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手术室安全管理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对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并为手术室的管理提供实践性导向。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6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805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医疗差错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疗差错率为0.1%低于对照组的0.9%,护理满意度为98.9%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可有效地降低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手术室安全管理行安全干预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150例手术治疗患者,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行手术室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安全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差错事故、安全风险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差错事故发生率为5.00%,安全风险发生率15.00%优于对照组的20.00%、45.71%,且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管理行安全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差错事故、安全风险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安全管理:手术室及器械消毒、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做好相关记录。观察组引入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实施手术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8.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7%;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4.0%,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护理人员护理干预后业务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考核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62,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6月~2011年10月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完成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的差别。同时调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都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防范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5月手术室收治的2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选取2015年2月至5月手术室收治的18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记录差错、操作不当、接错患者、用药有误等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前访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能够有效规避手术室护理的风险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护理与职业道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安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意外事故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意外事故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意外事故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而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手术室护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孙晶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644-645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方法针对2010年3月以来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就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引入其中。通过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应对手术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医疗事故。同时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的手术室安全管理情况同未引入护理安全干预前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出现医疗事故的风险,提升了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相比于引入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前,效果卓著。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引入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以保证和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质量,显著降低因护理工作为引发的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8.
吴福丽  雷璐敏  张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821-382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施风险管理的择期手术患者1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护理配合质量、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准备评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评分、仪器设备管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3.94、10.18、11.23、20.54,均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2.03,均P〈0.05),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5.23,x2=2.42、3.17,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5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前)进行消毒的器械和物品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后)进行消毒的器械和物品设为观察组,对比观察2组消毒物品的消毒质量、风险发生率以及临床科室人员对消毒物品供应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毒质量、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科室人员对消毒物品供应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有效提高消毒质量以及科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可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7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层级管理,将2010年12月份手术医师、手术患者、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对照组,2012年12月份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1~12月份24次质控查房成绩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份24次质控查房成绩作为观察组,两组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层级管理2年后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项质控查房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医师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的正常状态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焦虑状态、恐惧状态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心率和血压较平稳,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和术中各项生理指标,并显著提升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宋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75-75,98
目的探讨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舒适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改善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手术的安全性,因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意外事故总发生率为9.71%,观察组意外事故总发生率为1.14%,观察组护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及管理,认真分析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构建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确保手术室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明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19-121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观察组的医嘱处理不当、透析护理不当、不规范护理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内膜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76例宫腔镜下行内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32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护理满意,4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76.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6%(1例),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3.2%(5例),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张亚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87-3088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效果.方法 分析该院手术室救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不安全因素采取预先防护措施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100例和观察组(普通护理联合预防性措施护理)100例.结果 观察组不安全事件管理情况和不安全事件管理实施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通护理联合预防性措施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文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03-105
目的 评价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整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较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教育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门诊内科就诊的500例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通过对护士的风险教育可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处理能力,从而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患者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67例,分为观察组(n=186)和对照组(n=18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