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ET/CT是什么检查呢?其实PET/CT检查就是把极其微量的正电子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然后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在人体全身脏器的分布情况,再结合CT的精确定位,准确地显示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和解剖结构。因此,它源于CT,又结合了核素示踪技术,将CT的高分辨率解剖图像与PET的功能影像图像相结合,成为当今最先进的医学影像学诊断设备。  相似文献   

2.
PET/CT 从根本上解决了核医学图像解剖结构不清楚的缺陷,同时又采用CT 图像对核医学图像进行全能量衰减校正,使核医学图像真正达到定量的目的并且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实现了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信息的互补.这种一体化机型将PET 扫描仪与CT 扫描仪装配在同一机架内,二者共用同一检查床,由同一计算机工作站控制,在受检者不动的前提下,一次检查就完成两项扫描.PET/CT 是目前分子显像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可明显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ET/CT 可同时提供PET 图像与CT 影像,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ET/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其他检查(X线胸片、CT、化验等)发现肺内病变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54~86岁,使用GE公司DST16型PET/CT行胸部PET/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恶性病变15例,良性病变5例。讨论:胸部PET/CT检查对肺癌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控制多方面因素可以降低假阳性及假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胆管细胞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0月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的4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CT、MRI及全身PET/CT检查。比较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复发灶、区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 CT、MRI、PET/CT 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复发灶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ET/CT检查在胆管细胞癌复发灶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3种检查方法在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9年6月在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与单纯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卵巢癌复发、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结果 PET/CT检查准确度为87. 88%,特异度为75. 00%,高于单纯CT检查的准确度与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ROC曲线初步判断PET/CT与CT对卵巢癌复发与转移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25与0. 918,联合检测的准确度高于单独CT检测。此研究有5例患者出现腹膜微小转移灶,通过CT检查为阴性,而PET/CT检查表现为明显代谢增高灶。结论 PET/CT检查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准确度高于单纯CT检查,能有效评估病情,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复发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例NPC病人于放疗后12~18个月同期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分别由两位核医学科及放射科主治医生进行独立诊断,将18F-FDG PET/CT与MRI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2例经活检病理证实. 结果 11例MRI检查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征象,18F-FDG PET/CT显像提示其中5例有局灶性FDG摄取明显增高,诊断为复发,5例经活检未发现复发.7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18F-FDG PET/CT均显示局部病变有放射性摄取浓聚,该7例18F-FDG PET/CT摄取浓聚的病变处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另两例MRI提示鼻咽癌颅内侵犯,而18F-FDG PET/CT诊断为放射治疗后脑损伤,后经随访证实,其余经临床随访证实,随访中位时间为13个月. 结论 与MRI检查相比,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早期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的围检查期护理。方法4302例受检者,肿瘤临床诊断明确者3098例,因肿瘤标记物明显增高而常规检查未发现肿瘤病灶接受PET/CT检查者104例。有89例肿瘤患者同时行放疗前定位。结果经过规范的围检查期护理,所有受检者都顺利完成了18F-FDG PET/CT显像,在104例肿瘤标记物明显增高的受检者中,有32例受检者经PET/CT检查发现原发肿瘤病灶。89例肿瘤患者同时完成了放疗前定位。结论规范的18F-FDGPET/CT显像的围检查期护理直接关系到诊断报告的质量,关系到受检者的依从性,关系到辐射防护,关系到放疗定位的准确性、可重复性等各个方面。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PET/CT受检者的护理需求,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PET/CT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PET/CT受检者护理需求依次是微笑服务、告知检查结果、技术娴熟、清晰的标识和流畅的检查。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做好PET/CT检查的基础,娴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舒适安静的环境和流畅的检查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PET/CT技术在非典型脊柱结核影像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2016年因脊柱病变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的60例患者的X光片、CT及PET/CT检查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比较这3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并描述PET/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8例;年龄38~82岁,平均50.2岁。3种影像诊断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ET/CT诊断脊柱结核灵敏度为0.850,特异度为0.950,诊断准确性最高(AUC=0.900,P0.05);PET/CT融合解剖和功能检查,可发现病灶内存在放射性"冷区"、椎旁"放射性冷脓肿"等特征性表现。PET/CT影像可分为单脊椎型结核、椎间盘型结核和多发性脊柱结核3种类型。结论采用PET/CT技术诊断非典型脊柱结核的准确性高于X线和CT,在难以诊断或怀疑脊柱转移瘤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肺部结节患者的PET/CT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检查判断PET/CT对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PET/CT诊断结果,恶性病变79例,其中48例有病理诊断,鳞癌18例,腺癌15例,小细胞肺癌14例,类癌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肺内转移10例,胸膜转移12例,多发骨转移18例,脑部转移1例,确诊为良性病变19例。PET/CT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7%、94.7%、98.0%。结论:PET/CT能够较准确的诊断肺部疾病,在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和疾病分期有突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18)F-FDG PET/CT和增强CT联合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共4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通过穿刺活检确证),肝癌术后复发患者16例(通过随访检查确证),对该40例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和增强CT检查,收集好2种诊断方式的的诊断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种诊断方法对肝癌患者的诊断各有优劣,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18)F-FDG PET/CT对肝癌术后复发诊断准率高。