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厌食伴消瘦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Hp-IgG检测56例厌食伴消瘦小儿与40例健康厌食小儿中Hp的阳性感染率,厌食伴消瘦小儿中阳性感染者应用抗Hp药物治疗。结果56例厌食伴消瘦小儿中Hp阳性感染率为53.6%,应用抗Hp药物治疗后,厌食缓解率为85.0%;40例正常小儿中Hp阳性感染率为20.0%,2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厌食伴消瘦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血清抗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抗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sp 60)抗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检测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表达情况。结果:(1)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阳性表达仅见于Hp阳性患者。Hp阳性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均P<0.05)。(2)26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抗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在Hp根除及洛赛克疗程结束后4周,其中7例抗体转为阴性。结论: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可能与Hp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不能作为近期判断Hp根除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刘文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59+162-159,162
目的:探讨并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对Hp阳性的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并监测血小板与血小板抗体的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全部经Hp检测,均为Hp阳性,全部患者血小板恢均有明显上升,其中阴转率为88.9%。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原因之一,抗Hp为治疗多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60例儿童再发性腹痛患儿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了解其相关性.结果 60例儿童再发性腹痛患儿13C-UBT阳性1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27%.结论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Hp感染有一定相关性,Hp感染是儿童再发性腹痛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2例及对照组240例。采用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病理学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为20.30%,而对照组为43.33%(P〈0.05)。结论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存在逆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6~10岁儿童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抽查农村285例6~10岁儿童检测Hp-IgG,用问卷的方法对家长进行儿童Hp感染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儿童Hp感染的阳性率为38.2%;在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年龄、饮食饮水习惯、家庭人员数多、父母文化程度低、家庭成员有胃病史、居住条件差、养家畜等Hp阳性率高。结论 Hp感染率与上述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及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以12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脂及血清Hp-IgG抗体、hsCRP、HCY水平,血清Hp-IgG抗体检测采用胶体金法,血清HCY检测采用循环酶法,据血清Hp-IgG抗体结果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 ACI组Hp感染率(71.7%)显著高于对照组(44.3%)(χ2=14.009,P<0.05)。2 Hp感染组血清TC、TG、LDL-C、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t=5.601、3.235、4.336、4.261、3.318,P<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Hp非感染组(t=3.725,P<0.05)。3 ACI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与Hp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14、t=3.687,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Hp感染相关,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炎性反应及HCY水平促进ACI发生发展,检测血清HCY水平及Hp-IgG抗体可判断病情及评价疗效,清除或预防Hp感染可能是防治ACI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80例CI患者作为脑梗死组,7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Hp特异性抗体(Hp-IgG)、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将Hp—IgG阳性的52例CI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A组)与非抗Hp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降纤、溶栓和神经细胞营养治疗,而A组再加用一共7d的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和左氧氟沙星的抗Hp治疗,两组于治疗后再分别检测CRP、血脂和Fg。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Hp-IgG的阳性率(65.5%)明显高于对照组(38.6%),脑梗死组的Hp—IgG、CRP、甘油三酯(TG)及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中Hp—IgG阳性患者的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Fbg水平也高于Hp-IgG阴性患者(P〈0.05),A组抗Hp治疗后的CRP、TG、LDL及Fbg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Hp感染与CI相关。建议对Hp阳性的CI患者使用短期安全的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验方法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适用性. 方法 92例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其中41例(44.57%)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将4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体检儿童同时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结果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敏感性为46.3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2.68%和90.2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均高于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P<0.05);13C-UBT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 (P<0.05);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明显小于其他方法(P<0.05).结论 13C-UBT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更能反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变化状况,可作为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法.血清幽门螺杆菌-IgG特异性较低,不宜单独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虞晓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14-3215
