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经鼻压力支持通气(PSV)治疗Ⅱ型呼衰的效果及对可允许高碳酸血症通气(PHV)治疗的指导意义。采用BiPAP通气机治疗Ⅱ型呼衰20例,CPAP通气机治疗2例,疗程3~8天。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血气示:pH 7.345±0.085到7.385±0.068(P>0.05);PaO_2 50.34±17.50mmHg到74.12±16.58mmHg(P<0.001);PaCO_2从67.63±25.40mmHg到54.02±18.92mmHg(P<0.001);死亡4/22例(19.2%),同期气管插管通气Ⅱ型呼衰死亡21/22例(95.5%)。结果提示PSV经鼻通气治疗Ⅱ型呼衰安全有效,PHV对Ⅱ型呼衰的治疗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将142例确诊为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治疗组BiPAP通气4 h后,64.2%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RR由(35±4)次/min降至(25±6)次/min(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BiPAP通气4 h后改用鼻导管给氧(2 L/min),30 min后查气分析。PaO2由治疗前(53±6)mmHg升至(76±12)mmHg(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至治疗结束时,对照组存活率75%,治疗组存活率85.8%(P<0.05)。插管率从对照组51.3%降至27.1%(P<0.05)死亡率从对照组25%降至14.2%(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COPD并发II型呼吸衰竭40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状况、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血气分析指标(PO2、PCO2)的变化和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有32例临床状况明显改善(神志好转、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呼吸困难减轻);8例治疗无效者病情恶化(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改为接受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治疗),总有效率80%。通气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分别为24±4次/min与20±4次/min,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治疗前、后心率分别为110±17次/min与91±22次/min,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治疗前为124±17/75±11mmHg,治疗后为120±17/72±9mmHg,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前、后患者PCO2水平分别为76±20mmHg与63±17mmHg,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前经常规治疗缺氧初步改善(PO2>60mmHg)的26例患者中,通气前、后PO2分别为81±24mmHg与74±20mmHg,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通气前经常规治疗后仍PO2<60mmHg的14例患者中,PO2通气前、后为分别为44±11mmHg与64±19mmHg,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5例出现不同程度腹胀,7例口干,2例不能耐受面罩,2例出现呼吸机依赖,所有病例均无气压伤、院内感染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患者,能缓解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且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整群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6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未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接受治疗30 min内,观察组无创呼吸机依从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完成24 h治疗后,观察组PaO2为(86.92±6.32)mmHg高于对照组的(78.36±6.16)mmHg,PaCO2为(23.26±3.22)mmHg低于对照组的(35.31±5.01)mmHg(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显著的提高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取收治的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根据实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时机分为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后的6 h之内行有创机械通气,47例)与延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后的6 h之后行有创机械通气,33例),观察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早期组治疗前PaCO2、PaO2、PaO2/FiO2分别为(75.81±9.42)mmHg、(50.28±6.87)mmHg、(99.94±9.36)mmHg,治疗后为(48.29±8.10)mmHg、(80.16±10.14)mmHg、(162.33±10.29)mmHg,延期组治疗前为(75.49±9.36)mmHg、(51.05±6.82)mmHg、(99.74±9.50)mmHg,治疗后为(57.12±5.22)mmHg、(73.15±6.76)mmHg、(126.87±10.65)mmHg,PaCO2、PaO2、PaO2/FiO2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以上指标早期组较延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1);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延期组(P<0.01).结论 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机越早对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效果越佳,同时利于减少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6.
序贯机械通气救治COPD并急性呼衰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6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当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Ⅰ组继续行有创通气,Ⅱ组改为面罩无创机械通气。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Ⅰ、Ⅱ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16和3例(P<0.05);死亡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21±12)d和(11±6)d(P<0.05);住ICU时间为(26±12)d和(15±9)d(P<0.05)。结论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当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改用无创通气可以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行无创通气采用不同水平正压通气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42名急诊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别予以低水平无创正压通气(LB)组和较高水平正压通气(HB)组,记录通气前和通气后24h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手指血氧饱和度(SpO2);同步测定动脉血pH值(pHa)、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记录呼吸机面板上潮气量,并用标尺法了解患者主观感受。结果HB组和LB组通气后PaO2分别为94.6±10.4mmHg和81.6±10.3mmHg,pH分别为7.41±0.047和7.43±0.048,PaCO2分别为57.8±3·73mmHg和57.4±3.63mmHg,Lac分别为2.63±0.76和2.64±0.65mmol/L,均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除PaO2外均无显著差异,但HB组潮气量为446±102ml,LB组为388±117ml,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HB组患者对气流的主观舒适度较LB组耐受性差,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急诊室应用低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进行详细研究,按奇偶数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慢阻肺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几率.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SaO2﹑PaCO2﹑Pa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88.8±8.2)%﹑PaCO2(55.3±5.0)mmHg﹑PaO2(75.5±4.5)mmHg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病死率(2.5%)﹑平均住院时间(11.3±1.2)d﹑气管插管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面部受损﹑误吸﹑排痰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吸氧);试验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室率(HR)、动脉血pH、PaO2、PaCO2和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4、24和48h后的pH、PaO2和SaO2上升更明显,PaCO2下降更明显(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9%和86.8%(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0±3.6)d和(15.0±4.3)d(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0.5%(P>0.05);治疗无效需要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者分别为3例(7.1%)和5例(13.2%)(P>0.05)。试验组有34例(81.0%)患者对无创通气有较好的依从性。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较仅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能更快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PaO2、SaO2和降低PaCO2;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经过医院内正规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在其病情稳定后,应用家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在医院内调试、应用48h,评价其一般情况、动脉血气稳定后,让其出院在家中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前及治疗6个月后,呼吸困难程度分级分别为4和3级;肺功能检测结果(FEV1)分别为(29±14)%和(35±9)%;动脉血气PO2为53.1±5.9mmHg和61.0±7.0mmHg,PCO2分别为55.2±5.2mmHg和45.8±5.9mmHg;住院天数分别为21±9d和12±5d。结论: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可靠,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后2 h、12h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PaCO2(65±15)mmHg,PaO2(45±15)mmHg,pH(7.28±0.10);FVC(1.25±0.20)L,FEV1(0.65±0.08)L。治疗后2 h,PaCO2(60±13)mmHg,PaO2(75±15)mmHg,pH(7.30±0.12);FVC(1.28±0.18)L,FEV1(0.80±0.10)L。治疗后12 h,PaCO2(58±12)mmHg,PaO2(80±15)mmHg,pH(7.33±0.13);FVC(1.33±0.20)L,FEV1(0.85±0.15)L。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为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2.
