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宁  陈勇 《当代医学》2009,15(27):78-79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量和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7例前房积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外伤性前房积血的预后取决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积血越多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的可能性越大,预后视力恢复越差。结论对外伤性前房积血要全面仔细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外来的作用力直接或间接损伤眼球,引起前房积血,称外伤性前房积血。本文以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发生机理与治疗加以讨论,并以2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眼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37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Ⅱ级前房积血吸收快、视功能恢复佳,Ⅲ级外伤性前房积血,尤其是再出血及继发青光眼者预后较差。结论:应早期积极治疗,合理用药,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易发人群、并发症及后果.方法 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96例前房积血进行分析.结果 196例前房积血患者中多为工人和青少年,致伤物多为石块、风管弹伤、玩具枪子弹.并发症以继发性青光眼最多,其次为外伤性散瞳,严重的并发症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损伤.结论 对外伤性前房积血要全面仔细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方式,适应症及时机,本文报告我科近6年来,经手术治疗的外伤性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14例,其中行前房冲洗术9例,小梁切除术5例。手术成功率前者为100%,后者为80%。我们认为前房冲洗术至今仍然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房积血继发青光眼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8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支持疗法、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结果: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吸收时间与积血的量有关。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视不同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32例(32只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在应用6-氨基己酸、地塞米松、20%甘露醇等西药的同时,给予云南红药口服.结果 前房积血完全吸收,眼压降至正常,视功能得以尽快恢复.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前房积血的吸收情况、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10年2月就诊的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172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致伤原因、积血程度、在常规根据病情轻重给予制动、止血、降眼压、散瞳、手术等给予对症治疗外。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入院后早期使用激素(67例);2组(对照组)患者未使用激素(105例),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观察患者积血吸收情况、视力改善和并发症等治疗效果。结果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中,早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在1-5d(P=0.0012)和6-10d(P=0.0476)两个时间段积血完全吸收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2组(P〈0.05)。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早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能够明显降低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的发生几率。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关键是加速积血的吸收和排出,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同时,抓住早期手术时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早期使用激素有利于前房积血尽快吸收且可防止继发性前房出血,减少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致伤物呈多样性,31例前房积血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出院视力均显著提高,无1例发生角膜血染.结论 加强防护,强调早发现,对前房积血给予恰当处理,必要时行前房穿刺冲洗,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玉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30-3931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8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治疗及其效果。治疗方法是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应用止血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剂,必要的行手术治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78例前房积血在3d~16d吸收,2例发生角膜血染。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者6例,0.1~0.3者7例,0.4~0.9者27例,≥1.0者38例。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多少、挫伤程度、并发症的多少及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年来治疗的12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三组,每组各42例患者,分别给予西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它们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及视力改善情况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使积血吸收快,可明显改善视功能,疗效显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挫伤后常见的并发症。笔者近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8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外伤性前房积血80例,男53例,女27例,右眼32例,左眼48例,年龄6~56岁。致伤原因有钝器伤、木器伤、拳击伤、碰撞伤等。前房积血按oksala分级法分为三级[1]。Ⅰ级:前房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发病原因为眼球受到了外力的打击之后,眼球内压力突然升高,致使患者的虹膜、睫状体血管出现了破裂出血并积聚于前房,故形成了前房积血.外伤性前房积血在临床治疗上的关键是防止继发出血,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以下治疗:①卧床休息.取半卧位;②全身应用止血药;③静点甘露醇.④皮质类固醇眼药水点眼.⑤前房穿刺冲洗.结果 积血完全吸收31例,占96.9%,积血未完全吸收1例.占3.1%.结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出血量多少,眼球损伤的程度及是否早期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年来收治的93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据我院统计外伤性前房积血93例,占眼外伤病例总数的26.78%。继发青光眼、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剥离,视神经萎缩及角膜血染等又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结论早期止血、降眼压、抗感染及促进积血的吸收,对伴有严重并发症者根据病情及时手术治疗,以恢复视力功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冉卫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36-137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中西药治疗。方法:外伤性前房积血63例(63眼)。采用中西药治疗,根据前房积血的程度,对积血吸收时间和视力恢复等进行观察。结果:前房积血全部吸收,眼压降至正常,视力得到恢复和提高。结论:中西药治疗措施,能促进前房积血较快吸收,防止再次出血及并发病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28眼)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取防止继发性出血,预防感染,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药等治疗方法。结果28例(28眼)经综合治疗后,积血吸收,视力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41-1242
目的:探讨运动性损伤致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96眼)运动性损伤致外伤性前房积血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6例运动性损伤致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经过适当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67例恢复原来视力,其疗效与就诊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对外伤性前房积血,要全面仔细检查,尤其注意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人入院后均采用半卧位双眼包扎,全身应用止血药,静点甘露醇,皮质类固醇眼药水点眼;有凝血块并引起眼压升高者施行前房穿刺。结果:积血完全吸收49例,占96%,积血未完全吸收2例,占3.9%。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出血量多少、眼球损伤的程度及是否早期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近四年来,我们对外伤性前房积血33例病人,应用了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在进行治疗时,我们将前房出血按照国内分法分为四级:一级积血占前房1/4;二级积血占前房1/4至1/2;三级积血占前房1/2以上,但前房积血未满;四级前房积血为前房充满积血。1疗效观察在对33例前房出血患者进行甘露酵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