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士超  程勇  李波  肖丽珍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9):941-943,947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牙根外吸收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牙根外吸收的患者应用CBCT和数字化根尖片检查,对患牙在牙槽骨中的近远中向、颊舌向病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由3名影像学专家采用双盲法对不同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5阶法行ROC曲线解析。结果:50例应用CBCT检查得到的图像可准确显示近远中向、颊舌向的牙根外吸收情况;而数字化根尖片只可显示近远中情况,不能准确判断牙根外吸收颊舌向情况。CBCT图像的ROC曲线解析参数(Az=0.90),大于数字化根尖片的解析参数(Az=0.69)。结论:CBCT有利于牙根外吸收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位移趋势研究。方法:在已建好的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Le Fort I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加载,对上颌骨复合体各标志点的位移趋势进行研究,并比较三种不同加载方式对颅上颌复合体的影响。结果:上颌Le Fort I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时,除前后向有明显位移趋势外,在横向和垂直向方面上颌结节处还有明显地向外向下的位移趋势,三种不同加载方式对上颌骨复合体各部位的位移趋势无明显差异。结论: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时,应尽量注意上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以及上颌牙弓的形变。  相似文献   

3.
外展曲与支抗磨牙所受舌向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尖牙向远中移动时 ,在不同规格的弓丝作用下 ,牵引力对支抗磨牙所产生的舌向分力的大小以及在不同磨牙外展曲宽度下该牵引力舌向分力的大小。方法 利用与北京大学力学系合作研制的力测量仪在Typodont专用蜡上测量使用不同规格、不同刚度的弓丝 [0 4 0mm、0 4 5mm的不锈钢圆丝 ,0 4 0mm、0 4 5mm的澳丝以及 0 4 1mm× 0 5 6mm (0 0 16英寸× 0 0 2 2英寸 )、0 4 6mm× 0 6 3mm(0 0 17英寸× 0 0 2 5英寸 )的不锈钢方丝 ],分别在不同的磨牙外展曲宽度 (1mm、2mm、3mm)下 ,支抗磨牙受到的 15 0 g沿磨牙颊面管牵引钩至尖牙托槽远中翼中点方向的拉尖牙向远中移动力所产生的舌向分力。结果  (1) 15 0 g拉尖牙向远中移动力会使支抗磨牙受到舌向分力。 (2 )支抗磨牙受到的牵引力的舌向分力随弓丝粗度和刚度的增加而减少 ,弓丝抵抗磨牙所受到的舌侧力作用与弓丝的刚度、粗度成正比。 (3)支抗磨牙受到的牵引力的舌向分力随磨牙外展曲宽度的增加而减少且二者间呈线性关系。结论 拉尖牙向远中移动时支抗磨牙受到舌向分力 ,为避免磨牙向舌侧移动 ,应选择较大刚度且较粗的弓丝或适当加大磨牙外展曲。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位移趋势研究。方法:在已建好的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加载,对上颌骨复合体各标志点的位移趋势进行研究,并比较三种不同加载方式对颅上颌复合体的影响。结果: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时,除前后向有明显位移趋势外,在横向和垂直向方面上颌结节处还有明显地向外向下的位移趋势,三种不同加载方式对上颌骨复合体各部位的位移趋势无明显差异。结论: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时,应尽量注意上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以及上颌牙弓的形变。  相似文献   

