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30例,比较术后A组0.25%罗哌卡因+0.08mg/ml吗啡、B组0.225%罗哌卡因+0.08mg/ml吗啡、C组0.20%罗哌卡因+0.08mg/ml吗啡,以2ml/h的速率持续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Bromage评分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手术镇痛效果显著,但运动神经阻滞相对明显,产妇满意度不是最佳;而0.225%罗哌卡因和0.20%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术后镇痛均无明显的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0.225%罗哌卡因比0.20%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更好,病人更满意舒适,所以0.225%罗哌卡因是产科术后镇痛最佳的浓度,更适用于产科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
于玉玲 《现代保健》2009,(26):105-106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手术后止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找出罗哌卡因的最佳浓度。方法90例ASAI级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B、C两组分别用0.1%、0.15%的罗哌卡因复合0.005%吗啡行CCEA术后镇痛,并与单纯吗啡镇痛的A组比较。结果不同时段不同浓度静态和活动状态下VAS值、下肢肌力和镇静评分都有屁著差异。结论0.1%罗哌卡冈复合吗啡连续恒量硬膜外麻醉(CCEA)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运动阻滞程度最小,适合于剖宫产后CCEA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采用0.238%罗哌卡因100 ml+吗啡6 mg;对照组(n=40)采用0.2%盐酸罗哌卡因100 ml+吗啡6 mg,观察术后2、4、8、24、48 h各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在各时点,两组患者的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借助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寻找罗哌卡因的最适有效浓度。方法 选择拟行上肢手术患者120例,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20ml;B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20ml;C组采用0.5%罗哌卡因20ml;D组采用0.75%罗哌卡因20ml。观察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范围、运动阻滞程度、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和D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和D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与A组比较,C组和D组阻滞成功率明显增加(P〈0.05);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增加,感觉阻滞范围和运动阻滞程度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但C组和D组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0.5%罗哌卡因是臂丛神经阻滞的最适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对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23~76岁,体重40~75kg,随机分为氟哌利多组(A组)和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组(B组),每组30例。所有病例均选择连硬外阻滞麻醉,常规于T12~L4间隙穿刺置管,用0.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间断给药,控制阻滞平面上界达R水平,手术开始常规辅助哌替啶50mg、胃复安10mg控制术中内脏牵拉反应。A组于术毕自硬膜外注入镇痛负荷量4ml(含吗啡1mg+氟哌利多1mg,用生理盐水稀释),然后接PCEA泵,泵内镇痛液配方为:0.15%罗哌卡因150ml,内含吗啡3mg、氟哌利多2.5mg,给药模式为背景剂量+患者自控量,背景剂量为4ml/h,单次追加药量为0.5ml,锁定时间15min;B组术毕单次缓慢静注昂丹司琼4mg(不少于2min)后予以术后镇痛,镇痛方案同A组。观察术后24h内PONV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PONV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可通过不同作用途径阻断妇科手术后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芬太尼配伍不同药物,在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泵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进行子宫肌瘤全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顺序分A、B两组,A组应用小剂量芬太尼0.2mg+吗啡3mg+恩丹司酮8mg+布比卡因150mg+0.9%氯化钠至100ml,B组应用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0.025131g/ml+布比卡闲150mg+0.9%氯化钠至100ml进行术后硬膜外自控泵镇痛。结果应用芬太尼+吗啡+布比卡因+恩丹司酮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吗啡+布比卡因+恩丹司酮用于术后患者自控泵的镇痛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海宽  徐凯 《现代保健》2008,(33):21-22
目的行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3种浓度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寻找一种合适浓度配方。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成人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B、C组分别采用0.125%、0.375%和0.5%3种浓度罗哌卡因各3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阻滞程度、镇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运动阻滞时间延长和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运动阻滞程度明显增强(P〈0.05)。A组有3例术中有疼痛不适,需要用杜冷丁镇痛,B组发生1例霍纳氏综合征,C组发生3例霍纳氏综合征和2例呼吸困难,经面罩吸氧1h后缓解,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行肌间沟臂丛阻滞,3种浓度罗哌卡因均可满足手术的要求,但0.375%罗哌卡因更适合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8.
