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4 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治疗组前5 d给予奥美拉唑20 mg/d,阿莫西林1.0 g,2次/d,后5 d给予奥美拉唑20 mg/d,克拉霉素0.5 g,替硝唑0.5 g,2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d,克拉霉素0.5 g,替硝唑0.5 g,2次/d。患者停服所有治疗药物1个月后复查14 C尿素呼气实验和胃镜,评估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比较用药结束后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治率为93.7%,显著优于对照组HP根治率84.9%(P=0.02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84.9%(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HP根除率高,推荐应用于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具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并符合诊断标准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三联疗法组75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益生菌组75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益生菌,疗程均为14 d。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 4 周后复查13 C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三联疗法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6.00%(57/75),益生菌组为90.67%(68/75),益生菌组根除率高于三联疗法组(P<0.05)。益生菌组的患者食欲减退、便秘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三联疗法组(P<0.05);恶心、呕吐、口腔炎在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降低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刘爽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99-100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患者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观察两组的Hp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 vs 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联合三联疗法可以提高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4.
金双平 《海峡药学》2009,21(10):126-127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组)50例:以雷贝拉唑10 mg,克拉霉素缓释胶囊0.5,及替硝唑1.0,1日2次,口服,治疗5d后单独服用雷贝拉唑10 mg,连服10 d;对照组(兰索拉唑三联疗法组)51例: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缓释胶囊0.5,及替硝唑1.0,1日2次,口服,治疗5d后单独服用兰索拉唑30 mg,连服10d;治疗期间每周门诊随诊,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药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1d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2%,66.7%,15d后症状缓解率均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84%和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方案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缓解临床症状,并能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杆菌,但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优于兰索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3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4例和对照组186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左氧氟沙星片0.2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每天2次,疗程为10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分散片0.2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每天2次,疗程为10d.治疗后比较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生菌(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64例经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测定、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给予不同方法治疗,观察不良反应,测定Hp的根除率。结果 A组Hp根除率72.5%,B组Hp根除率90.24%,C组Hp根除率92.31%,D组Hp根除率90.48%。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A组(4.88%vs20%)、C组(4.88%vs28.21%)、D组(4.88%vs19.48%)。结论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并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2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疗程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疗程10 d。停用四联药物后继续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溃疡服用6周,十二指肠溃疡服用4周;治疗组继续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0 d。最后在内镜下观察两组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1.8%、73.8%,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溃疡达瘢痕期两组分别为86.9%、6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上腹部不适、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单用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提高,且能减少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连素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名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8例,给予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疗程7 d;观察组84例,给予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结束后4周后,溃疡患者复查电子胃镜观察溃疡愈合和Hp感染状态,胃炎患者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29%和54.76%,对照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79%和75.6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是目前根除Hp一种有效且价廉的方案,患者耐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05例确诊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单号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双号52例(观察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均治疗2周后评价综合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P〈0.05;观察组Hp根除率88.46%(46/52)明显高于对照组69.81%,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HP根除率,在阻碍溃疡病灶进一步扩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钭慧敏 《中国药业》2012,21(23):49-5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每天3次,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溃疡愈合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嗳气等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例(17.50%),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9例(47.50%),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茵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根除率,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1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四联疗法根除Hp,然后予以奥美拉唑抑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积分降低更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78.6%,ADR发生率分别为3.6%和17.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分别为92.9%和80.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丽珠胃三联短程治疗Hp感染PU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短程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1周的疗效。方法:观察了100例Hp感染的PU,其中,GU40例,DU6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丽珠胃三联治疗1周,B组丽珠胃三联治疗2周,C组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治疗1周。服药前及停药后4周内镜检查14C呼气试验阳性者为Hp感染,Hp(-)为Hp根除。结果:100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89.4%、86.6%、87.5%。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96.7%、93.2%,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有轻微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结果表明了丽珠胃三联根除Hp后,溃疡很快愈合勿需加用抑酸剂。说明丽珠胃三联1周治疗方案具有疗程短、剂量小、副反应小、疗效高的特点,是理想根除Hp、治愈溃疡及降低复发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疗效及Hp根除率.方法 106例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用药第1天后上腹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用药第7天后上腹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Hp感染,但雷贝拉唑更能快速缓解患者上腹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序贯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以及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根除Hp的因素。方法将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A期)且Hp阳性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3组,序贯疗法A组(30例):前5d埃索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2次/d,后5d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替硝唑0.5g,2次/d;序贯疗法B组(30例):前5d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后5d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替硝唑0.5g,2次/d;标准三联疗法C组(30例):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疗程10d。用药结束后至少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观察3组Hp根除率,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并对各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HP根除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①A、B、C3组Hp根除率分别为83%、87%和60%,C组与A、B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临床症状评分于治疗后均呈明显缓解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成本-效果分析显示A组、B组成本效果比值(C/E)均低于C组。④影响Hp根除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年龄、既往溃疡病史、治疗分组、溃疡的部位以及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结果有关。结论①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具有较高的Hp根除率。A组成本效果比更高。②年龄愈长者、既往无溃疡病史及治疗前RUT为弱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至2013年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时间都是2周。治疗结束4周后,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Hp感染情况和溃疡愈合程度;胃炎患者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总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及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两种三联法7d疗程根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2例经电子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BT)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8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口服,2次/d,共7d;对照组4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口服,2次/d,共7d;停服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14碳-尿素呼气试验,观察溃疡愈合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75%、93.18%和97.92%、97.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新的三联法治疗方案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Hp感染均有效,不但为探讨多种根除Hp治疗方式提供了临床依据,同时可作为根除十二指肠溃疡Hp再感染复发的一线治疗或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病康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bid,疗程2周;治疗组同时加服胃病康10 g,tid,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率、Hp根除率以及6个月后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缓解率和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率相近(P>0.05).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的溃疡复发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病康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肯定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8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疗程l周;对照组43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甲硝唑(4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疗程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有效率,并观察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1%(37/42),对照组为62.8%(27/43)(χ^2=7.314,P〈0.叭);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9%和88.4%、85.7%和72.1%、14.3%和2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复方颠茄铋镁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三联方案,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复方颠茄铋镁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四联方案,均持续治疗4周;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症状改善情况,停药4周后的Hp根治及溃疡愈合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24% vs 80.00%,P 〈 0.05)、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7.62% vs 88.10%,P 〈 0.01)和痊愈率(52.38% vs 30.95%,P 〈 0.05)均高于对照组;Hp根治率高于对照组(80.95% vs 59.52%,P 〈 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复方颠茄铋镁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提高总体症状改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及Hp根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镜检查经快速尿素检测和病理检查为Hp阳性或14C呼气试验检测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35例和奥美拉唑组25例。雷贝拉唑组每天口服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均每天2次,疗程5d;奥美拉唑组每天口服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均每天2次,疗程7d。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溃疡愈合率为91.4%高于奥美拉唑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能明显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对溃疡有较高的愈合率及Hp清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