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春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48+250-248,25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本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96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次剖宫产(RCS)者141例,经阴道分娩(VBAC)者55例,并随机选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40例和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55例进行比较。结果RCS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褥病率均明显多于或高于VBAC组(P〈0.05);在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产时出血量、严重粘连率等方面RCS组也明显多于或高于PCS组(P〈0.05);VBAC组与VBNC组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选择行阴道试产,剖宫产术后行再次剖宫产可增加产后出血量和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2.
彭志娥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40+43-40,43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方法分析本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98例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将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25例与再次剖宫产(RCS)组63例进行比较,VBAC25例与同期随机选取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60例进行对照。结果 VBAC组与VBNC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产后感染发生率均优于R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果符合阴道试产的条件,在严密监护下可以选择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3.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者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剖宫产(RCS)组的产后出血、腹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剖宫产(PCS)组(P〈0.05),手术时间也明显多于首次剖宫产(PCS)组(P〈0.05),但两组手术的脏器损伤及切口乙级愈合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S组的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VBAC)组(P〈0.05),RCS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多于VBAC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如没有再次剖宫产指征应给予试产机会,部分行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合理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妊娠分娩者146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再次剖宫产者(RCS)与同阶段首次剖宫产(PCS)者90例行比对分析。结果 146孕妇中47例行阴道试产,试产成功32例,成功率68.1%;RCS114例,均顺利生产,剖宫产率78.1%。RCS组的术后出血量比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组大,平均住院时间较VBAC组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RCS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粘连率均高于PCS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BAC组与RCS组在新生儿窒息率及1 min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严格评估产妇情况,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适宜产科处理方式。方法对我科2002~2008年收治的39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以疤痕子宫为剖宫产指征的再次剖宫产(RCS)孕妇与随机抽取的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孕妇及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9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阴道试产29例,阴道分娩15例;再次剖宫产380例,以疤痕子宫为剖宫产指征者242例。RCS者的产时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较VBNC及VBAC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AC与VBNC者的产时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破裂6例,阴道试产者2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其中1例术中发现为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结论过分强调子宫破裂的问题而选择再次剖宫产是不必要的;符合试产指征的患者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提高阴道分娩质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我院43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292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292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40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40例进行对照.结果 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平均住院天数多,经济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并非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有剖宫产史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母儿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62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PCS)62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26例与随机抽取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2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8例中39例行阴道试产,26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6.7%;RC$62例,手术产率70.5%。VBAC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几窒息发生率及产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RCS组产后出血量、腹腔粘连发生率均高于PC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绝对指证,无试产禁忌者,并经孕妇及家属同意,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8.
肖凤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81-228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3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35例与随机抽取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35例进行对照。结果:阴道分娩35例,再次剖宫产(RCS)100例。VBAC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吸引器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VBN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CS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VBAC组(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15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41例与随机抽取非瘢疤子宫阴道分娩(VBNC)41例进行对照。结果156例中64例进行阴道试产,4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4.1%。选择性剖宫产91例。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再次剖宫产(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峪护下可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温县人民医院2007年11月—2009年11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21例分娩方式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72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72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249例与随机抽取同期剖宫产(PCS)249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1例中再次剖宫产249例,阴道试产93例,阴道分娩72例,试产成功率77.42%。RCS产后出血量比VBAV组高,平均住院天数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比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大于弊,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各种原因行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缩宫素组)40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于子宫肌瘤四周及基底部注射缩宫素IOU,术后2h开始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10U/12h,共4次;研究组(益母草+缩宫素组)43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术中缩宫素用法同对照组,术后2h开始益母草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20mg/12h,共4次,观察产时出血量、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的差值。结果 产时出血量、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的差值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及缩宫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23+25-23,2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阴道分娩的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间、产后发热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比较,瘢痕子宫组的产后2h出血量多,产程长,切口非甲级愈合率高,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只要有试产的条件,阴道试产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分娩方式,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广大产科医生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两种引产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分析比较有剖宫产史中孕引产2种方法"双球囊+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术(观察组,30例)、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术(对照组,28例)"在引产时间(用药到分娩时间)、阴道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及软产道损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胎盘、胎膜残留率分别为35.7%、37.0%,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纽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分别为(195±80)mL、(178±57)mL,软产道裂伤率分别为14.2%、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剖宫产史中期妊娠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及在此基础上联合COOK双球囊方法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出血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25例产妇根椐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阴道分娩组360例和剖宫产组265例。比较2组产后出血率、休克率、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结果自然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率及休克率均低于剖宫产组,出血量少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3~24h出血率低于自然阴道分娩组,晚期出血率高于自然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较自然阴道分娩更易发生产后出血,且出血量较多。因此,临床行剖宫产时为减少产后出血必须严格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镇痛组在产程中使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陪伴分娩,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总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生命体征平稳情况、缩宫素应用率、人工破膜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陪伴分娩操作简单,安全,有镇痛效果,能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婴儿吸吮联合康复按摩对减少高龄再次剖腹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为制定相应产后出血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广东省韶关粤北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再次剖腹产高龄产妇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试验组75例产妇采用新生儿吸吮和乳房康复按摩的方法,而对照组75例产妇采用单纯的新生儿吸吮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子宫复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宫缩乏力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婴儿吸吮联合康复按摩能够明显提高高龄产妇再次剖腹产的生活质量,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