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79例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HCV-RNA水平,及第二代酶免疫试验(EI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 血液透析患抗-HCV阳性率22.8%(18/79),荧光定量PCR法HCV-RNA检出率39.2%(31/79)。在抗HCV阴性的患中,HCV-RNA的检出率为42.6%(26/6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50.6%(40/79)。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弥补EIA检测的不足,在抗-HCV阴性的血液透析患中检测HCVRNA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1 000例丙型肝炎RNA结果,了解不同年龄组HCV-RNA的病毒复制情况。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的HCV-RNA拷贝数。结果:根据临床用药不同将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阴性,第二阶段为1.0E+3-1.0E+5,第三阶段为1.0E+5-1.0E+8。在(20~30)岁三阶段共54人。在(31~40)岁三阶段为共177人。在(41~50)岁三阶段共411人。在(51~60)岁三阶段共197人。在60岁以上三阶段共161人。合计:第一阶段为469人,第二阶段为93人,第三阶段为438人,共1 000人。2=37,P〈0.005,丙肝RNA的检测结果与发病年龄两者之间有关联性。阳性率为53.1%,男占52%,女占48%,比为10.92。结论:分析结果认为本组资料较准确的反映了不同年龄组HCVRNA的病毒复制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双探针荧光定量HCV RNA检测方法,分析其定量检测HCV RN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HCV RNA含量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抗HCV抗体阳性样本,包括慢性肝炎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30例、肝癌患者25例,并选取献血员50例为对照,用双探针荧光定量法和两种商品荧光定量试剂方法进行HCV RNA检测.结果 双探针荧光定量法阳性率为93%(93例);两种商品荧光定量试剂方法阳性率分别为84%(84例)和79%(79例).结论 双探针荧光定量提高HCV RN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HCV RNA含量与丙型肝炎患者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5‘ -核酸酶法荧光定量技术在乙肝检测中应用状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2 0份阳性对照考核批内及批间变异 ;采用 5 0份HBsAg(+)、HBeAg(+)、HBcAg(+)的血清 ,结合肝功能及HBeAg滴度考核阳性率、病毒含量范围以反映病毒复制状况 ;对 5份本法检测阳性的标本 ,4℃保存 ,并隔日检测 ,确定最佳检测时间。结果 :批内CV为 4 1 % ,批间CV为 4 0 %。阳性标本为 4 6份 (92 % ) ,其中 4份肝功能正常 ;阴性标本为 4份 (8% ) ,其中 1份肝功能异常。病毒量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从 0 .1 1× 1 0 4~ 5 .1× 1 0 4CID/ml。阳性标本所测病毒量与HBeAg滴度相关系数为 0 .77。在 1 5d内隔日所测病毒量相近。结论 :本法应用于乙肝检测 ,有较好的特异性 ;定量结果能够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状况 ;病毒含量因患者而异 ;在严格操作条件下 ,本法有一定的重复性 ;正确保存标本时 ,在半月内均可以检测病毒  相似文献   

5.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HCV 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FQ PCR)法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 (HCV)含量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采用FQ PCR和逆转录巢式PCR同步检测 76份HC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 ,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FQ PCR定量HCVRNA拷贝数在 10 2 ~10 6拷贝·μl-1,其中低于 10 3 拷贝·μl-1占 2 0 .93 % ,10 3 ~ 10 5拷贝·μl-1占 60 .47% ,高于 10 5拷贝·μl-1占 18.60 %。 76份HCV抗体阳性血清中 ,巢式PCR检测阳性为 45份 ,FQ PCR检测阳性为 43份 ,二者相对符合率为 97.3 7%。结论 :FQ PCR检测HCVRNA与常规定性巢式PCR特异性、敏感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引入了荧光标记的探针,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精确性等特点。荧光定量PCR技术根据其探针的作用方式分为:Taqman技术、Amplisensor技术、Molecular beacon技术、复合探针法、ScorpionsTM探针技术、Amplifluor TM通用检测系统、SYBR荧光染料等类型。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HBV病毒、HCV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炭疽芽孢杆菌、霍乱弧菌、寄生虫、病毒感染的定量监测、食品卫生检疫等生物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7.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淋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快速、准确地测定淋球菌,探讨该法的淋球菌阳性检出率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90例疑诊为淋病者,取尿道或宫颈内分泌物,同时进行FQ-PCR和培养法检测。结果:以FQ-PCR和培养法检测结果为“扩大金标准”,FQ-PCR检测显示特异性为100%(16/16),敏感性为100%(174/174),培养法显示其特异性为100%(16/16)、敏感性为85.05%(148/174)。70例确诊患者经正规治疗后24周随访检测显示:FQ-PCR阴转率为74.28%(52/70),而培养法阴转率为100%(70/70)。结论:FQ-PCR检测淋球菌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特异等优点,但不能作为淋病治愈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林骏  刘尧 《吉林医学》2012,33(3):49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乙肝)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450例急、慢性乙肝患者,采用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并按血清学标志分为三组,并对所用患者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不同血清学标志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95%、31.47%、52.20%,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时荧光栋梁PCR检测可以为乙肝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但对于病毒非复制感染不能有效检测,不可在肝炎检测中完全替代血清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患者痰液、灌洗液、胸水和尿液等标本,分别作涂片检测(萋纳染色和荧光染色)和FQ-PCR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率.结果 169例标本中,萋纳染色阳性共7例(4.1%),38例疑似标本中荧光染色阳性共15例,F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DNA阳性共17例(10.1%),FQ-PCR与荧光染色符合率为88.2%.结论 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较低,FQ-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DNA阳性率高于涂片法,可列入结核分枝杆菌实验诊断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患者痰液、灌洗液、胸水和尿液等标本,分别作涂片检测(萋纳染色和荧光染色)和FQ-PCR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率。结果169例标本中,萋纳染色阳性共7例(4.1%),38例疑似标本中荧光染色阳性共15例,F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共17例(10.1%),FQ-PCR与荧光染色符合率为88.2%。结论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较低,FQ-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高于涂片法,可列入结核分枝杆菌实验诊断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与分支链DNA信号扩增(bDNA)法在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上的优缺点.