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估Obtura Ⅱ热牙胶系统牙胶加热温度在160、180、200 ℃进行根管充填时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对牙周组织造成热损伤,及使用封闭剂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2颗离体单根管恒牙根管预备后,用Obtura Ⅱ热牙胶系统以不同温度加热牙胶及是否使用封闭剂分组充填根管.测定根管充填前后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在3种温度设定下充填时,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升高值平均都未超过10℃阈值.充填前使用封闭剂对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升高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都未超过1℃,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tura Ⅱ热牙胶系统在160、180℃的工作温度下进行根管充填时,不会对牙周组织造成热损伤,但200℃的温度设定需谨慎选择;使用封闭剂对抑制根管表面温度的升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章凤  张昊  周永庆 《口腔医学》2023,43(2):114-117
目的 比较3种封闭剂AH-Plus, iRoot SP和GuttaFlow2分别配合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 选取近期拔除的70颗单根管前磨牙,截冠后采用Waveone gold系统预备至P#,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10颗)和2个对照组(每组5颗)。分别行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即AH-Plus单尖法组(A1组),AH-Plus热牙胶组(A2组),iRoot SP单尖法组(B1组),iRoot SP热牙胶组(B2组),GuttaFlow2单尖法组(C1组),GuttaFlow2热牙胶组(C2组),阳性对照组(D组)和阴性对照组(E组)。将充填完成的牙齿进行染料渗透实验后,通过纵切片法检测根尖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A1组微渗漏值最大,B2组微渗漏值最小,同种封闭剂下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根尖封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充填技术下3种封闭剂的封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根管封闭剂均不能完全封闭根管,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在根尖封闭效果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ObturaⅡ热牙胶系统根管充填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在3种加热温度设定下充填根管后根尖封闭效果的差异,并与冷牙胶侧压充填技术的密封性进行比较.方法:28个离体单根管恒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均分为4组:A组用传统的泠牙胶侧压充填法进行充填,B、C、D组用ObturaⅡ系统将牙胶分别加热至160℃、180℃、200℃进行充填.使用染料渗入法检测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在160℃、180℃、200℃的温度设定下充填后的微渗漏与冷牙胶侧压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度设定不同的热牙胶充填组间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加热温度设定在160℃、180℃、200℃进行充填时根尖封闭能力无显著差异,但其根管封闭能力明显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4.
项健 《口腔医学》2013,(10):701-705
目的探讨将常温流动牙胶充填术融入高温注射式热牙胶充填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70颗单根管离体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分组,分别采用ObturaⅡ充填(A组)、Touch-heat+ObturaⅡ充填(B组)、GuttaFlow+ObturaⅡ充填(C组)、冷牙胶侧压充填(D组)、不做充填(E组),根充完成后修整所用充填根管内牙胶长度为10 mm,建立葡萄糖微渗漏模型,通过对葡萄糖定量分析检测根管充填后根尖部微渗漏,观察比较根尖封闭效果。结果各组葡萄糖微渗漏随观察时间延长持续增加,3组实验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uttaFlow+ObturaⅡ充填法封闭效果可靠且操作易行,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ObturaⅡ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管充填时牙根表面温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红外成像仪测定ObturaⅡ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进行离体上颌中切牙热牙胶根管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变化.方法选择1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常规根管预备后,用Obtura Ⅱ系统进行热牙胶根管充填.用红外成像仪测定根管充填前离体牙牙根表面的温度,热牙胶进入根管并到达根管工作长度时再次测定根管表面温度,前后的差值代表根管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Obtura Ⅱ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充填时可导致根管表面温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变化范围为4.5~9.8℃,平均7.3℃.结论Obtura Ⅱ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管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充填术根尖微渗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充填术在根充后3、7、30d的根尖微渗漏情况,并与根管冷侧压充填做比较.方法 将87颗单根人离体牙,常规根管预备,随机分为2组,S组43颗牙采用连续波热牙胶垂直根管充填术;L组44颗牙选用冷侧压根管充填术.2组根管充填后进行染色,分别在3、7、30d纵向劈开牙后,测量染色线长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3d组,L3d组,S7d组,L7d组的染色线长度分别为2.13±2.13mm,3.50±2.05mm,5.36±3.58mm,3.58±2.95mm,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S30d组和L30d组的染色线长度分别为4.73±3.90mm,7.33±5.05mm,S30d比L30d短,但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结论 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充填术在根尖微渗漏方面,短期内与冷牙胶侧压充填术无明显差异.长期(1个月以上)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术,但统计学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红外成像仪测定Obtura II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进行离体上颌中切牙热牙胶根管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变化。方法选择1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常规根管预备后,用Obtura II系统进行热牙胶根管充填。用红外成像仪测定根管充填前离体牙牙根表面的温度,热牙胶进入根管并到达根管工作长度时再次测定根管表面温度,前后的差值代表根管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Obtura II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充填时可导致根管表面温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变化范围为4.5~9.8℃,平均7.3℃。结论Obtura II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管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种热牙胶根管充填术后牙胶密度即牙胶充填而积百分数(percentage of gutta-percha-filled area,PGFA),评价3种热牙胶充填技术的充填效果.方法:采用人完整单根管离体牙40颗随机分成4组,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冷牙胶侧向加压法、热牙胶垂直加压法、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Obtura Ⅱ)和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每个根管分别在距离解剖根尖3、6和9 mm处横断,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记录根管横断面积和牙胶充填的面积,计箅出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结果: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显著高于冷牙胶侧压组和超声侧压组(P<0.05),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根管充填的深度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在9 him和3 mm处明显大于冷牙胶侧压和超声侧压组(P<0.05);在6 mm处,3种热牙胶的PGFA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侧压组的PGFA与根管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和Obtura Ⅱ允填后牙胶密度高,在9 mm和3mm处效果优于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充填效果受到根管深度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管树脂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胶是根管充填的核心材料,已在临床上应用一个多世纪。然而牙胶本身不具有粘接性,充填后产生的微渗漏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以树脂为基质的根管核心充填材料和封闭剂在物理化学性能及临床特性等方面优于牙胶充填材料和非树脂类封闭剂,因而有望成为牙胶替代材料(GPR)应用于临床。本文就GPR树脂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牙胶是根管充填的核心材料,已在临床上应用一个多世纪.然而牙胶本身不具有粘接性,充填后产生的微渗漏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以树脂为基质的根管核心充填材料和封闭剂在物理化学性能及临床特性等方面优于牙胶充填材料和非树脂类封闭剂,因而有望成为牙胶替代材料(GPR)应用于临床.本文就GPR树脂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