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予口服伊托必利50mg,3次/d;泮托拉唑40mg,2次/d,疗程8周。对照组42例,予口服泮托拉唑40mg,2次/d,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疗效及内镜下疗效。结果症状疗效: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0%。内镜下疗效:观察组治愈1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2%。两组症状疗效及内镜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7.1%,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托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泮托拉唑比较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卫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69-170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方法 60例确诊为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一泮托拉唑片口服;治疗组采用除上述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莫沙必利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地减轻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方案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2例患者分成2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莫沙必利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食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方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伊托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伊托必利与泮托拉唑联合给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给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托必利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联合应用泮托拉唑及曲美布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4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泮托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治疗组)73例,对照组(单纯泮托拉唑组)72例,比较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6.8%,与对照组的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曲美布汀与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泮托拉唑的患者,同时药物副反应并未显著增加,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泮托拉唑40 mg,每天1次,同时予多潘立酮10 mg每天3次;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40 mg,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和胃镜检查表现,同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泮托拉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予以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予以法莫替丁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法莫替丁联合西沙比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加达立通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给予泮托拉唑加达立通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加达立通颗粒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华荣  廖剑良 《江西医药》2012,47(7):603-604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胃镜检查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用泮托拉唑30mg,口服,每日1次;西沙必利5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用泮托拉唑3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6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与内镜检查均有疗效,但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更加明显.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泮托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医嘱指导饮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服用泮托拉唑服用,每次服用40 mg,每天服用2次,两组患均连续治疗8周。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疗效评定,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病例(显效和有效病例之和)分别为42例和41例。观察组42例患者继续服用泮托拉唑,改为每天1次,每次40 mg,连续服用40周。对照组患者病例共治疗8周,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共治疗48周。48周结束后再次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同期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疗程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何彬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88-89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7例经内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9例,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A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对照B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4周后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1%,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A组分别为76.27%、67.80%;对照B组则分别为77.97%、69.49%,观察组与对照A、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是治疗RE的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玉婷  张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569-2570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列反流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B组43例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尹托必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B组的1.7%(x2 =5.460,P<0.05).治疗后两组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 后A组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伊托必利每次50 mg,tid,于三餐前15 min口服+法莫替丁每次20 mg,bid,口服;试验组给予伊托必利每次50 mg,tid,于三餐前15 min口服+泮托拉唑钠每次40 mg,qd,晨起顿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53例/60例)和73.33%(44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胃泌素分别为(114.47±31.66)和(142.65±36.51)ng·L-1,胃动素分别为(405.84±65.44)和(367.36±57.68)ng·L-1,IL-17分别为(31.02±4.75)和(36.89±5.44)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头晕,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口干、胃肠道反应和头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有效地调节胃肠激素和IL-17的表达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周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参数。结果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胃动力学指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括〈肌压力、食管括〈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及胃电活动指标(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参数呈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较大,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血清瘦素(Leptin)、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莫沙必利+泮托拉唑治疗,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内镜积分,检测并比较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的2个月中,服用奥美拉唑(20 mg,bid)+莫沙必利(5mg,tid),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5mg,tid).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评分.结果 经过2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烧心、反酸、反流、胸痛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1,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3,P<0.05),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经过2个月临床治疗,观察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2例,基本消失23例,症状总缓解率为83.3%;对照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8例,基本消失16例,症状总缓解率为57.1%;两组症状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4,P<0.05).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2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高达88.1%;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312,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NERD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予泮托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每组30例,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反酸、烧心、胸痛、咽部不适症状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症状积分无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总计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氟哌噻吨关利曲辛对NER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曲美布汀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曲美布汀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为31(79.5%)例,良为6(15.4%)例,差为2(5.1%)例,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为25(64.1%)例,良为5(12.8%)例,差为9(23.1%)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5.1%)例患者有轻微恶心、口干、头晕等副反应,休息后症状消失,对照组出现3(7.7%)例患者有轻微腹痛、腹泻、恶心等副反应,休息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布汀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率与单用泮托拉唑无区别,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与雷贝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8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4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bid;多潘立酮片10 mg,tid,均为餐前半小时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160mg,tid.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内镜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症状总有效率为89.6%(129/144),对照组为60.4%(87/144).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炎愈合及炎症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132/144),对照组为64.6%(93/144).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