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10例经临床证实RPLS病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8例,男性2例,10例常规行T1WI、T2WI、FLAIR序列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6例行MR静脉成像(MRV)。结果 10例患者MRI检查均发现脑白质水肿,7例为双侧对称性分布,3例不完全对称;病变累及顶枕叶居多,少数累及基底节区、颞叶、额叶。病灶在T1WI为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明显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MRV脑静脉、静脉窦未发现异常。10例治疗好转后复查,5例病灶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消失,2例部份消失。结论 MRI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尤其以FLAIR序列最为敏感;MRI是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分析和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CT、MRI表现,提高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水平。回顾8例经临床、影像学及其治疗结果证实的RPLS的CT、MRI的影像学特点。8例RPLS中,双侧枕顶叶白质均可见病灶,2例累及额颞叶,1例累及基底节,1例累及左小脑区。5例CT均表现为片状低密度,边界不清;MRI所有病例T1WI序列为低信号,T2WI、FLAIR为高信号,3例DWI为等或稍低信号,1例DWI为稍高信号。所有病例治疗短期(10~15 d)复查均见病灶吸收消失或明显缩小。RPLS在CT、MRI上有一定的特点,尤其是MRI,表现为枕顶叶白质为主对称性发病,DWI等或稍低信号,ADC图高信号,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子痫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PRES)并发症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期间PRES的临床及MRI资料;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MRA、MRV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DWI、ADC.结果 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区见广泛对称性不规则形长T1、T2异常信号,FLAIR序列、DWI序列、ADC图像均呈高信号改变;双侧外囊、中脑白质亦受累;病变区呈边缘性明显强化;MRA、MRV未见显脑血管异常.对症治疗7个月后复查,病灶范围明显减小,数目减少.结论 通过MRI检查,并结合临床及病史,可以对PRES进行准确诊断及治疗效果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产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CT及MRI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出现头痛、呕吐、视物障碍等先兆子痫及子痫症状且并发RPLS的孕产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RPLS病灶CT表现为稍低密度影,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T2WI高、FLAIR高信号,病灶主要分布于双侧大脑后部皮质下脑白质.10例累及两侧大脑半球(其中枕叶受累8例,顶叶受累8例,额叶受累6例,颞叶受累4例,另有2例累及两侧基底节区),1例仅累及左侧顶枕叶.MRV成像的5例患者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静脉血栓征象.MR显示病灶较CT更清楚,尤其是FLAIR序列.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甚至消失,8例复查后发现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消失.结论 孕产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较特征的影像学改变,认识这些特点并正确诊断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漳州市医院诊治的2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女17例,男9例,其中16例子痫患者,6例高血压脑病患者,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23例出现头痛,18出现癫痫发作,17例出现视物障碍,5例肢体麻木无力,4例出现意识障碍,1例有精神异常。影像学病灶以对称性为主,大部分位于双侧大脑后部白质,CT低密度影,MRI长T1、长T2,FLAIR高信号,大部分患者DWI低信号,ADC高信号。22例复查后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RPLS是妊娠期女性好发的,以头痛、癫痫、视觉障碍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为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山豆根中毒性脑病的MRI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双胞胎姐妹),年龄5~9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3例患儿复查,1例未复查。结果 4例病例均累及脑干、双侧小脑半球齿状核,呈对称性改变,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信号增高,其中1例病例双侧壳核同时受累,呈对称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弥散受限,DWI信号增高,ADC减低。2例仅累及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的病例1个月后复查病灶消失,1例同时累及双侧壳核的病例1周后复查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病灶消失,壳核病变范围较前减小。结论 儿童山豆根中毒性脑病以累及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为主,呈对称性稍长T1WI长T2WI信号,双侧基底节区亦可受累,结合临床病史,可以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正确诊断提供有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  胡建新 《河北医药》2009,31(4):446-447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BPH患者72例,前列腺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分析BPH和前列腺癌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测量癌肿区的ADC值及BPH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H的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均匀,中央腺体区信号不均匀;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48例前列腺癌的ADC值(78±16)×10^-5mm^2/s,72例BPH的平均ADC值(146±44)×10^-5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在BPH与前列腺癌诊断中有特征性表现,并对2种疾病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231-232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观察30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有高血压脑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肺癌化疗。临床表现头痛,癫痫及视觉障碍表现最多见。头颅MRI表现双侧大脑后部白质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等或稍高信号。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结论 RPLS病因复杂,机制不明,有可逆性,脑后部白质易受损,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d内16例症状体征均完全改善,4例大部分消失。20例经症状与体征控制后全部复查MRI,原异常信号基本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4例。结论对于有明确RPLS病因的患者,出现急性临床脑病症状,应警惕RPLS的可能,及时复查头颅MRI,强调早期诊断,及时、适当的治疗可使RPL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症状体征均完全改善,其中13例大部分消失。复查MRI,原异常信号基本消失32例,大部分消失10例。结论临床对于表现为头痛、精神异常及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考虑到RPLS的可能,及时头颅MRI检查。