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护理工作中门诊采血室血标本采集和保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8~9月在门诊采血室抽取生化、常规化验患者1367例,对患者性别、年龄、采血体位、采集时间、采血持续时间、采集血管、标本保存时间以及保存温度等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检查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采血体位、采血持续时间、采集时间、标本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是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护理采血时最好是使患者充分休息后在坐位下迅速取血,及时送检,对于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最好使用4℃冰箱保存。  相似文献   

2.
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血液标本采集、保存和送检对标本质量的影响,从而减少实验误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对采血方法、患者、标本保存和送检时间等方面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采血方法、患者、标本保存和送检时间为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检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差异。方法本文在我院生化检验中随机抽取出400份血样,时间选取为2016年6月-2019年5月。回顾性探讨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样采集是否规范将血样分为参考组和探讨组,每组200份。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分别从送检时间、采集部位、是否溶血几个方面讨论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差异。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送检时间、采集部位、血样出现溶血,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探讨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基转移酶水平均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送检时间、采集部位、血样出现溶血,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规范血液标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临床采血过程应严格遵循采集规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4.
金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2377-2378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实验室收到的来自门诊与住院部送检的1438份血液标本,分别对其送检时间、采集体位、采集部位、采集时间、溶血方面进行统计和比较检验结果差异。1438份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对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h后送检的检验结果与规范时间送检均值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与正常标本参考值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送检时间和溶血是常见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另外,采集体位、采集部位、采集时间也是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因此,需要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掌握正确的采集方式,把握最佳采集时间及送检时间,减少溶血等,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海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05-4406
在护理工作中,静脉采血是常用的手段之一,采集血标本的过程。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心理因素及体位、采集时机、静脉采血过程,血标本的存放及运送不当等,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做好患者宣教,掌握采血时机,规范采血操作,标本合理保存和及时送检等控制方法,提高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并建立改进措施。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20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静脉采血,4℃冰箱存放,采集1h内条件下进行检测数值为无误差组,以末梢部位采血,室温放置,1h后进行检测样本为误差组,对比患者采血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储存样本温度不同,其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建立改进措施。结果患者采血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及储存样本温度不同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且不同采血部位与不同送检时间结果差异明显(P0.05),而不同送检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cal回归分析显示,采集末梢静脉血、血液标本存放超过2h是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误差主要受到采血部位、送检时间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化操作,确保患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病情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采血顺序和血液样本送检时间对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200例,随机分为第1组和第2组,每组100例。第1组每例先后采血标本3管,根据采血顺序依次标为A、B、C管;第2组每例采血标本4管,标记为a、b、c、d管,分别于室温下保存1、4、10、24 h。对两组受检者所采集血标本进行全血切变率、血浆黏度等项目的检测。结果 A、B、C三管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血顺序比较靠前的真空管全血切变率和血浆黏度均较低,而顺序靠后的则较高(P<0.05);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全血切变率和血浆黏度均有提高,当放置时间超过10~24 h,与1 h内送检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采血顺序及送检时间可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统一使用第1管血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并尽快送检可减少对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选取82份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按照送检时间、采血部位及血液标本保存方法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结果按照送检时间分析,2 h内送检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24 h后送检的检测结果对比,组间差异大(P<0.05)。此外,按照采血部位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对比,组间差异大(P<0.05)。结论采血部位、送检时间是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最主要因素,临床务必要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提高血常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49-1150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部进行血液检验的300例患者,采集血液样本检验并分析不同血液采集部位、溶血情况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同侧采血标本的钠、钾、尿酸、葡萄糖成分水平显著高于异侧标本,而氯、肌酐成分水平显著低于异侧样本(P<0.05);未溶血标本的钠、尿素成分均值水平显著高于溶血标本,而钾、氯、肌酐及葡萄糖等成分均值水平显著低于溶血样本(P<0.05);在规范送检时间送检标本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δ-羟基丁酸脱氢酶(δ-HBDB)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超时1h送检样本,而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值水平则显著低于超时1h送检样本(P<0.05)。为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护理人员应规范血液采集操作,尽量降低血液采集方法及质量对检验结果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行生化检验血液标本采集的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集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患者不同部位采血,钠、血糖、氯、尿酸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进行相关生化检验指标检测,二者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送检和1 h后送检的血液标本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过程中,由于受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和溶血的影响,其检验结果会出现一定偏差。