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充分认识脑白质疏松(LA)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为切人点,对140例LA患者及138例对照组进行一系列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40例脑白质疏松(LA)患者及138例(非LA)对照进行年龄、性别、血脂、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饮酒等一系列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神经认知检验,分析其中患有血管性痴呆(VD)的概率并比较分析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结果LA组中有93位患有不同程度的VD,而对照组有5例患有VD。经Logistic回归分析,LA和VD合并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血脂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脑卒中史、高血压史、脑血管硬化。结论年龄、血脂、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和脑血管硬化是诱导LA和VD并发的危险因素。随着VD程度的加深,与LA的相关性越来越显著。同时,LA等级越高的患有VD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某院收治的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症状分别纳入发生组(n=21)和未发生组(n=45)。收集所有纳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在患者信息对比分析之上进一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BMI、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饮酒史、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其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研究,于发病第10天及第90天进行2次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VD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VD组和脑梗死后非痴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血脂水平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后V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84例患者诊断为VD(21.4%).单因素分析中,VD组与非痴呆组病灶的数目、部位、脑萎缩及脑白质病变(W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发现有左侧或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病灶的数目多和有脑萎缩为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958、1.375和2.297.2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及饮酒史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VD很常见,小血管病变是VD的主要类型,应早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和延缓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参考北京天坛医院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标准进行患者评判,根据诊断结果将最后入选的115例患者分为认知正常(CN)组和VCI组,统计分析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对VCI发病的影响.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患病率为40.8%;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饮酒、尿失禁、球麻痹、癫痫、运动功能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饮酒、尿失禁及运动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的患病率高,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尿失禁和运动障碍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经本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查体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及生化指标等影响因素,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高BMI水平,有饮酒史、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Hcy血症,高WBC、ALP及NEUT水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观察组高BMI水平、有饮酒史、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Hcy血症、高WBC、ALP及NEUT水平均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BMI、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积极纠正和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3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VD组76例,非VD组154例.结果 VD组脑卒中多发例数、病灶数目、嗜烟、高血压、受教育程度与非VD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VD危险因素较多;为减少痴呆发生,应进行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VD的发生。方法收集我科3年来收治的VD患者共8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饮酒史均与VD发病相关,早期监控和治疗可控性的血管性因素有助于防止VD的发生。脑萎缩、脑白质疏松为VD的主要影象学改变,大灶脑梗死的痴呆发生率高。结论防治血管性痴呆,主要是防治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早期诊治,进行有效干预,可延缓和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红艳  程焱 《天津医药》2012,40(6):569-571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3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脑梗死后VD发病危险因素。结果:84名患者诊断为VD(21.4%)。单因素分析中,VD与病灶的数目、部位,脑萎缩及WMLs相关,多因素分析中发现左侧或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病灶的数目和脑萎缩为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958、1.375和2.297。2组间一般情况,血脂水平无差异(P ﹥0.05)。结论 脑梗死后VD很常见,小血管病变是VD的主要类型,应早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和延缓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杨银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48-649
目的探讨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因素主要有年龄、饮酒、高血压、糖尿病、HDL等,其中前4个因素为危险因素,HDL为保护因素。结论年龄、饮酒、高血压、糖尿病、HDL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因素,必须加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生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3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冠心病病史、环境因素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焦虑、抑郁、出血性卒中、卒中位于皮质下7项为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病率较高,应针对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血管性痴呆(VD)发生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1例经头颅CT确诊的脑血管病人进行血管性痴呆(VD)有关因素分析。其中脑梗死87例,脑出血32例,混和性中风2例。经痴呆量表检查诊断为VD者31例(25.61%)。结果 VD随年龄增长而增加。VD发生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病次数与VD呈正相关(P<0.01)。