结论~(18)F-FDG PET/CT和增强CT两者联用,在临床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及肝癌术后复方的诊断效果比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检查单PET/CT,可谓防癌检查的“撒手锏”,一次扫全身,有无肿瘤,有无癌症转移,都能看清。很多人便产生误解,以为做一次PET/CT,就相当于做一次全身检查。去年底,老张就遇到过这“囧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与血清CA125检测在卵巢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安吉县第二人民医院6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回归性研究,对其过往所进行的常规影像学检测、PET/CT检测及血清CA125检测等进行记录总结,并按照金标准评鉴PET/CT与常规CT的精确率、特异性等进行比较;并对发现病灶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血清CA125指标变化与复发的情况及PET/CT的检出率总结三者的关系.结果:根据诊断金标准,PET/CT诊断效能灵敏度为92.1%,常规CT灵敏度为73.%,两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CT组的特异性为92.6%较常规CT组7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CT的病灶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常规CT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例CA125升高的患者,均确诊为复发或者转移,对其进行检测PET/CT的检出率达93.3%,较常规CT法7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A125指标的变化与卵巢癌的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其指标的升高患者均伴随着复发的出现;但其监测水平存在局限性;常规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因各自存在的局限性,存在假阴性率.PET/CT在精确率、特异性方面均存在优势;PET/CT虽然在对于病灶的检出率上存在优势,但仍然对于小病灶的复发情况存在假阴性率,临床对PET/CT患者仍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4.
《sane》2014,(5)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应用PET/CT与MRI检查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比较分析两种检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PET/CT与MRI检查对原发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7.50%和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40例患者中PET/CT对淋巴结转移病例诊断敏感性、准确率均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x~2值分别为4.59、8.66,均P0.05);PET/CT与MRI共同检出转移的淋巴结共98个,与手术证实淋巴结数目107个相比,联合检出率为91.58%;经比较PET/CT检出率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19,P0.01)。结论 PET/CT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率、敏感性高的诊断方法 ,并且能准确的检出妇科恶性肿瘤转移的淋巴结数目,对临床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ET/CT显像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行PET/CT显像检查的肿瘤患者,按照随机等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此,实施精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PET/CT显像检查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显像没有达标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精细护理、护士态度的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查中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在其开展PET/CT显像检查时,通过开展精细护理干预,能提高检查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的PET/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后经证实的肺癌患者60例,18F-FDGPET/CT显像后,判断病灶良恶性。结果 PET在肺癌的胸内T、N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高于CT,荟萃分析显示其敏感性85%、特异性90%,均高于CT(P<0.001)。CT检查淋巴结肿大者,PET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8%,而CT检查淋巴结正常者,PET的敏感性82%、特异性93%。结论 PET或PET/CT技术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其他影像技术的不足,为诊断肿瘤最有价值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PET/CT与MRI对妇科肿瘤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对自2011年6月—2012年12月该院就诊的20例妇科肿瘤患者行PET/CT与MR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PET/CT与MRI检查对原发病灶的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更有效地检出转移淋巴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复发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NPC病人于放疗后12~18个月同期行18F-FDGPET/CT和MRI检查,分别由两位核医学科及放射科主治医生进行独立诊断,将18F-FDGPET/CT与MRI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2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结果11例MRI检查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征象,18F-FDG PET/CT显像提示其中5例有局灶性FDG摄取明显增高,诊断为复发,5例经活检未发现复发。7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18F-FDG PET/CT均显示局部病变有放射性摄取浓聚,该7例18F-FDGPET/CT摄取浓聚的病变处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另两例MRI提示鼻咽癌颅内侵犯,而18F-FDG PET/CT诊断为放射治疗后脑损伤,后经随访证实,其余经临床随访证实,随访中位时间为13个月。结论与MRI检查相比,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早期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实施普通CT检查,随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耗时及获得结果等待时间;比较两组对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比较两组发现阳性淋巴结的数量与大小。结果:CT组检查耗时为(15.3±2.1)min,短于18F-FDG PET/CT的(49.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67,P<0.05),获得结果等待时间为(4.1±0.3)h,短于18F-FDG PET/CT组的(20.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93,P<0.05),18F-FDG PET/CT组胃周及远隔脏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例(97.5%)和39例(97.5%)高于CT组的28例(70.0%)和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5和41.290,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影响PET/CT受检者有效剂量的各种因素,为降低受检者有效剂量寻求最佳的扫描条件。方法 分别对受检者行PET/CT检查时的CT和PET有效剂量进行计算,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CT和PET的扫描参数进行优化,使受检者接受的有效剂量降到最低。结果 CT管电压和管电流、PET检查时注射药物的剂量可以明显影响受检者有效剂量。结论 根据不同受检者和疾病种类制定个性化的扫描方案,可以明显降低受检者的有效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