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Micro—PCR—SSP),探讨我国广东籍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EE)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对38例SEE患者和1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样进行分析,实验表明,SEE患者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RR=2.19,P=0.0055),可能是易感基因,而DQB1*0301与DQB1*0401基因频率则显著降低(DQB1*0301,RR=0.1253,P=0.0001;DQB1*0401,RR=0,P=0.0409),可能为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2.
Graves病甲亢白细胞减少与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汉族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D甲亢)白细胞减少与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法检测60例GD甲亢白细胞减少患者、60例GD甲亢白细胞正常患者、100例正常对照者的HLA-DQA1基因型,计算和比较3组的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GD甲亢患者DQA1^*0301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OR=1.528),而DQAI^*0201频率和DQAI^*0401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0R=0.474;P〈0.05,OR=0.333)。(2)GD甲亢白细胞减少组DAQI^*0301高于对照组(P〈0.05,0R=1.737)。而DQAI^*0201和DQAI^*0401低于对照组(P〈0.05,OR=0.310;P〈0.05,OR=0.132)。GD甲亢白细胞正常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QAI^*0301等位基因可能是天津地区汉族人GD甲亢的易感基因,但并非GD甲亢白细胞减少的易感基因;HLA-DQAI^*0201和HLA-DQAI^*0401可能是天津地区汉族人GD甲亢的保护基因,但并非GD甲亢白细胞减少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3.
邓少丽  陈伟  夏季  黄恒柳 《重庆医药》2009,38(14):1712-1714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人群HLA—A、B、DRB1和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1664名重庆籍健康人进行HLA—A、B、DRB1、DQB1等位基因的低分辨分型,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共检出HLA—A、B、DRB1、DQB1位点等住基因62种,其中A位点14种,B位点27种,DRB1位点13种,DQB1位点8种。A位点中A*11(34.62%)、A*02(28.81%)、A*24(14.93%)、A*30(5.53%)为重庆人群的优势基因。B位点中B*46(14.92%)〉B*40(12.96%)〉B*13(12.39oA)〉B*51(7.26oA)。DRB1位点中,频率最高的为DRB1*09(15.65%),其次为DRB1*12(14.78%)、DRB1*14(14.49%)、DRB1*04(14.49%)。DQB1位点中,频率最高的为DQB1*07(26.04%),其次为DQB1*05(19.94%)、DQB1*09(15.51%)。与其他地区不同人群相比,HLA—A、B、DRB1、DQB1各位点等位基因的分布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重庆地区人群的HLA-A、B、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符合南方汉族人群分布特点,具有复杂的多态性,中国各地常见的基因均有分布,白血病及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在重庆不难找到合适的供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1例PIH患者及胎儿和7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胎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结果妊娠妇女两组中DD型、ID型Ⅱ型基因频率分别比较,D型等位基因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两组中DD型、ID型Ⅱ型基因频率分别比较,D型等位基因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IH患者ACE基因多态性与PIH的发病有关;PIH胎儿ACE基因多态性与PIH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DQA1和DQB1基因多态性与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脑梗死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30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ACA+)脑梗死患者和90例抗心磷脂抗体阴性(ACA-)脑梗死患者HLA-DQA1和DQB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2组共检出12对HLA-DQA1和HLA-DQB1等位基因,ACA+脑梗死组患者的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为35.0%,高于ACA-脑梗死组患者的17.7%(P < 0.05);ACA+脑梗死组患者的DQB1*0501等位基因频率为31.7%,高于ACA-脑梗死组患者的16.7%(P < 0.05).结论:DQA1*0301和DQB1*0501等位基因与ACA+脑梗死的易感性相关,可能是ACA+患者脑梗死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LA—DQBl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广东籍汉族肠易激综合症遗传易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了广东籍汉族肠易激综合症60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DQBl的基因分型,比较了基因位点的发生频率的分布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患者DQBI*02等位基因的频率较高,DQBI*0603的频率也低于正常组,DQBI*0601,DQBl*0602,DQBI*0604的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相关,IBS各临床亚型之间等位基因的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DQBI*02或DQBI*0603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广东籍汉族人群IBS的易感基因。HLA—DQ基因多态性与IBS的临床分型密切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pro12ala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山西地区部分汉族人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关系,从而探讨TAO可能的遗传因素及发病机制,为TAO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共有166例,共分为3组,其中TAO患者51例,Graves病(GD)患者55例及正常对照者60例,分别选取研究对象的外周抗凝血来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研究方法,来检测研究对象PPAR-γ pro12al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G等位基因TAO组频率明显高于GD组与正常对照组(27.8%vs13.6%,13.3%,P〈0.05);CG+GG基因型的频率TAO患者组明显高于GD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52.9%vs25.5%,26.7%,P〈0.05),GD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西地区部分汉族人群中存在PPAR-γpro12ala位点基因多态性;PPAR-γ pro12al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山西地区部分汉族人TAO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蒋真  李向培  钱龙  厉小梅  汪国生 《安徽医药》2010,14(11):1299-1302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在皖籍江淮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分布及意义。方法采用SSP(序列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技术扩增106例RA患者和340例正常对照HLA-DRB1等位基因,先对HLA-DRB1位点进行低分辨率分型,再进一步对低分亚型HLA-DRB1*04,DRB1*10,DRB1*01和DRB1*14做高分辨率分型。计算并比较两组等位基因携带率。结果低分结果共13个亚型,其中HLA-DRB1*04,DRB1*09和DRB1*10在RA组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0.039,0.000)HLA-DRB1*11,DRB1*15和DRB1*07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0.036,0.001)。HLA-DRB1*01,DRB1*14在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432和P=0.359)。高分结果HLA-DRB1*0405和DRB1*1001在RA组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P=0.000)。结论 HLA-DRB1位点在皖籍江淮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分布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共同表位等位基因(SE等位基因)HLA-DRB1*0405、DRB1*1001及非SE等位基因HLA-DRB1*09可能是皖籍江淮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易感基因,HLA-DRB1*11,DRB1*15和DRB1*07可能是保护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9.
