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顺祥 《江西医药》2013,48(7):594-595
目的评价叶酸、维生素B12与阿托伐他汀3种药物联合治疗对伴随出现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伴随出现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例,比较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和采用叶酸、维生素B12与阿托伐他汀3种药物联合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效果(P〈0.05)。结论应用叶酸、维生素B12与阿托伐他汀3种药物联合对伴随出现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阿昔莫司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18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组(n=52)、阿昔莫司组(n=54)和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阿昔莫司,n=80)。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幅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血脂参数变化幅度最显著,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均显著下降,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P<0.01)。结论阿昔莫司组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全面调节血脂,有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曙光 《医药导报》2003,22(10):700-70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3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 1,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等.结果:治疗4周后TC、TG、LDL 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王蕾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188-18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具有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溶栓、保护脑神经、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HDL、LDL、TG、TC等血脂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HDL水平、LDL水平、TG水平、TC水平比较,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DL水平、TG水平分、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70%(2/54)、14.81%(8/54),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施以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能有效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4.0%。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脂症疗效显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老年高脂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高脂血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取口服立普妥;另外一组采取口服酯必妥组。分别观察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立普妥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LDL-C明显上升,总有效率为90%;脂必妥组TC、TG显著下降,总有效率为72.5%。结论阿托伐他汀为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 35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持续1个月,观察服药前及服药1个月时血脂指标(TG、TC、LDL-C、HDL-C)。结果治疗后TC、TG、LDL-C及HDL-C的值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65.7%、85.7%和68.6%。  相似文献   

9.
李沂  陈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329-33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按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1次/天口服,疗程12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及脑卒中事件,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甘油三酯(triacylgly cerol,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升高明显(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C及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平均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加重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无脑卒中事件发生(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快速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可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5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为84.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无严重不良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57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口服14d)治疗患者57例为观察组,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状况,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P、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RP、血脂指标及凝血功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APTT)、CRP、IMT、颈动脉斑块面积、NIHSS评分分别为(18.07±2.24) s、(36.59±3.52) s、(11.2±3.6) mg/L、(0.57±0.16) mm、(1.36±0.32)cm2、(9.31±2.06)分,对照组分别为(15.24±1.88) s、(31.84±2.55) s、(26.4±6.7) mg/L、(0.68±0.13)mm、(1.55±0.37)cm^2、(15.86±2.25)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6、3.602、6.042、3.335、3.509、6.003,均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7,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能有效调节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抑制血管炎性反应,稳定或逆转颈动脉斑块,缩小颈动脉IMT,抑制血栓形成及进展,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脑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3±3.1)分,低于对照组的(18.8±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785,P<0.05)。实验组患者的MCA、ACA、PCA、BA、VA血流速度分别为(56.1±8.4)、(49.5±6.2)、(32.8±8.9)、(35.8±6.1)、(34.2±9.1)cm/s,均高于对照组的(40.6±3.4)、(45.5±9.3)、(28.6±8.4)、(29.1±6.6)、(30.2±8.1)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有着理想效果,可以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叶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及治疗第15天美国国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脑梗死采用丁苯酞软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观察患者满意度.方法 5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行丁苯酞软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16.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羟乙基淀粉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静脉点滴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治疗 7、14 d后,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进行评分,采用Rankin评分和Barthel 指数对两组治疗后3、6个月时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良好率为84.21%,对照组良好率为5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对照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Rankin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甘露醇及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二聚体、甘油三酯(TG)、总胆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1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持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40 mg/d,B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40 mg/d治疗3个月后行常规治疗,C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的CRP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A、B组治疗后的CRP均降低,且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强化治疗脑梗死,可降低CRP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查颈动脉彩超,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个月后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不稳定斑块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够稳定颈动脉斑块,减少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及叶酸、甲钴铵干预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230例脑梗死患者、180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 cy、叶酸和维生素B12,酶法常规测定血脂水平。对高H cy的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 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 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明显负相关(P<0.05),高H cy者药物干预3~4周后血H cy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H 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H cy水平,可能有助于减轻高H cy对血管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