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isher综合征五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Miller Fisher报道三例临床征象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预后良好的病例,后人称之为Fisher综合征。现将我院1987年以来收治的5例Fisher综合征作一报道,并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Bickerstaff和Fisher先后报道了临床以急性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病例[1-2],伴有意识障碍、腱反射活跃的病例被命名为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而伴有腱反射消失的病例被命名为Fisher综合征(FS)。这些患者均有前驱感染、CSF蛋白细胞分离及预后良好的特点,因此认为BBE和FS可能为某疾病谱的一部分。2008年Ito等[3]对581例患者  相似文献   

3.
成血管免疫细胞性淋巴腺病伴异常蛋白血症(AILD)是一种淋巴瘤样疾病。表现为发烧不适,多克隆γ球蛋白病和弥漫性淋巴腺病。作者首次报告一例 AILD 伴发 Fisher 综合征,除有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眼肌麻痹等 Fisher 综合征之表现外,尚有双侧外展神经麻痹,瞳孔光反应消失,及 CSF 蛋白细胞分离。患者、男、39岁。因咳嗽、头痛、发热及颈、腹股沟、腋下淋巴结无痛性肿大10天入院。查体颈、腋下、腹股沟、滑车上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维普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于1989-2010年收录的Fisher综合征病例报告文献,并分析所报道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共纳入68个研究,包括126例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8例,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78岁,平均发病年龄(40.0±19.4)岁.82例(65.1%)有前驱感染史,101例(80.2%)同时出现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及眼肌麻痹三联征;病程最短13 d,最长90 d,平均病程(43.0±21.0)d,121例患者进行了脑脊液检查,其中101例(83.5%)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男性及女性临床特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79例行电生理检查,其中71例(89.9%)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结论 中国Fisher综合征以中青年常见,男性多见,多数患者有前驱感染史,多出现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眼肌麻痹等三联征,大部分患者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电生理提示周围神经和神经根损害.  相似文献   

5.
Fisher综合征是一种亚急性起病的单相性疾病,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三主征为特点。本文介绍了10例Fisher综合征的临床和电生理学表现,有助于阐明本征周围神经损害的形式,作者回顾了1979~1984年期间,10例Fisher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研究(NCS)和肌电图(EMG)。本组资料女性6例,男性4例,年龄23~78岁,平均61岁。全部病人既往体健,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前二个月内,有急性发热史。临床表现:6例以复视为首发  相似文献   

6.
1956年Fisher 首先报告了急性眼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的综合征,认为与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或格林——巴利综合征不同,是罕见的,通常为良性过程。但其神经病理改变未见详细报导。作者报告1例Miller Fisher 综合征神经病理学所见。  相似文献   

7.
Fisher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sher综合征是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一种特殊或变异型,临床较少见,现将临床所见的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男3例,女2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5.2岁;诱因:上呼吸道感染4例,不明原因1例;首发症状:复视2例,四肢麻木乏力3例;眼肌麻痹5例,其中1例有部分眼内肌麻痹,眼外肌全麻痹4例,部分麻痹1例,核间性眼肌麻痹1例;其他颅神经损害:双侧周围性面瘫1例,舌咽、迷走神经麻痹2例,正常2例;四肢肌力:正常2例,肌力Ⅳ~Ⅴ级3例;肢体感觉:正常3例,四肢末端手套、袜套样痛触觉减退2例;共济失调5例,表现为步态不稳,肌张力降低等;腱反射消失4例,减弱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ernekink连合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医生对Wernekink连合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3例Wernekink连合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外文献报道9例、国内文献报道6例病例资料,对共计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等进行复习、讨论。结果 18例Wernekink连合综合征患者均出现双侧小脑共济失调,其中表现为肢体、躯干共济失调18例,构音障碍17例;出现眼肌麻痹11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4例,核间性眼肌麻痹9例;出现腭肌阵挛3例。18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中脑下部导水管前方梗死灶。需要与Wernekink连合征相鉴别的疾病包括急性小脑炎、多发性硬化、Fisher综合征、热射病等。结论 Wernekink连合综合征非常少见,主要表现为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腭肌阵挛。共济失调是中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Fisher综合征     
Fisher1956年总结了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变异型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神经炎的特殊型三例,指出下列特征:①两侧性眼外肌(多数还有眼内肌)麻痹;②严重双侧对称性小脑共济失凋,③深反射消失,有时伴双侧四肢伸肌无力;④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⑤予后良好可完全恢复。以后称为Fish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1例首发表现为Fisher综合征的脑膜癌病(MC),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及脑脊液(CSF)改变的特点。方法对1例首发症状表现Fisher综合征的MC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查体,分析其影像和CSF结果。结果患者以典型的Fisher综合征起病,后逐渐出现纳差、呕吐等颅高压表现,头颅MRI表现为脑干脑膜广泛强化,PET-CT提示肺癌并脑膜及骨转移。CSF发现肿瘤细胞。结论首发症状为Fisher综合征的肺癌转移致MC临床罕见,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是MC容易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4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低钠血症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我们自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颅内破裂动脉瘤150例,对其中45例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临床资料:前交通动脉瘤67例,平均年龄54.5岁,Fisher分级[1]Ⅰ-Ⅱ级46例,Ⅲ-Ⅳ级21例;后交通动脉瘤52例,平均年龄56.3岁,Fisher分级Ⅰ-Ⅱ级38例,Ⅲ-Ⅳ级14例;大脑中动脉瘤31例,平均年龄56.2岁,Fisher分级Ⅰ-Ⅱ级22例,Ⅲ-Ⅳ级9例。主要症状及体征:头痛呕吐102例(68%),意识障碍24例(16%),颅神经麻痹18例(12%),其他6例(4%)。3组患者均行头颅CT、DSA检查,证实有SAH,术前检查血清钠浓度均正常。  相似文献   