谢娟  温宁绥  查艳  袁军 《贵州医药》2010,34(7):579-582
目的研究肾功能不全患者细胞色素P4502D6酶的CYP2D6*10等位基因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5引物单管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YP2D6*10等位基因,对10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细胞色素P4502D6酶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CYP2D6*10等位基因频率为49.51%,其中33例(32.04%)为野生型(C/C),32例(31.07%)为突变型(T/T),其余38例(36.89%)为杂合子型(C/T),与健康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等位基因频率为50.5%,T等位基因频率为49.5%。结论 CYP2D6*10等位基因是影响肾功能不全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肺心病患者AT1R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从分子水平探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发病机理,寻找肺心病发病的相关致病基因。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0名正常人和60例肺心病患者AT1R、ACE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正常对照组AT1R基因型分布为AA型85.0%,AC型15.0%;肺心病组AT1R基因型分布为AA型70.3%,AC型29.7%;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基因型构成、A和C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女性肺心病患者AT1R基因型分布AA型70.4%,AC型29.6%,无CC型,等位基因频率A型为85.2%,C型为14.8%;男性肺心病患者AT1R基因型分布为AA型69.7%,AC型30.3%,无CC型,等位基因频率A型为84.8%,C型为15.2%;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③在肺心病伴有肺栓塞组的19例患者AT1R基因AA型、AC型和CC型分别为84.2%、15.8%和0,等位基因频率A型为92.1%,C型为7.9%;统计学分析肺心病伴肺栓塞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AT1R A1166C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以及肺心病伴肺栓塞无明显相关性;②肺心病组和AA基因型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平均红细胞压积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细胞色素P450(CYP)2C9、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健康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及与其他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为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实施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aiO华法林敏感性基因检测试剂盒的芯片检测技术对506位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健康者的CYP2C9*2和CYP2C9*3位点以及VKORCI(-1639A/G和1173T/C)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统计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并与国外多个民族的这两个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比较。结果:506份样本中共检测到CYP2C9的3种等位基因CYP2C9*1、CYP2C9*2和CYP2C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6%、2.8%和7.6%;5种等位基因型分别为CYP2C9*1/*1,CYP2C9*1/*2,CYP2C9*1/*3,CYP2C9*2/*3和CYP2C9*3/*3。VKORC1-1639A/G检测出两种等位基因A和G,其频率分别为63.8%和36.2%;三种等位基因型AA(41.7%)、AG(44.3%)和GG(14%)的频率分别与1173T/C的TT、TC和CC型完全相同。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CYP2C9和VKORC1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其分布与中国汉族等亚洲人群以及欧美人群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LA-DRBl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乙型肝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原发性肝癌、健康组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研究对象的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LA-DRB1*0701、1001、1201、1501在河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HLA-DRB1*1301(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LA-DRB1*0701、1001、1201、1501在河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B1*1501在原发性肝癌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R=13.72。结论等位基因HLA-DRB1*0701、1001、1201、1501是河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易感基因,HLA-DRB1*1501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HLA-DRB1*1301(2)是河南汉族乙型肝炎的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家族肽A(UGT1A)基因多态性与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33名健康志愿者和196例应用伊立替康治疗的肿瘤患者。健康志愿者中男性169名,女性64名;平均年龄(25±5)岁。肿瘤患者中肠癌92例,宫颈癌4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 59例;男性54例,女性142例;平均年龄(61±19)岁。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2组受试者进行UGT1A1*6、UGT1A1*28、UGT1A3*1、UGT1A3*2、UGT1A3*3、UGT1A3*4 和UGT1A9*22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2组受试者UGT1A基因型突变频率,比较不同UGT1A基因型患者迟发性腹泻和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采用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以相对危险度(OR)及95%置信区间表示。结果肿瘤患者UGT1A3*2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50.3%比68.5%,P=0.014),而UGT1A3*3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26.0%比6.2%, P=0.001)。196例肿瘤患者Ⅱ~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8.5%(95例),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11.2%(22例);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9.0%(96例)。