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明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5):331-333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结核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预测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27例结核性呼吸衰竭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条件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结果撤机成功组(23例)和撤机失败组(4例)患者在撤机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RSB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撤机失败组的撤机前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撤机成功组,撤机失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参数pH、PaO2、PaCO2和R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动态观察RSBI对结核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简单、可靠、重复性好且与呼吸做功相关性好,预测准确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李先  周向军  曾胜宏 《黑龙江医学》2011,35(6):409-410,419
目的 探讨浅快呼吸指数(f/VT)在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52例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f/VT).结果 撤机成功组(39例)f/VT平均为(75±23)bpm/L,撤机失败组(13例)f/VT平均为(110±18)b...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机械通气72 h以上的患者撤离呼吸机时,动态观察浅快呼吸指数(RSBI),以评价其预测撤机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76例患者,进行120 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动态监测5、15、30、60及120 min五个时点的RSBI,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应用SPSS 15.0对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完成了120 min SBT,其中有20例撤机失败。撤机五个时点的RSBI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之间五个时点的RSB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72 h以上的患者撤机时,动态观察RSBI的变化趋势对判断撤机能否成功更有价值,而独立观察RSBI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
刘先福  王晓川  曹枫 《重庆医学》2008,37(20):2327-2328
目的 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VR)对机械通气患者撒杌的预测价值.方法 62例准备撤机的患者按呼吸衰竭(呼衰)病因分为急性呼衰(ARF)组38例和慢性呼衰(CRF)组24例.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进行撤机.在自主呼吸试验(SBT)开始3min时测定呼吸频率(f)、潮气量(Vt),并计算RVR值(f/Vt).比较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RVR值及RVR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ARF撤机成功组RVR值(62.3±18.5)bpm/L,明显低于ARF撤机失败组的(84.7±25.4)bpm/L(P<0.05);CRF撤机成功组RVR值(66.5±20.8)bpm/L,明显低于CRF撤机失败组的(93.2±27.6)bpm/L(P<0.05).以RVR值≤105bpm/L为标准,预测A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33.3%、准确性为84.2%;预测C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40.0%、准确性为79.2%.以RVR值≤125bpm/L为标准,预测A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6.7%、准确性为86.8%;预测C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20.0%、准确性为79.2%.结论 RVR测定简便、无创,预测的准确性较高,是一个较好的临床撤机指标.  相似文献   

5.
罗彬  朱晓琼 《吉林医学》2009,30(19):2255-2256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RSB)在慢胜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时的意义。方法: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结果:撤机成功组(25例),RSB平均值81.52±15.32,撤机失败组(7例),RSB平均值108.43±11.30,撤机成功组RSB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RSB(P〈0.05)。结论:RS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撤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较好的预测脱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 Index,RSBI)在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超过72h的患者撤离呼吸机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33例患者,进行120min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 Trial,SBT)并动态监测5、15、30,60、120min五个时点的RSBI,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患者完成了120min SBT,其中有12例撤机失败。在SBT 5min和SBT 15min时候,RSBI在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BT 30min及SBT 30min以后时点撤机失败组的RSBI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的RSBI (P<0.05)。5个时点的RSBI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52、0.71、0.91、0.96、0.99。结论在ICU中,对机械通气超过72h以上的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时候,SBT 2h时的RSBI较之前的RSB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RVR,f/Vt)对慢性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病人撤机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准备撤机慢性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床旁监测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血氧饱和度(SpO2)、浅快呼吸指数(RVR),在无任何辅助呼吸支持条件下对符合撤机条件78例患者进行撤机,观察RVR值及其他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63例撤机成功组,RVR值为59.38±14.21次/((min.L);15例撤机失败组,RVR值为86.54±23.47分?(min.L),撤机失败组RVR值明显高于成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快呼吸指数对慢性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判断上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导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两种自主呼吸模式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ICU病房中达到撤机指标患者93例,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SBT采用PSV模式和CPAP模式,根据其转归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并分析年龄、性别、是否手术、带机时间、HR、MAP、APACHEⅡ评分、ALB、Hb、Cr、SpO2、PaO2、PaCO2、FiO2等指标是否为撤机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记录其在两种模式下的呼吸频率、潮气量,计算RSBI(RSBI=f/Vt),分析两种不同模式下RSBI值的差异。同时分别对两组不同模式下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的RSBI值进行比较。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手术,带机时间,APACHEⅡ评分,ALB与撤机成功有相关性(P<0.05)。PSV模式下RSBI值平均为43.850±17.650次/(分·升),CPAP模式下RSBI值平均为50.560±18.772次/(分·升),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V组和CPAP组中,在各自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的RSBI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带机时间,APACHEⅡ评分,ALB属于撤机相关的危险因素。RSBI值在PSV和CPAP两种不同的模式下结果不同,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在不同模式下撤机,不能以单一固定数值指标作为预测值。  相似文献   

9.