临床医生须对该综合征有全面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7例肝硬化患者及同期34例正常肝脏者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DWI),扩散敏感系数b值选用800mm2/s,对比观察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肝硬化组肝脏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肝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硬化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身MR扩散加权成像(WB-DWI)、常规磁共振成像(MRI)/CT扫描及二者联合应用(WB-DWI+MRI/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检出能力。方法对60例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行WB-DWI、胸部CT扫描,并对可疑骨转移部位行常规MRI扫描,应用ROC曲线评价WB-DWI、常规MRI/CT及WB-DWI+MRI/CT在NSCLC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弥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WB-DWI、MRI/CT、WB-DWI+MRI/CT诊断NSCLC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是0.935,0.961,0.977,二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最高,有助于提高NSCLC转移病灶的检出。②NSCLC骨转移瘤平均ADC值高于良性骨病变[(0.89±0.12)×10-3与(1.51±0.15)×10-3mm2/s],取临界值1.12×10-3mm2/s,其诊断NSCLC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均达100%。结论 WB-DWI是常规MRI/CT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应用在NSCLC骨转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证实的脑梗死68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12例)、急性期(13例)、亚急性期(25例)和慢性期(18例),对每例都进行MR的T1-flair、FSE-T2WI、T2-flair、DWI序列扫描及ADC图像重建,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和对侧相应脑组织的ADC值。结果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也能做出明确诊断;亚急性期的病灶DWI和ADC图也高于T2-flair、FSE-T2WI序列;对于慢性期的病灶FSE-T2WI高于其它序列,DWI结合ADC图可鉴别新旧病灶。结论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能对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梗死做出明确诊断;对慢性期病灶也能做到鉴别诊断,并对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  相似文献   

14.
季鹏  袁晓毅  王全帮 《安徽医药》2012,16(2):204-20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疑似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测定梗死灶ADC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分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 22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3例,急性期19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或部分稍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梗死灶ADC值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DWI有助于多发脑梗死中新旧病灶的区分,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玉  王凡  孔令玲  吴黎明 《安徽医药》2013,17(6):967-969
目的本研究对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DWI在宫颈癌放疗疗效监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5例非宫颈肿瘤女性的子宫颈和45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的宫颈癌灶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和横断面DWI(b=700 s.mm-2),比较正常宫颈和放疗前后宫颈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比较放疗前后宫颈癌灶与两侧臀大肌组织的ADC值。结果正常子宫颈平均ADC值[(1.762±0.119)×10-3mm2.s-1]显著高于宫颈癌的ADC值[(0.891±0.130)×10-3mm2.s-1](t=20.199,P0.05)。放疗后子宫颈的ADC值[(1.670±0.120)×10-3mm2.s-1]较放疗前相应部位升高(t=25.889,P0.05),但较正常子宫颈及放疗后两侧臀大肌组织ADC值降低。结论 DWI能够区分正常子宫颈和宫颈癌组织,显示放疗前后宫颈癌灶组织的改变,有利于监测及评价宫颈癌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和8通道乳腺线圈对32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诊断均结合平扫T1、T2、DWI及增强图像进行分析其病变的信号变化,并测量DWI—ADC值。24例良性患者在(1.82±0.30)×10-3mm2/s,8例恶性患者在(1.010±0.16)×10-3mm2/s;绘制DCE—TIC曲线,32例患者Ⅰ型20例,Ⅱ型5例,Ⅲ型7例;计算DWI—ADC值与病理诊断符合率(X2=6.710,P〈0.01),有统计学意义;比较DCE—TIC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χ2=4.27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3.0T磁共振检查乳腺病变,对确诊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须在平扫基础上结合DWI和DCE来进行分析,才能增加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回顾性分析MR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和判断肿瘤分级的价值。方法对122例经分段诊刮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MR自旋回波T1WI、T2WI和DWI成像检查,观察肿瘤的信号、肿瘤范围、结合带显示及宫颈累及情况,测量ADC值,并进行T2WI和T2WI+DWI分期。结果 Ia期25例,Ib期64例;Ⅱ期33例。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后表现为中度强化。T2WI分期的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91.0%,T2WI+DWI分期的敏感度为94.3%,特异度为93.5%。结论 T2WI联合DWI更有利于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和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DWI检查,对比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体积、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随时间变化等情况.结果 2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ADC值较化疗前明显升高[(1.31±0.32) ×10-3 mm2/s比(0.89±0.2 9)×10-3 mm2/s],化疗后肿块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化疗前肿块平均体积[(92 020±12 994) mm3比(23 584±27 359) 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ADC差值随时间变化趋势显示,化疗后第19天,化疗前后肿块ADC值的平均差值最大,为0.135×10-3mm2/s,早于肿瘤体积变化时间,且ADC值变化率反映预后较体积变化率好.结论 DWI有助于预测宫颈癌化疗前后化疗疗效及预后,优于肿瘤体积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头颅MRI检查,分析、总结其MRI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102例患儿的MRI图像进行分析,T1加权图像(T1WI)显示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儿则未见苍白球信号改变,所有患儿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均未见异常信号。苍白球T1WI高信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CB)、间接胆红素(UCB)、总胆红素与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标显著高于苍白球信号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红素水平的比较,显示苍白球信号改变与胆红素水平有一定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头颅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该病症的早期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