UGT1A1*28位点野生型纯合子(WW)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和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突变型杂合子(WM)+突变型纯合子(MM)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40.4%(57/141)比69.1%(38/55),P=0.006;Ⅲ~Ⅳ度:5.7%(8/141)比25.5%(14/55),P=0.001];UGT1A9*22位点WW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迟发型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WM+MM基因型携带者[26.2%(17/65)比47.6%(40/84),P=0.006;26.2%(17/65)比51.1%(24/47), P=0.0057],未发现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GT1A基因型与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相关(OR=5.657,95%置信区间为4.782~7.245,P=0.039)。结论UGT1A1* 28 和UGT1A9* 22基因多态性可增加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UGT1A1*28/*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毒性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计102例,对其进行UGT1A1*28/*6基因检测,随访记录患者行伊立替康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有无差异。结果:不同UGT1A1*28/*6基因型患者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迟发性腹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联合UGT1A1*28和*6两位点分析,野生型、单点变异型和双点变异型患者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逐渐升高,三者有显著差异且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4.3%、17.4%、57.1%,P=0.005,趋势检验P=0.002)。UGT1A1*28基因型对治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无显著影响,但UGT1A1*6基因突变者较野生型者RR、DCR均明显降低(P=0.023,P=0.032)。联合两位点分析,野生型、单点变异型和双点变异型患者RR、DCR均有显著差异(P=0.002,P=0.008),且DCR降低趋势有统计学意义(95.7%、73.9%、42.9%,趋势检验P=0.001)。结论:在预测伊立替康毒性及疗效时,联合检测UGT1A1*28/*6两位点基因较单独检测一个位点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突变阻断扩增原理,建立用于检测中国人CYP2D6*10及*14等位基因的方法。方法采用单管四引物法检测CYP2D6*10等位基因,建立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检测CYP2D6*14等位基因,检测295名健康中国汉族人CYP2D6*10等位基因。结果CYP2D6*10及*14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55.8%和1.8%,295位受试者中包括1位*14/*14、6位*1/*14、3位*10/*1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2.15,df=5,P〉0.82)。结论本室建立的CYP2D6*10、*14等位基因分析法具有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μ阿片受体(OPRM1)基因、CYP3A基因多态性对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98例妇科择期全身麻醉下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消耗量与OPRM1和CYP3A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198例患者中,OPRM1分型成功的有186例,其余10例患者未能成功分型被剔除,其中A/A型89例, A/G型76例,G/G型21例,OPRM1 A118G等位基因频率为31.7%。 CYP3A4倡1/倡1、CYP3A4倡1/倡1G、CYP3A4倡1G/倡1G三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平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个24 h芬太尼消耗量采用以方差分析体质量、年龄和术中芬太尼用量作为协变量等因素,三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3A4倡1G/倡1G组低于CYP3A4倡1/倡1G组和CYP3A4倡1/倡1组,CYP3A4倡1/倡1G组和CYP3A4倡1/倡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由于OPRM1 A118G与CYP3A4倡1G交互作用的存在,降低携带CYP3 A4倡1和OPRM1 A118 G/G者μ阿片受体表达数量,从而术后需要更多的芬太尼来达到相同的镇痛强度。结论分析妇科患者μ阿片受体基因A118G、CYP3A4倡IG多态性可以为临床应用芬太尼术后镇痛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YP3A5*3基因突变对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经体表面积剂量校正)、不良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227例肾移植患者CYP3A5*3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他克莫司的全血谷浓度、不良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CYP3A5*3基因多态性中,*1/*1型18例(7.9%),*1/*3型81例(35.7%),*3/*3型128例(56.4%)。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1/*1型、*1/*3型和*3/*3型患者的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经体表面积剂量校正后分别为1.84±0.71、2.06±0.83和4.11±2.13,*1/*1型和*1/*3型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3/*3型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不良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的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的服用剂量密切相关,对含CYP3A5*3等位基因的患者在应用他克莫司时应较常规减少用药剂量并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对CYP3A5野生型的肾移植患者应适当增加服药次数以降低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本地区健康人与癫痫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探索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易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健康人和癫痫患者CYP2D6*10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通过χ2检验来比较健康人和癫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健康人和癫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癫痫病的发生与CYP2D6*10的碱基变异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