结论 预防血管性痴呆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头颅MRA表现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对卒中半年以上的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分为VD组及脑卒中后无痴呆(SWD)组,并回顾性分析两组在卒中的MRA资料.结果 VD组中后循环系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及大脑动脉终未分支MRA闭塞、狭窄及硬化率明显高于SWD组(P<0.05).其中后循环中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狭窄及硬化最为明显(P<0.05),脑血管淀粉样变患者后循环系统、大脑前动脉发生闭塞、狭窄及硬化的机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后循环系统、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动脉终未分支MRA闭塞、狭窄及硬化可作为发展为VD的预测指标,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狭窄及硬化对本病的预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00名脑卒中高危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干预组,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血糖、血脂、血压方面的控制情况及两组脑卒中的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在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后,血糖为(6.5±1.2)mmol/l,血脂为(2.39±1.27)mmol/l,收缩压为(135±18)mmHg,舒张压为(85±23)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4.4%;未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血糖为(7.5±1.3)mmol/l,血脂为(3.32±1.21)mmol/l,收缩压为(159±22)mmHg.舒张压为(95±31)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7.2%,干预组对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脑卒中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可更好地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MRI在鉴别诊断痴呆中作用。方法选取2011~2013年住院治疗的痴呆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D 41例,VD 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MRI检查发现海马萎缩、脑萎缩、脑室改变、脑梗死、脑出血、脱髓鞘改变及无异常的发生比例。结果 AD组患者海马体积显著小于VD组,脑萎缩以颞、顶叶明显;VD可分为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ID)和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分别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基底节及脑室旁白质对称或不对称的片状脑白质病变,脑萎缩呈全脑萎缩或局限性脑萎缩。结论根据AD和VD不同的颅脑MRI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有助于对2种痴呆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中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18例中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评分及Bathel指数、SAS、SD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有利于提高中风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青年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连续登记住院的年龄18—45岁脑卒中患者共178例,其中脑梗死106例,脑出血72例,对已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吸烟、过量饮酒、家族史是主要危险因素。超重、高血脂症在青年脑卒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糖尿病、心脏病、TIA不是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降压治疗是青年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点工作。应重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血脂水平及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搜集25例AD患者(AD组),30例VD患者(VD组),另选取无痴呆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CG组),比较3组血脂水平及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AD组和VD组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CG组(P〈0.05或〈0.01);AD组和VD组载脂蛋白A1低于CG组(P〈0.05或〈0.01),VD组α-脂蛋白高于AD组和CG组(P〈0.05或〈0.01),VD组高血压、糖尿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高于CG组(P〈0.05或〈0.01)。结论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α-脂蛋白增高,载脂蛋白A1降低可能与痴呆的发病有关,依据患者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临床医生更有效地诊断和鉴别诊断AD与VD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姚洁  王尚臣  褚丽芳  朱倩 《安徽医药》2024,28(3):597-602
目的 探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病人血清微RNA(miR)-335-5p、血清应答因子(SR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脑卒中治疗后6个月出现VCI的11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VCI组),其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者48例(VCIND组)、血管性痴呆(VD)者62例(VD组)。同时间段该院脑卒中未合并认知障碍者11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病人发病时(入院次日)、发病后6个月、发病后1年血清miR-335-5p、SRF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病人发生VCI的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335-5p与SRF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35-5p、SRF水平对VCI的预测价值。结果 VCI组发病时miR-335-5p水平0.76±0.15低于对照组1.06±0.07,而SRF水平1.52±0.24高于对照组1.0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对照组、VCIND组、VD组的miR-335-5p水平逐次降低(1.06±0.07比0....  相似文献   

19.
宋梅  于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42-43
目的:探讨首次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及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组的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7例,根据入院14d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分析并比较PSD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病灶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卒中家族史、颈动脉斑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等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36.2%(46例)。PSD组男性、脑梗死比率、伴高血压病比率、伴糖尿病比率及伴冠心病比率、入院时BI明显低于非PSD组(P〈0.05或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PSD的发生率较高,男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入院时BI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