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该病属于中医"痞证"、"胃痛"、"嘈杂"等范畴[2]。该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痞、痞满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云:"饮食不洁、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痞满闭塞。"指出"痞满"与饮食不洁,起居无规律,进而引起五脏生理受损有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心下痞,按之濡",心下即  相似文献   

2.
李宝华  徐海燕  万斌 《光明中医》2012,(9):1736-1737
万斌主任医师是湖北省襄阳市名中医,从医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长于脾胃病的诊治,在临床中灵活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满意。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蒙受教诲,获益良多。现将万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糜烂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痞"、"胃脘痛"范  相似文献   

3.
孙青  周晓虹 《四川中医》2014,(3):174-17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可归属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分型具有多样性。为探究本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现将近10年来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分型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心下痞满”、“胃痞”等证候范畴。余临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小有体会,现简介如下,与同道共商。  相似文献   

5.
刘凤斌教授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颇具经验,临床上能达到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甚至逆转疾病病程的疗效。刘凤斌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中医之"胃痞"、"胃脘痛"范畴,病因病机上,与脾胃虚弱,气滞、痰湿、血瘀、热毒互结密切相关;治法治则上,注重健脾益气,理气和胃,祛湿化痰,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等,强调治则以健脾清热解毒活血法为主;治疗理念上,衷中参西,适当运用抗肠上皮化生中药。此外,善于运用丹参、莪术、半枝莲、漏芦、肿节风等特色药对。文章探讨刘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之道,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精华,为中医药临床工作者攻克慢性萎缩性胃炎难题提供参考借鉴,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系胃阴虚,胃中络脉瘀阻而成,治宜养阴祛瘀,然临床疗效有时不甚满意.王行宽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胃痞"范畴,治疗胃痞当辨证为主,与辨病相结合,首辨虚实寒热,次以辨病施治,虚实夹杂者,治宜兼顾.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三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中医胃痞之虚痞范畴.由此可以看出以几个特点:①病位在胃故曰政胃痞;②指出了“虚”在本病病机中的重要性;③病症以痞满为突出表现.这是对胃病虚痞一般特性的认识.CAG病机演变和表现是复杂的,临床不仅要了解共性,更要注意识别不同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这样才能为正确论治打下基础.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虚邪滞,胃失和降,概可用气血、虚实、微证三论来辨识.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属中医"胃痞"、"胃脘痛"等范畴。其病因复杂,饮食失调、外邪侵袭、七情不和、药物所伤、久病体弱等均可致病。对病机的认识,医家各有仁智之见,如庄建德[1]认为本病病机为脾气亏损,气滞血瘀毒聚。王道坤[2]认为本病病机以  相似文献   

9.
正胃痞病又可称为"痞满",其病名最早见之于《内经》,称之为"痞","痞塞"等。《伤寒论》中张仲景认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其临床表现可归入西医学上——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和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的范畴。临床常见可辨证为:脾胃气滞,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湿热,寒热错杂等证。脾胃湿热证胃痞可表现为脘腹胀满,心下痞塞,泛酸嗳气,触之无形,压之柔软,纳  相似文献   

10.
正代二庆教授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在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以胃脘疼痛、饱胀、痞闷等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痞满"、"胃痞"范畴[1]。代师治疗本病注重从"气"论治,善用调气法选用药对,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抄方,对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药对略做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