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晚间顿服普伐他汀 10mg ,共 6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肌酸激酶 (CK)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 6周时TG、TC和LDL -C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 (P <0 0 1) ,降低度分别为 36 36 %、2 5 95 %和 2 8 6 8% ,而HDL -C显著升高 (P <0 0 1) ,升高率为 15 78% ,治疗前后ALT、AST和CK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阶段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普伐他汀对于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立普妥)10mg的降脂疗效及耐受性。方法:为一项自身对照方式的临床研究。选取56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 ,疗程6周。结果:治疗6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roB)分别降低了30.6%、27.3%、40.8%、36.2%(P均<0.01),降低TC的总有效率为92.2%,降低TG的总有效率为68.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8.3%(P<0.05)。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66.7%。结论:立普妥是老年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高血脂患者予晚上临睡前服阿托伐他汀,剂量20mg,共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TC,TG,LDL—C较入组前分别下降了30%,28%,34%(P〈0.01),HDL—C升高了12%(P〈0.05),其中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2.50%,95.00%,58.75%。治疗过程中除有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2例胃肠道不适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高脂血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我院1994年11月到1996年12月应用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和吉非贝齐治疗60例(男37,女23,年龄平均65±6.2岁)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老年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配到包括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及吉非贝齐三个治疗组中,每组20例。结果表明,普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组降低TC及LDL-c疗效明显优于吉非贝齐组(P<0.001),而吉非贝齐组降低TC及增高HDL-c疗效明显优于普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组(P<0.001)。三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辛伐他汀与普伐他汀在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方面有很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适用于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5.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效果。方法: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随机分成两组:血脂康组(37例,0.6g,bid)与普伐他汀组(42例,10mg.qd),服药前与服药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服药8周后,血脂康组与普伐他汀组患的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1.7%(P<0.05),与21.9%(P<0.01),患LDL-C也比用药前降低,降幅依闪为34.9%(P<0.01),与33.2%(P<0.01),血脂康组患TG比用药前下降20.1%(P<0.01),而普伐他汀组患血清TG仅降低8.5%(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够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法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健脾化痰活血法为原则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为2-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致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结果:健脾化痰活血法能显著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TC、LDL-C含量(P均<0.001);提高血清HDL-C含量(P<0.01);改善致动脉硬化指数TC/HDL-C比值(P<0.01)。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法具有较好的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脂膏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予以降脂膏方治疗;对照组予以普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的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H、TG、LDL-C)、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总疗效86.67%,对照组总疗效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临床症状积分,治疗组较前有明显下降(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LT、AST、TC、TG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肝功能(ALT、AST、GGT)降低效果不明显(P>0.05),血脂(TC、TG、LDL-C)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降脂膏方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相似文献   

8.
王启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41-134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和藻酸双酯钠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立普妥组(立普妥10mg/d口服)和联合治疗组(立普妥10mg/d口服加藻酸双酯钠150mg/d静脉滴注)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TC、TG、LDL—C、HDL—C、ALT、AST、CK、APTT、PT、BUN、Cr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后TC、TG、降低,HDL-C升高显著,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立普妥联合藻酸双脂钠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相同剂量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作用,不良反应及比价关系。方法将21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106)口服洛伐他汀20mg,1次/d,B组(n=100)采用辛伐他汀20mg qd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CK)及肝肾功能等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治疗4、8、12周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A、B两组经12周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下降28.57%、30.92%、40.86%、和29.94%、30.20%、38.82%,P〈0.005。HDL—C上开分解为42.31%和44.90%,P〈0.001,组间比较结果相近(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肌痛,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7%和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医疗费用比为1:2.36。结论216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治疗12周,A、B两组均显示良好的降脂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近似,但洛伐他汀的比值优势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荷丹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诊治的9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1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荷丹片,1.46 g/次,3次/ d 。两组连用8周,观察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TG、TC、LDL - C、HDL - C 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或 P <0.01),观察组 TG、TC、LDL - C 指标改善更明显(P <0.01);治疗后观察组 TG、TC、LDL - C 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荷丹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哲  陈纪林  方力  向菊兰  王敏 《医药导报》2001,20(3):152-15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舒降之)的降脂疗效。方法:79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mg.d^-1,B组20mg.d^-1,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前比较,A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23.4%,20.0%、30.7%(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7.5%;B组TC、TG和LDL-C分别下降32.75,22.8%,42.8%(P<0.01),HDL-C升高13.7%,A组中TC、TG和LDL-C达标率分别为12.85,28.2%,15.4%,B组分别为65.05,57.5%,65.0%,疗程中患者均能很好耐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辛伐他汀20mg.d^-1,降脂疗效显著,达标率高。  相似文献   

12.
齐丽红 《中国药业》2010,19(18):81-81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3次/d,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早晨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降低患者TC,TG,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而HDL—C升高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虽然他汀类降脂药在脑血管疾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有研究证实该类药物剂量加倍后疗效提高非常有限.且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长。而且,他汀类降脂药降低总胆固醇(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作用较弱。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单纯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远不能避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为此在脑梗塞患者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中,联合应用降脂药以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TG,升高HDL—C已经成为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中的新热点。有报道称,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3):F0003-F000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结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微生态制剂辅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此类患者选取最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NAFLD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另给予微生态制剂,即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如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等;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如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治疗后血清ALT、AST、TC、LDL-C及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辅治NAFLD可显著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和分析社区糖尿病管理中患者的血脂控制水平。方法:检测社区规范管理的214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4项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观察不同组别的血脂控制情况。结果:214例患者中,高TC为40.1%、高TG为48.1%、低HDL—C为10.3%、高LDL-C为17.5%,血TG、HDL—C、LDL-C的达标率分别51.9%、60.3%、29.9%,三项全部达标率11.2%。结论:社区糖尿病管理中血脂达标率低,在综合管理中应加强血脂检测并评估危险因素;加强医患教育,改善依从性;合理选择降脂药物,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立伐他汀及普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立伐他汀组75例和普伐他汀组75例,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变化和安全性,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可升高高密度胆蛋白-胆固醇(HDL-C),而两药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西立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在调脂的同时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吴荣深 《成都医药》2003,29(4):201-20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临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停止其它降血脂药物1月后,服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4次,连续服1月。服药前后测空腹血脂。结果:4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血脂变化显效5例(12.5%),有效16例(40%),无效19例(47.5%)。总有效率52.5%。服药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升高。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作为临床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micronised feofibrate,MF)与非诺贝特(fenofibrate,F)治疗II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mellitus,NIDDM)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4a(6a)NIDDM病人用MF胶囊治疗,0.2g,Po,qd*8wk,另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53a(7a)NIDDM病人用F胶囊,0.1g,po,tid*8wk,结果:MF组降低TC,TG,LDL-C分别为9.4%,50.0%,17.3%,升高HDL-C20.4%,F组降低TC,TG,LDL-C分别为18.1%,41.0%,13.5%,升高HDL-C14.9%,结论:MF治疗NIDDM合并高脂血症病人比F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灵芝三七降脂片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饲2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然后连续给予模型大鼠阳性药血脂康及灵芝三七降脂片高、低两剂量4周,测定大鼠体重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给予高脂饲料后大鼠体重和血脂显著升高,灵芝三七降脂片能够明显降低喂饲高脂饲料小鼠血清TC,TG及LDL-C含量,并提高HDL-C含量。结论灵芝三七降脂片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