建议从患者非输液手臂进行采血,规范操作,在送检时注意标本是否溶血,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9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该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统计3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针对不合格样本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具体因素。结果 标本检验结果:30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符合准确性的标本份数为278份,标本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2.67%,不合格标本份数为22份,标本检验不合格率为7.33%。不合格血液样本分析:在22份检验不合格标本中,其中由于血液采集方法不标准6份(2.00%);送检不及时5份(1.67%);标本储存条件不合理4份(1.33%);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使用不当3份(1.00%);标本量不充足2份(0.67%);其他原因2份(0.67%)。异侧采血的TG、IgM、UA、ALT水平均高于同侧采血水平,AST显著低于同侧采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1、3.323、74.204、16.621、34.342,P<0.001);及时送检的LDH水平显著优于3 h送检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界因素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CH)、苯丙酮尿症(PKU)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本市各接产单位送检的30 00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样本中具有代表性的17 274份。按采血部位、储存条件及检测时间分为三个组设为日常检测组。并在实验室设立一个按各接产单位血样采集方法采集89份样本,根据以上三个条件进行分组为实验室对照组,采用时间分辨法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以上样本的CH和PKU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1)采血部位:静脉血与末梢血采集样本,检测结果成对样本检验P〈0.05。(2)储存条件:室温与4℃保存样本检测结果成对样本检验P〈0.05。(3)检测时间:4℃保存5d内与10d后检测样本,检测结果成对样本检验P〉0.05。结论外界因素(采血部位、储存条件)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检测结果有影响,规范化保存标本不受检测时间影响。医务人员应从采血部位、储存条件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测质量、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保证患儿早期发现,得到早期治疗,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方式方法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与影响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科学的生化检测结果报告单,以减少误诊现象的发生。方法采集血液标本,利用先进的生化分析仪器来对标本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其中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从血液样本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止血带、采血量、标本溶血以及送检时间等几个方面做好相关记录,以利于后期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结果在血液标本的生化检测中,检测结果会受到标本采集及送检的时间、标本采集的部位、标本有否溶血的影响。结论血液生化检测时,要严格控制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质量,避免在采集工作中出现误差,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BacT/Alert3D240型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诊断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74例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 分析其阳性检出率;观察在不同细菌浓度、温度、送检时间、抗菌药物以及采血量及采集套数对血培养结果 的影响。结果 374份血标本中共检出63株各类病原菌,阳性率为16.8%,假阳性率为1.1%,假阴性率为0.2%。65.1%的细菌在24h内检出,28.5%的细菌在24~48h内检出,6.3%的细菌在48h后检出。检测速度与细菌浓度呈正比;温度对检出率影响不大;送检时间的延迟不影响病原菌检测,检出时间减少;部分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阳性检出率无变化,但检出时间延长。成人采血量为5~10mL检出率为90.21%,儿童采血量为2~5mL检出率为87.68%;采集数为3套时检出率最高(96.87%)。结论 血培养的检出时间与细菌浓度及种类、温度、送检时间、抗菌药物、采血量及采集套数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凝血分析时护理操作的重要性。[方法]2013年3月—2015年8月采集病人血液检测凝血项目,检验科反馈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异常(60s)的不合格血样38例,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按样本采集手册重新采血后送检,分析两次结果的差异。[结果]13例为从其他采血管倒入枸橼酸钠抗凝管,15例为穿刺不顺利,3例的原因为从三通管取血,未充分混匀血样及采血后送检时间过长各占1例,另外,有5例经重采血后结果未发生改变。[结论]凝血检测中护理人员的操作非常重要,一定要严格按照样本采集手册的要求进行采样,降低不合格样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样本采集量、采集顺序、放置时间、温度及不同类型采血管对血钾测定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0~12月自愿参加实验的健康体检者及患者76例,根据实验内容采集静脉血分组进行样本采集量、采集顺序、放置时间、温度及不同类型采血管血钾浓度差异比较,并计算回归方程。将血钾医学决定水平2.8,3.6,5.5和6.2 mmol/L代入回归方程,如果所有决定水平处偏差在3%以内,则认为血钾差异在临床允许范围内。结果 不同真空采血管血钾测定有差异,血浆钾结果低于血清钾结果,不同促凝剂对血钾结果可能有影响; 采血量及采血顺序对血钾测定影响小; 标本采集后8 h内检测对血钾结果影响不大; 存放温度对血钾影响大,37℃结果变低,4℃结果变高。结论 各实验室应对血钾测定的真空采血管选择、标本运送及保存温度等分析前因素进行规范,以确保血钾检测的分析前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检验科采集的100例血液样本资料,分析不同采血部位、放置时间、温度的检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与静脉血相比,末梢血的WBC、RBC显著较高(P<0 05),PLT明显较低(P<0 05);②与立即送检结果相比,放置2、4h的PLT、HGB、RBC均显著降低(P<0.05),且WBC明显增高(P<0.05);③不同温度下保存的HGB、RBC、WBC、PLT差异均较小(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主要有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检验人员需全面掌握影响因素,加强质量控制,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付丽 《天津护理》2009,17(6):338-339
真空负压采血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也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实际工作中,不合理的标本采集、送检往往是导致结果质量误差和报告时间延长。本文就我院真空采血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0例自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来本院做血液生化检验的人员,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溶血状况、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等。结果:不同的血液采集部位、溶血状况、送检时间等都会影响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结论: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正确采集血液样本,并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检验室,同时预防出现溶血现象。  相似文献   

20.
影响血液化验结果的护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医学会报告,由于患者和标本采集因素引起的不正确化验结果要比化验室中的变化或错误更多见。由此表明,正确的采集血液等标本极为重要。现就影响血液化验结果的护理因素分析如下。1.为防止抽错标本,对抽出的血样要注明编号,采血时按化验单上填写的姓名、性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