后未发生钢板断裂、胫骨平台塌陷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照《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中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3例。结论:髁支撑钢板重建胫骨平台加平台下填充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机微信平台联合电子随访系统在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 abortion care,PA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3351例作为组1,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3769例作为组2,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4333例分别作为组3,组1应用手机微信平台联合电子随访管理系统进行医患沟通联系随访,组2应用流产后关爱服务(PAC)电子随访系统进行追踪随访,组3应用面对面常规模式门诊访视、电话随访笔记本登记,比较3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手机微信平台联合电子随访系统对人工流产后的患者进行全面的随访咨询管理,流产后妇女的高效避孕率、随访率较单纯使用电子随访系统及传统的笔记本登记模式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电子随访系统对人工流产后的患者进行全面的随访咨询管理,流产后妇女的高效避孕率、随访率较安排面对面常规模式门诊访视、电话随访笔记本登记得到了显著提高,均有效地减少了流产后妇女半年内重复流产的发生。结论随着应用手机微信平台、电子随访系统进行随访管理,能增强流产对象的避孕意识,提高高效避孕方法的续用率,明显提高流产后妇女的随访率,从而有效降低流产后半年内的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膝关节后侧入路应用于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24例进行研究,入选病例均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其随访资料,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对其膝关节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4例患者均在术后接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5个月。入选病例均实现骨性愈合,末次随访Rasmussen平均得分为26.9分,优14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功能良好,全部患者对术后恢复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膝关节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有着术野清晰、创伤较小、固定简单等特点,且手术疗效显著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儿童屈光参数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根据上海地区小学及初中大规模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医院的流行病数据以及验光配镜儿童的随访情况,得到屈光参数数据值,建立数据库平台,包含眼科医生科研平台、患者查询平台和公共教育平台,详细阐述各平台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6例均予手术治疗。结果36例均获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疗效评定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但手术方案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全部采用LCP内固定治疗并随访,根据影像学及HS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采用HSS评分,优24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 LCP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引导下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8年11月68例经关节镜引导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结果 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48例、良12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89%.结论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无需打开膝关节腔就能使骨折或骨折移位(或塌陷)的关节面精准复位,关节损伤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内侧入路单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经内侧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1例。取膝关节内侧切口显露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块,撑开骨折间隙,C臂机监视下经此间隙撬拨,植骨填充复位外侧平台满意后以克氏针固定;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以4.5 mm空心螺钉和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终末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和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评分。结果 15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6例患者失访,剔除出组。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时,屈膝100°~135°,平均122.3°;伸膝0°~7°,平均2.9°。膝关节HSS评分78~94分,平均86.8分;13.33% (2/15) 患者为轻度骨关节炎;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侧手术入路能够同时修复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和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以充分防止力线改变和骨折再移位,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沈明霞 《中国病案》2012,13(5):40-41
目的重建基于电子病案的随诊模式。方法针对当前随诊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对比传统随诊模式,重建现代随诊工作模式。结果在电子病案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随诊管理平台,随诊工作以主管医师为主体,创新随诊方式,实行按病种和重点人群跟踪随诊,通过一体化管理和应用构建新的随诊模式。结论重建随诊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随诊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住院的10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两组出院用药均为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钙尔奇D片剂。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康复指导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包括微信平台建设、详细干预模式。比较入院时及出院随访3年后两组骨密度变化、骨代谢水平[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 β-CTX)]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再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失访7例,对照组失访6例。试验组3年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及试验组PINP、β-CTX都有显著下降,但试验组PINP下降幅度较缓(P<0.05),两组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能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  相似文献   

13.
韩世娟 《中国病案》2011,12(7):8-10
目的探讨随访工作未来发展趋势及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近60年随访工作的回顾,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加以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结果现代化建设提高了随访工作效率,使随访工作向综合性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和医院后管理时代方向过渡发展。结论即时互动随访方式能缩短随访周期,提高随访工作服务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珠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背景、系统架构与功能实现,阐述平台具体服务项目,包括筛查项目、服务预约、结果推送等,指出该平台的应用能够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改进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随访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肿瘤患者出院后复诊预约信息平台,增加医院复诊预约比例,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以基于医院HIS系统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出院肿瘤患者复诊预约系统管理模块.结果:信息化随访预约数据的产生方便快捷,便于肿瘤出院患者复诊预约及统计数据的采集.实施一年以来,出院患者复诊预约率及医院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呈上升趋势,不同年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为肿瘤出院患者复诊预约诊疗提供了保障,有效提高了出院患者复诊预约就诊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讨智能电话随访系统在肺结节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过程基于全程管理平台,结合智能机器人随访功能,设计肺结节随访话术和流程。结果/结论肺结节全程管理智能电话随访系统每日成功拨通量约为人工的7.5~10.0倍,完成随访量约为人工的9.5~14.3倍,极大提高随访效率,提升随访效果,实现肺结节患者的优质随访。  相似文献   

17.
余翔  马伟巍  洪潮  顾小华   《四川医学》2017,38(11):1253-1255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在治疗胫骨后外侧平骨折台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4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0~115min(平均75min)。住院时间9~21d(平均14d)。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随访时间为10~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愈合时间为6.4周。膝关节HSS评分86~97分(平均92.1分)。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膝关节面塌陷、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直视下复位并固定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现有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优化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流程,构建集器官捐献、伦理审查、移植与随访、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介绍平台功能及应用效果,以期为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