12.
Fisher综合征是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疾病(AIDP),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一种特殊类型或变异型,临床上并非罕见。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有必要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现将我院1993-01~2004-10收治的9例病人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1~50岁,平均35·8岁。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例,消化道感染史2例,2例无明显前驱因素。9例病人中,入院诊断为Fisher综合征5例,脑干中风1例,小脑梗死1例,多发性硬化1例,另有1例诊断为周期性瘫痪。1·2临床表现9例病人均为急性起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肌麻痹,其中双侧眼…  相似文献   

13.
<正>面神经是混合性神经,由运动纤维、感觉纤维及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面神经麻痹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因主要有Bell麻痹、听神经瘤、头颈部肿瘤等;而双侧面神经麻痹(bilateral simultaneous facial palsy,BSFP)在临床较少见,依其病因通常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本文就后天性非创伤性双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周期性麻痹为一组与离子通道功能异常有关的疾病,包括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和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常见的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而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罕见,国内偶见个案报告[1.2],尚未见病理报告。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及肌肉活检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贵刊一九七七年第三卷第二期短篇报道《颈针治疗球麻痹综合症》敬读之下,很受启发。但文中所举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吞咽障碍、咽下困难、舌伸不出、流涎呛食、声嘶、强哭、强笑”等,似属假球麻痹。在临床上假球麻痹应和球麻痹相区别。球麻痹的临床表现除言语障碍及咀嚼、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6.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一种神经变性病,以姿势不稳、帕金森综合征、垂直性核上性麻痹、假性球麻痹及轻度痴呆为临床特征。本文根据近年文献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Fisher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8例Fisher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综合文献,阐述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结果 Fisher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急性起病,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表现,是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特殊类型,不仅有周围神经的损害,可能还有脑干和小脑的病损,诊治不及时可转化为全身型GBS,早期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脑脊液常规、免疫学检查及肌电图、神经活检能早期确诊,头颅MRI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周期性麻痹临床研究(附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期性麻痹临床表现特点及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病机制。方法:报告分析75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46.7%)周期性麻痹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其中9例是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比例远低于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状机能亢进的比例这一现象。结论: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高比例应引起临床重视,对首次发生周期性麻痹的青壮年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需常规检查甲状腺机能,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神经梅毒有增加的趋势,大多仍表现为脑膜、脑膜血管、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等典型神经梅毒表现.但近来发现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为不典型或类似其它临床综合征的表现.我们回顾性分析3例极易被误诊的神经梅毒.1例表现为眼球震颤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类似Fisher综合征;1例分别表现为单纯右眼疼痛伴外展神经麻痹,类似Tolosa-Hunt综合征;1例仅表现为双侧锥体束受累,类似痉挛性截瘫.  相似文献   

20.
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而周期性麻痹则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1]。但是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即TPP较为少见,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者更为少见。因此临床上常将此种类型的甲亢误诊而延误治疗。为了探讨该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现将我院1991年以来收治的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病人20例作以报道。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9例,女1例。年龄17-47岁,平均32岁。其中9例因出现周期性麻痹症状就诊后确诊为甲亢,11例为确诊甲克继而又出现周期性麻痹症状者。1.2临床特点及处理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