目的:研究胃炎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分类抗体免疫印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分类抗体。结果:152例临床各型胃炎患者中,140人14C-呼气试验阳性(92.11%)。14C-呼气试验阳性组Hp分类抗体中CagA、VacA双阳性或单项阳性者127人(90.71%);阳性预测值90.7%,阴性预测值9.3%。结论:14C-呼气试验与幽门螺杆菌分类抗体两种方法组合检测,对临床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分类抗体,有简便、敏感、特异、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慢性胃病、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240例受检者分为浅表性胃炎(A组,40例)、胃溃疡(B组,4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组,46例)、胃癌(D组,55例)和正常对照(E组,58例)五组。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值;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Hp-IgG抗体。结果与E组比较,B组血清PGⅠ、PGⅡ明显升高(P<0.01),PGⅠ/PGⅡ比值(PGR)显著降低(P<0.01);C组和D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降低(P<0.01),而PGⅡ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E组、A组、B组、C组和D组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6.9%、65.0%、78.0%、69.6%和7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R在Hp-IgG抗体阳性组和Hp-IgG抗体阴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常血清PG可作为癌前病变及胃癌早期的筛查指标。Hp感染对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血清PG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徐志刚  马进  徐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37-3437
儿童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诊断Hp感染的方法很多,特别是胃镜采集胃黏膜标本作诊断,操作繁琐,有一定难度,不易被儿童接受。为此我们结合临床采用咽拭子Hp-PCR法和血清Hp-IgG测定法诊断小儿HP感染,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5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5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口服治疗10 d,根除幽门螺杆菌,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于8周后复查血清Hp抗体或14 C尿素酶呼气试验,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9.2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86%。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三联根治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晓东  楼正亮  季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2814-2815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疣状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疣状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4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四联抗Hp治疗(包括雷贝拉唑,枸掾酸铋,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疗程2周.对照组接受硫糖铝或铝碳酸镁治疗.两组在接受治疗后6个月进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治疗组中有17例(89.4%)患者Hp根除,其中9例(52.9%)胃黏膜疣状隆起消失,5例(29.4%)疣状隆起明显改变(数目减少或直径变小),有效率(82.3%).对照组患者Hp无改变,仅1例(5.8%)患者疣状隆起直径变小(P<0.01).结论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合并Hp感染的疣状胃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共收集肝硬化住院患者83例作为实验组,分Hp(+)组和Hp(-)组,Hp(+)组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替硝唑行Hp根治性治疗,并选取同期住院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氨浓度以及Hp(+)组行Hp根治性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结果肝硬化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组,血氨浓度明显升高(P<0.05),根治性治疗后血氨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升高,根治性治疗后能明显降低血氨浓度,有效预防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变病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肝硬变病人血清Hp抗体。结果 275例肝硬变病人血清Hp抗体阳性195例(70.91%),正常对照组135例,血清Hp抗体阳性53例(39.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肝功能愈差,Hp抗体阳性率愈高。对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肝硬变病人血清Hp抗体阳性率比较,发现前者高于后者(P<0.01)。结论 肝硬变病人Hp感染率高,在治疗肝硬变时应及时清除H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及纳入标准,将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Ⅰ型Hp组、Ⅱ型Hp组和Hp抗体阴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的血脂水平。结果血清HP抗体阳性组的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阴性组(1.48±0.77 vs 1.05±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Hp组的三酰甘油(1.6±0.93 vs 1.42±0.70)、总胆固醇(4.02±0.73 vs 3.90±1.01)、低密度脂蛋白(2.34±0.7 vs 2.3±0.76)水平高于Ⅱ型Hp组,而高密度脂蛋白(1.00±0.28 vs 1.02±0.32)水平则低于Ⅱ型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会影响患者血脂水平,Ⅰ型Hp感染者血脂水平高于Ⅱ型Hp感染者。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论治加抗Hp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中医辨证论治加抗幽门螺杆菌(Hp)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并用两种不同方法(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检测H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300例临床上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并且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胆湿热型、瘀血内停型,治疗组加用抗Hp药物阿莫西林,1个月后观察13C尿素呼气试验检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测定检测Hp结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0.000,P〈0.05,说明中药加用抗Hp药物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Hp阳性的患者,在临床表现及Hp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有差异。结论:实验组方法比对照组在临床上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粘膜脱垂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方法对86例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确诊的胃粘膜脱垂的患者采用Giemsa染色法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二者均为阳性定为阳性,二者均为阴性定为阴性,并对其中69例患者经泮托拉唑 甲硝唑 阿莫西林治疗两周。结果胃粘膜脱垂Hp阳性82例,阳性率95%,69例阳性患者在抗Hp治疗后有59例Hp转阴,2-6个月复查12例胃粘膜脱垂消失,占173%,27例胃粘膜脱垂明显好转,占39,1%。结论Hp感染与胃粘膜脱垂关系密切,抗Hp治疗是治疗胃粘膜脱垂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儿童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56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以~(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作为判定幽门螺杆菌是否发生感染的标准,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再将观察组~(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儿童分为治疗A组(常规性的治疗)10例和治疗B组11例(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治疗B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治疗A组,复发率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可以提高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