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对接受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接受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82)和对照组(n=80)。两组均常规水化,研究组在使用对比剂前开始到术后24小时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持续泵入(0.5~1mg/h)。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血肌酐(SCr)值及血胱抑素C(CysC)、术后SCr峰值、SCr增高值(△SCr)以及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CysC、48小时Scr显著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1、0.024、0.031),术后SCr峰值、△SCr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1、0.001)。对照组CIN发病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40)。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疑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均在旋转DSA三维重建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处理,作出正确诊断。结果40例疑有脑血管疾病病人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90.0%,旋转DSA三维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38例,其中脑动脉瘤25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2例,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动脉瘤2例。结论旋转DSA与普通DSA比较,能提高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率,对评价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旋转DSA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收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人员均接受常规DSA检查与旋转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疾病的检出率以及检测基本情况.结果:与常规DSA比较旋转DSA检测的疾病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与常规DSA比...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介入治疗方式,由于该技术的较多使用,其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在不断被认知。对比剂肾病(CIN)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伤害。由于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不断地增加,在该方面的介入诊疗也在开展中,CIN极大地增加了对治疗的要求。所以要有效地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本次笔者探究尼莫地平在该病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术前用药能够较好地降低CIN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探究选择的对象是2012年12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SA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颈内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23例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的患者(动脉瘤1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4例、颈内动脉狭窄及颅内动静脉畸形各2例)行固定角度旋转DSA检查,根据所得资料利用西门子公司3D Virtuoso图像工作站进行仿真内窥镜重建。结果:13例颅内动脉瘤(13/15)、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4/4)和1例颈内动脉狭窄(1/2)患者DSA造影图像的仿真内窥镜重建能清晰显示血管腔内解剖情况,而2例动静脉畸形均只能显示粗大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DSA仿真内窥镜技术比常规:DSA检查能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影像资料,并为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6.
CTA、MRA及DSA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比较CTA、MRA及DSA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0年2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疑似脑血管疾病(CVD)的患者98例,依次进行MRA、CTA及DSA检查,统计、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检出部位和敏感性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经MRA检查发现动脉瘤47例,经CTA检查发现动脉瘤48例,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49例,最后经3种方法联合检查确诊动脉瘤47例,共50个瘤体,其中44例为单发状态,另3例均含2个瘤体.经MRA检查发现动静脉畸形24例,经CTA检查发现动静脉畸形23例,经DSA检查发现动静脉畸形25例,最后经3种方法联合检查确诊动静脉畸形25例.3种检查方法对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A无需使用造影剂,不含电离辐射,且具有无创性,可作为CVD诊断的首选无创方案.若需进一步提升诊断检出率,则可采用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7.
郭佑民  吴晓明  杨健  王建国  雷晓燕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052-4053,I001
目的:应用Gd-DTPA雾化颗粒作为对比剂进行犬肺部MR成像,探讨其在肺实质。MR成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北方健康家犬6条,分别吸入雾化的NaCl和Gd-DTPA后行MR扫描,通过测量肺实质信号强度(SI)增加幅度,了解其在肺内的分布。结果:吸入生理盐水蒸汽后肺实质信号强度增加了11.5%~25.8%,平均15.8%,与吸入空气时的信号强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2.798,P&;gt;0.05);吸入Gd-DTPA雾化颗粒后肺实质信号强度明显增加,增强幅度42.7~76.8%,平均59.2%,与吸入空气时的信号强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4.660,P&;lt;0.05)。结论:雾化的Gd.DTP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肺部MRI增强对比剂,应用雾化Gd-DTPA来获得大型实验动物的有关肺通气信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9月期间开展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及介入诊疗,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差异,继而探讨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诊断后,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42例患者病变程度较为严重,7例患者执行球囊扩展治疗后有效,1例患者执行球囊扩张治疗无效,图像质量优38例,良好11例,差1例,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8.00%。结论: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介入诊疗中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表现效果,图像质量高,分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标准化健康教育方法在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的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脑血管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住院期间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 P<0.05)。结论 标准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脑血管介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医疗护理相关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指导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观察组24h腰背痛、入睡困难、尿潴留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颅内再出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选择2007年~2009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7.7岁.旋转DSA机器使用美国GE LCV+血管造影机,对比剂为安射力320原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时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导航技术的价值.方法:病例选自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行介入治疗的1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在二维组中55例患者接受DSA二维导航技术,在三维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异位后切实可靠的复位方法.方法 PICC置管时导管头端异位的患者共34例,研究组18例在DSA设备监控下,使用介入导丝引导复位;对照组16例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复位.结果 实验组18例患者复位均获成功,复位成功率100%.对照组成功5例.结论 DSA监控下,使用介入导丝纠正PICC导管异位,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全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按照制定好的精细化临床护理流程单对患者进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细化护理能明显提高脑血管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对64例脑血管造影分析,探讨一些旋转DSA技术参数在诊断脑血管病变中的技术应用。方法总结在使用荷兰PHLIPSINTEGRISALLU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过程中,通过对一些技术参数调节,配合临床进行脑血管病变的诊断。结果通过对一些技术参数调节,使血管影像质量提高,所有患者的病变能清晰显示。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减少患者的X线辐射。结论旋转DSA技术参数的调整对诊断脑血管病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造影DSA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DSA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共36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分析其成因及处理经验.结果36例患者经相应处理后,均未留下后遗症。结论脑血管造影的常见并发症,通过提高操作熟练度、掌握一些技巧,多数都是可预防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介入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是比较常用的检查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瘤、脑出血、椎动脉狭窄等疾病的一种微创介入手术,这种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的特点,所以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个完整的脑血管造影对发现病变后采取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了确保造影的顺利进行,除了医生精湛的技术外,护士的紧密配合是不容忽视的。以下是我对这类介入手术患者的一些护理体会,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持续质量改进在完善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完善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前准备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活动,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实施改进流程后,术前护理措施漏项人数从11.8%降至3.3%,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从89.2%提高至98.9%。结论遵循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原则,使介入治疗术前准备工作有序完整进行,能减少护理缺陷。  相似文献   

19.
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技术应用王志宏①田富强1资料与方法本组DSA造影人数共107例,其中男68例,女39例,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36.7岁,107例均被临床疑诊为有脑血管疾病,需做DSA检查确诊,我们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导管至主动脉弓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