5.
<正> 颊肌与总义齿的关系早已被认识,一般认为,总义齿抛光面的外形应与颊肌的活动相适应,才能较好地发挥颊肌对总义齿的固位与稳定作用。因此要求上颌总义齿颊侧基托外形制成向上向外而略凹的形状,下颌则制成向下向外的斜凹形,以适应颊肌的固位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横串孔瓷牙义齿的过程中,常遇瓷牙脱落,多见前牙、双尖牙脱落,尤其上颌前牙较多见。其脱落原因分析如下。1.早接触:义齿完成后,个别牙有过早接触现象,咬合时负担的(牙合)力较重。2.牙齿倾斜度大:排列瓷牙时唇向倾斜角度大,在承受(牙合)力时向外的张力亦大,牙易脱落。3.瓷牙未排在牙槽嵴上:瓷牙的位置过于排向唇颊侧,因此(牙合)力集中时容易造成瓷牙向外滑脱。4.塑料充填不足:由于充填时压力不够或塑料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D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机制。方法:在建立SD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刺激外胚间充质细胞,采用倒置微镜和免疫组化等方法从形态学和功能方面检测细胞的变化。结果:在不含LIF的培养液中加入100ng/mL IGF-1培养的外胚间充质细胞,10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一些细胞出现单一细胞浆突起,似成牙本质细胞。消化后爬片经免疫组化抗DSP染色,部分细胞胞浆呈强阳性着色。结论:IGF-1可部分地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功能性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可能是牙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口腔鳞癌侵袭转移中MMP-2、9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它通过溶解细胞外基质向外侵袭和转移,在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口腔鳞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调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矿化液体外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过程。方法:取妊娠12.5d胎鼠第三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培养于含10mmol/L β-甘油磷酸钠、100μg/mL维生素C、10nmol/L地塞米松、150mL/L胎牛血清的DMEM中。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活性检测,矿化结节Von Kossa染色。结果:培养14d,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呈多边形、立方形,抗I型胶原染色阳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矿化结节形成。结论:矿化液可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参与根尖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将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复合锻烧骨后移植入大鼠根尖缺损处,以大鼠成纤维细胞复合煅烧骨、空白煅烧骨作为对照,1月后取材,经HE染色鉴定。结果:实验组修复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形成牙髓牙骨质样物。结论:提示移植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向该局部组织细胞分化,并参与根尖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实践中应用一种有效方法,治疗从腭中缝向外将颌骨分成两半的上颌矢状骨折。材料和方法:共治疗了17例年龄13~55  相似文献   

12.
外胚间充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它可以进一步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并将形成上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盘软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牙周韧带、听神经等组织器官。该细胞在牙齿发育和牙体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外胚间充质细胞的起源和特性、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定向误导分化、诱导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的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口腔鳞癌侵袭转移中MMP-2、9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它通过溶解细胞外基质向外侵袭和转移,在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口腔鳞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调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GFβ、rhBMP-2体外诱导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妊娠12.5d胎鼠第三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分别在含60、100mmol/L的TGF-β和1.6、3.2mmol/L的rhBMP-2的DMEM/F12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培养2d,60pmol/L的TGF-β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变得大而扁平,培养4d,免疫组化鉴定约70%的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rhBMP-2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1.6nmol/L组免疫组化鉴定约5%的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未能诱导分化出神经元细胞。未加LIF的对照组细胞出现向平滑肌细胞的自然分化。结论:TGFβ、rhBMP-2可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一、齐×,男、21岁,工人。 过去病史,四年前打球不慎上前牙被撞,除感牙微松动外,而无其它不适感。近二年上前牙逐渐向外突起。1982年5月就诊检查为:轻叩痛,1松动Ⅰ°,1微松动。X线片示:1根类1/3横折,建议拔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d 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结果: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结论: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能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外胚间充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它可以进一步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并将形成上下颌骨、最下颌关节盘软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牙周韧带、听神经等组织器官。该细胞在牙齿发育和牙体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甩。本文从外胚间充质细胞的起源和特性、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诱导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的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体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对颅神经嵴细胞向第一鳃弓表型分化的影响,并确立其时相效应,为进一步探讨颅神经嵴细胞的牙颌向分化诱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颅神经嵴细胞,通过同源盒基因Hoxa2原位杂交及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不同剂量FGF-8对颅神经嵴细胞迁出前、后及其向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结果 迁出前颅神经嵴细胞在100μg/LFGF-8作用下,呈现Hoxa2阴性表达、波形蛋白阳性表达,迁出后颅神经嵴细胞诱导组及对照组Hoxa2、波形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结论 FGF-8可诱导颅神经嵴细胞向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表型分化,具有早期诱导时相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orskolin诱导小鼠下颌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过程。方法:取妊娠12.5d胎鼠第3代下颌外胚间充质细胞,分别在含5、25、50μmol/L forskolinr 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相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培养2d,细胞形态及排列发生明显变化,呈两突的长梭形;胸体中有空泡样改变,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变化以25μmol/L组较明显,免疫组化鉴定: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100染色阳性;NSE及NF染色阴性。结论:forskolin可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在美容外科,由于经口外切除下颌骨角部法,皮肤切痕明显,且有损伤面神经血管的危险,已不常推广应用。为此,作者在3年中,对36例需要下颌角美容的病人,应用了经口内法,取措了良好结果。并分析了本法优缺点及并发症等。病例:36例中男性1例,女性35例。年龄19~40岁平均25岁。解剖:在下颌角部走行的有面神经和颜面动静脉,其动脉(颌外动脉)是颈外动脉前第3分支,沿茎突舌骨肌深面行向下颌角部,横越咬肌前缘向颌面部;其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