闫新波  李淑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66-446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及产科并发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20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 mg)+舒芬太尼4μg共2.5 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 mg)+芬太尼20μg共2.5 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行PCEA;C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 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行PCEA。观察并记录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变化、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前后3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显效时间,A组和B组优于C组(P<0.05);A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B组和C组(P<0.05),B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罗哌卡因用药量少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产妇分娩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9.
唐猛  黄瑞云 《现代保健》2009,(22):42-43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单次吗啡-罗哌卡因混合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寻求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生理扰乱小、管理方便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方法60例部宫产受术者,分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关腹前从硬膜外腔注入0.25%罗哌卡因+吗啡3mg混合液10ml,对照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及产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72h内无痛率达90%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低,产科恢复无明显影响。结论剖宫产术采用单次硬膜外腔小剂量吗啡-罗哌卡因混合液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行TURP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实施腰麻。3组的腰麻用药分别为:A组0.75%罗哌卡因1.3ml,B组0.75%罗哌卡因1.3ml+舒芬太尼5μg,C组0.75%罗哌卡因2ml。观察并记录麻醉效果评价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高,B、C组患者镇痛完善,但C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为病人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78例ASAⅠ或Ⅱ级、接受颈丛神经阻滞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例,仅注入0.33%罗哌卡因15ml。B组39例,注入0.33%罗哌卡因15ml+地佐辛5mg,总共16ml。麻醉成功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和不同时间VAS评分。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时可减轻疼痛,降低牵拉反应,延长镇痛时间,改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及术后手术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适合硬膜外镇痛的653例肿瘤患者,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3ml/h,其中0.25%罗哌卡因组219例,0.2%罗哌卡因组216例,0.15%罗哌卡因组218例。采用Bromage评级评价运动阻滞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0.15%罗哌卡因组在术后6、12、24及48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0.25%罗哌卡因组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患者均无其他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0.2%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肿瘤术后患者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效果明确,无严重的运动阻滞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一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泵注丙泊酚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28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布比卡因(A)组、丙泊酚复合布比卡因(B)组、小剂量吗啡一布比卡因(C)组及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吗啡.布比卡因(D)组,每组各32例。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5ml,待麻醉平面出现后,A、B组硬膜外腔分别注入0.5%布比卡因10~15ml,C、D组硬膜外腔分别注入吗啡2mg加0.5%布比卡因lO一15ml,B、D组均同时静脉泵注丙泊酚0.5~1.0mg/kg,之后3~5mg/(kg.h)持续静脉泵注。观察并记录新生儿娩出时丙泊酚用量、新生儿娩出1min及5min时Apgar评分、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产妇术中舒适度评分(BCS)、术后镇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BCS、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新生儿娩出时丙泊酚用量B组为(2.10±0.12)mg/kg,D组为(1.40±0.08)mg/kg,B组明显高于D组(P〈0.05);术中BCSB、D组高于A、C组(P〈0.01或〈0.05)。新生儿Apgar评分(1min及5min)B组显著低于A、C、D组(P〈0.05)。产妇术后6~18h镇痛效果C、D组明显优于A、B组(P〈0.01或〈0.05)。A、B、C、D组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4%、0、21.9%及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0、0、12.5%及9.4%,C、D组明显高于A、B组(P〈0.01)。四组术后均未见明显的呼吸抑制。结论小剂量吗啡.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泵注丙泊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并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手术麻醉的疗效,研究适宜于LDH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方法200例ASAⅠ-Ⅱ级择期LDH手术病人,分高浓度组(A组)50例,低浓度组(B组)150例,患者侧位L2-3针套针正位穿刺,腰麻注入罗哌卡因A组0.5%7,5mg、B组0.1%3.75mg,硬膜外腔注入罗哌卡因A组0.5%5~10mg、B组0.2% 10—20ml,术中酌情追加5—10ml。观察项目:麻醉效果、对循环呼吸的影响、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和副作用等。