方法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4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定性PCR检测结果比较.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15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期间HBV DNA含量变化.结果①荧光定量PCR法和bDNA法比较,a前者测出的HBV DNA含量均值为(3.50×105±33.6)copies/μl;后者为(3.07×105±12.9)copies/μ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前者的HBV DNA阳性率79.5%;后者及常规PCR定性法均为59.1%.荧光定量PCR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bDNA法及常规定性PCR法(P<0.05).②15例中5例获完全应答的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清HBV DNA含量在治疗16周内均逐渐下降至完全转阴.结论荧光定量PCR法与bDNA法在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上,结果大多一致,且敏感性强,检验也较简便、价廉,并能较好评价和检测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载量与抗-HCV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与符合性。方法 用FQ-PCR法检测128份怀疑HCV感染的血清中的HCV-RNA,同时检测ALT和抗-HCV。结果 128份样本中HCV-RNA阳性率为53.9%(69/128);抗-HCV阳性率为62.5%(80/128);ALT异常率为51.0%(65/128)。HCV平均载量为8.52×105 拷贝/ml血清。抗-HCV滴度和ALT异常随着HCV-RNA载量升高而增加。结论 用FQ-PCR法检测HCV-RNA可以确定(1)抗HCV与抗-HBs不同,不是中和抗体,(2)高滴度抗-HCV血清具有传染性。(3)抗-HCV滴度与HCV-RNA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性r=0.952, P<0.001,且有符合性和互补性,(4)对慢性丙型肝炎长期抗-HCV阳性,若出现HCV-RNA阴性或阳性可以鉴别活动性、复制性程度,(5)是评价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基因微阵列分型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及其对宫颈癌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基因微阵列检测人乳头瘤病毒21种亚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和16/18型。结果基因微阵列检测人乳头瘤病毒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而在特异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特异性和敏感度。结论基因微阵列分型方法可用于宫颈癌筛查,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疗效判断和预后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及实验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在普通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保持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特异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定量的特点.在检测微小残留病变,肿瘤标志性基因及病毒负荷量等方面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了解预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荧光定量PCR为科学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人们也不断对其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各自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生殖系病变患者208例,采集其病变组织进行冻存,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进行HPV的检查,并同时对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阳性的182例患者的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HPV16,18型进行检测。结果: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出的HPV阳性率为87.5%,荧光定量法对HPV18,18型的阳性检查率为79.67%,具有统计学差异;阳性检出率均以22~40岁的患者最多,且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基因芯片检查法对HPV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法对HPV的敏感度较基因芯片检查法低。HPV阳性多发生于22~40岁及宫颈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HBV DNA)荧光定量的方法。方法:根据DHBV DNAS基因区的序列设计扩增所需3条引物,通过偶联反应用AmpliSensor荧光信号标记半巢式引物,经过前期不对称扩增、半巢式扩增及在线检测建立DHBV DNA阳性标准品QPCR的标准曲线,并将70份鸭血清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地高辛标记的DHBV DNA探针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比较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HBV DNA阳性标准品经过30次循环后,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以看出有180bp、70bp两个片段,与设计的片段大小相符,扩增产物的浓度与标准品的起始浓度成正比,扩增指数的数值大小与该循环时己合成的扩增产物的量成正比,起始浓度的大小与要合成的一定扩增产物的量所需的循环次数成反比。用荧定量PCR方法和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血清中DHBV DNA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P<0.01,ν=58)。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作为检测DHBV DNA含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原发性肝癌中CDK4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CDK4基因的表达。方法:提取手术切除人肝癌和癌旁组织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人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K4的表达水平。结果:20例肝细胞癌标本中有18例肿瘤组织中CDK4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其中7例高出4倍以上。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准确定量测定基因的表达;CDK4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念珠菌作为院内感染的常见机会性致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已应用于念珠菌临床快速诊断、基因分型、耐药等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灵敏、快速、安全、准确、高通量等特性,不仅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作为常规的分析检测方法,而且在医院临床标本病原体的检测、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检疫、法医学标本的鉴定等领域也逐步得到了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李侃  丁建中  张道明  李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62-336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实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455例同时做抗-HCV和HCV-RNA的丙型肝炎患者检测。结果455份标本中有85份HCV-RNA含量高于1000拷贝/ml,91份抗-HCV阳性。经统计分析,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血清抗-HCV与血清HCV-RNA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抗-HCV检测和HCV-RNA检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