10.
呼吸机撤机指数在老年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呼吸机疗法是治疗肺部及相关性疾患的重要方法。但是上呼吸机后就应该想到怎样创造条件尽快脱离呼吸机,这已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共识。本研究就此提出了“呼吸机撤机指数”这一概念,但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生理结构特点,在应用“呼吸机撤机指数”脱机时表现出一些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救治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NIV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NIV前后缺氧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及转归等。结果13例患者使用了机械通气,1例仅用有创机械通气(气管插管);12例采用NIV:6例仅用NIV,另6例先采用NIV,后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所有患者均能较好耐受。NIV使用1 h后,平均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3例(25%)气体交换获得持续改善,避免了气管插管并最终存活出院,其余病例死亡。1例(8.3%)出现气胸和纵隔气肿。结论NIV可用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呼吸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缺氧,耐受性好,并发症少,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tic thickening fraction,DTF)联合呼吸浅快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指导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3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撤机标准,根据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n=67)和撤机失败组(n=36)。两组患者均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30min后,记录呼吸频率及潮气量,计算RSBI,通过超声测量吸气末和呼气末膈肌厚度,计算DTF,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DTF、RSBI及联合指标对撤机时机的预测价值。结果 撤机成功组患者的DTF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24.98±4.70)% vs(19.6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撤机成功组患者的RSBI显著低于撤机失败组[(52.67±13.65)次/(min·L)vs(70.82±20.78)次/(min·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TF、RSBI及联合指标对成功撤机有预测效能,以DTF>21.20%且RSBI≤55.56次/(min·L)作为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最大。结论 DTF及RSBI能有效预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成功撤机时机,与单一DTF及RSBI相比,联合指标可显著提高成功撤机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3.
徐茂珍 《当代医学》2021,27(9):64-6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联合无创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BAL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MGB-1、sTRE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MGB-1、sTREM-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AL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可缩短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HMGB-1、sTREM-1水平,同时提升撤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减少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及疗效,并对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到来时联合运用自主呼吸试验决定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点的可行性做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35例(治疗组)与同期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治疗26例(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住院死亡例数、再次插管例数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相比较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耐受性好,能明显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插管率;(2)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降低住院病死率;(3)以肺部感染控制窗联合自主呼吸试验为切换点行序贯机械通气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4 8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 ,将在有创机械通气5d之内符合无创通气标准的 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8例。Ⅰ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机械通气 ,Ⅱ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 ,两组同时进行监护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Ⅰ、Ⅱ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 0和 6例 (P <0 0 5 ) ,总机械通气时间为 (13± 6 )d和 (2 2± 14 )d(P <0 0 5 ) ;住院时间为(16± 6 )d和 (2 8± 12 )d(P <0 0 5 )。结论 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 ,可降低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是救治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应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是否可以预测撤机成功.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在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VT),并应用M超声测量评估右侧膈肌移位(DD),记录撤机的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和ICU死亡率.依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早期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皆符合机械通气指征,予以早期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等指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抢救成功率、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过抢救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二氧化碳氧分压有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血氧饱和度、pH值、氧分压则有明显升高,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患者最终顺利脱机拔管并治疗成功38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5.00%;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7.50%。结论针对各种原因所致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及时予以早期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抢救成功率,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等指标,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患者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潮气呼吸流量 容积曲线 (TBFV)及其衍生参数 ,了解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的气流阻塞程度 ,以及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 )对TBFV各参数和呼吸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机械通气患者 2 6例 ,均为接受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2 4h以上 ,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和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保持患者处于镇静状态 ,应用定容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V SIMV) ,潮气量 (VT) 7~ 9ml/kg;采集 5次指令通气的TBFV数据 ,采用阻断法测定系统静态顺应性 (Cst)、气道阻力 (Raw)及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PEEPi)。吸入沙丁胺醇2 0min后重复测定上述各参数。结果  2 6例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后Raw由 ( 2 1 9±2 4 )cmH2 O·L-1·s-1降至 ( 13 1± 1 8)cmH2 O·L-1·s-1,PEEPi自 ( 6 9± 1 2 )cmH2 O减少至 ( 4 5±1 1)cmH2 O ,与吸入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Cst无明显变化 [( 4 7 5± 4 2 )与 ( 5 0 2± 3 5 )ml/cmH2 O](P >0 0 5 )。TBFV参数中的达峰时间比 (TPTEF/TE)、TEF 5 0 /PTEF和TEF 2 5 /PTEF在吸入沙丁胺醇后呈显著增高 (P <0 0 5 ) ,PTEF和VPTEF/VTE仅轻度增高 (P >0 0 5 )。相关性分析显示除PTEF外 ,TBFV的其余各参数均与Raw和PEEPi显著相关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