结果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90%,B组99.3%;Bromage评分:术中A组2—3分,B组0-2分,术毕A组2~3分,B组0~1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BP、HR平稳,明显优于A组(P〈0.05);副作用B组少而轻,优于A组。结论0.1%罗哌卡因3.75mg腰麻与0.2%罗哌卡因硬膜外联合达到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根和硬膜外腔脊神经同时阻滞的效果,用量小,安全性高,止痛效果好,指令应答满意,对呼吸循环无抑制,既无痛又能动,显著优于高浓度用量的A组,是LHD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C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20 min接自控镇痛泵,输注速率0.05ml/(kg·h),PCA 1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6、32、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及PCA使用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在术后4、8、16、32、48 h各时间点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 1.58 ±9;1.90±0.8;1.62±0.6;1.59±0.7;1.53±0.7)(P>0.05);三组间Ramesay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肢体麻木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CA使用的次数明显多于B、C两组(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低浓度(0.158%~0.238%)时,舒芬太尼能够明显的增强镇痛效果,但在浓度达0.238%时单纯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却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何向东 《现代医院》2006,6(5):46-47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为格拉司琼组,B组为氟哌利多组,C组为对照组。术毕全部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为:A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盐酸格拉司琼3mg;B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氟哌利多5mg;C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3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毕均采用负荷量加持续量加PCA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B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C组。结论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效果显著,这种给药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鞘内单次注射吗啡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名ASAⅠ~Ⅱ级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平分3组,A组:采用腰麻,局麻药为0.5%布比卡因1mg加入吗啡1mg;B组采用腰麻,局麻药为0.5%布比卡因11mg,术后PCIA镇痛,PCIA泵配方为芬太尼1mg加生理盐水共100ml,无负荷剂量,背景剂量2ml/h,PCIA量1ml,术毕开启,镇痛48小时;C组:B组采用腰麻,局麻药为0.5%布比卡因11mg,术后PCEA镇痛,PCEA泵配方为0.15%耐乐品加吗啡5rag加生理盐水共100ml,无负荷剂量,背景剂量2ml/h,PCEA量1ml。术毕开启,镇痛48小时.术毕都给予格拉司琼3mg预防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48小时内疼痛评分与B组和c组无显著差别。A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大于B组,和c组无差异。结论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不亚于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如采用医疗费用与治疗效果相比,更优于后两种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凤贞  刘辉  唐巍 《现代医院》2008,8(5):51-53
目的比较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病人自控(CSEA+PCEA)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B组为镇痛组,行CSEA+PCEA分娩镇痛,A组鞘内用0.1%罗哌卡因2.5mg,硬膜外镇痛维持用0.1%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B组鞘内用0.1%布比卡因2.5mg,硬膜外镇痛维持用0.1%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两组产妇均于宫口开大3cm时开始镇痛,宫口开全时停用镇痛药。C组为自然分娩对照组。分别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变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各组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和分娩镇痛的满意度。结果A、B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后A组96.7%产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而B组仅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第二产程有延长,但对分娩方式无影响,各组间的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病人自控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而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比芬太尼与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无脊柱畸形。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吗啡组(B组)各60例。A组(n=60)应用芬太尼0.251ng+0.75%布比卡因20ml+0.9%氯化钠至120ml;B组(n=60)吗啡5mg+0.75%布比卡因20ml+0.9%氯化钠至120ml。均采用PCA泵(12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维持剂量2.5ml/h+PCA每次3m1)进行镇痛。PCA后分别12、24、48小时专人巡视,评估疼痛、舒适程度及不良反应。观察BP、HR、IKIK、Sp02、疼痛评分(VAS)、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瘙痒不良反应。结果综合镇痛效果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较B组低(P〈0.01),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较B组早。结论芬太尼、吗啡PCEA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芬太尼比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应用于老年人脊麻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Ⅱ~Ⅲ级患者68例,分为R组(0.5%罗哌卡因)和B组(0.5%布比卡因),每组34例,观察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痛觉阻滞平面、麻醉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阻滞完全病人比例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选用罗哌卡因后各病例均能迅速恢复运动,术始运动神经阻滞未大于BromageⅠ,但R组有2例因痛觉阻滞不全而改用其他麻醉。结论0.5%罗哌卡因脊麻用于老年病人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