艾莹莹  徐亚菊  牟艳琳 《吉林医学》2010,31(23):3938-3939
目的:探讨(鼻)面罩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衰的治疗作用。方法:22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衰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后pH、PaCO2、SaO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将转入ICU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68例患者在抗感染、平喘、止痉、化痰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方式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每次通气2小时,每天4~6次。结果68例患者,无创通气时间最短4天,最长9天,平均7·4天。通气前PaCO2(55·4±4·6)mmHg,PaCO2(78·7±12·3)mmHg。通气结束时PaO2(69·0±14·8)mmHg,PaCO2(54·2±6·3)mmHg。结论经面罩无创CPAP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避免或减少遭受气管插管的痛苦或气管切开的创伤,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和呼吸频率变化。结果:观察组NIPPV治疗后4h,PaO2即有显著上升。治疗后24h,pH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衰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病人并伴有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入院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治疗,42例)以及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42例),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气、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pH值呼吸肌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FEV1[(32.27±2.56)%vs(50.24±4.34)%,P<0.05]、FVC[(57.34±4.87)%vs(73.61±7.87)%,P<0.05]、动脉血氧分压[(73.45±3.67)mm Hg vs(110.34±7.89)mm Hg,P<0.05]及血pH值[(7.22±0.03)vs(7.45±0.06),P<0.05]都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2.67±8.63)mm Hg vs(43.13±2.56)mm Hg,P<0.05]则显著降低;呼吸衰竭纠正时间[(45.78±6.23)h vs(26.27±3.71)h,P<0.05]和住院时间[(17.34±3.18)d vs(11.45±2.01)d,P<0.05]都显著缩短.结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给予综合治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呼衰)机械通气治疗中内源性呼气末正压(AUTO-PEEP)及针对其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e) 低潮气量(LTV)通气方案对COPD呼衰患者血气影响.方法用呼气末阻断法测量31例COPD呼衰患者AUTO-PEEP;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用无PEEPe传统通气法,治疗组用小潮气量加PEEPe通气,比较两组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24小时的血气、通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31例COPD呼衰患者机械通气早期AUTO-PEEP为7.3±3.5cmH2O;治疗前及通气2小时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峰压(Ppeak),分钟通气量(MV),心率(HR),平均血压值(M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24小时后治疗组pH、PaO2、PaCO2、Ppeak、MMV、HR、MBP分别7.34±0.04,95±5mmHg,45±5mmHg,30±7cmH2O,8.2±2.5L/min、92±15次/min,114±25mmHg,而对照组则分别为7.32±0.03、84±6mmHg、47±8mmHg、31±6cmH2O、10.2±2.8L/min,100±18次/min、120±12mmHg,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呼衰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普遍存在不同水平AUTO-PEEP,采用LTV 适度PEEPe通气较传统通气方式能进一步改善气体交换,减少MV提高PaO2,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桦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3):354-354,F0003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时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对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以无创通气(NIV)序贯脱机。结果:由有创机械通气改为NIV序贯脱机治疗成功率95%,平均有创通气时间6.0±2.1天,NIV通气时间4.0±3.2天。结论:NIV作为COPD患者从有创机械通气脱机的过渡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7,他引:3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56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和血气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P<0.01).总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3%和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PaO2上升更明显(P<0.01),PaCO2下降更明显(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3±5) d和(17±6) d(P<0.01);治疗4 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的人数分别为19例和9例(P<0.01),48 h后分别为24例和16例(P<0.05).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者分别为3例(10.7%)和5例(17.9%)(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较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能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PaO2和降低PaCO2.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成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41-1142,114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后2h、24h、72 h动脉血气分析、神志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PPV)38例患者,PO2明显升高(P<0.05),PCO2明显降低(P<0.05),pH明显升高(P<0.01)。其中3例患者因病情发生变化改用传统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准确掌握吸气支持压力,合理地调整参数,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价值。方法 82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结果治疗3天以后,观察组PaO_2(75.67±7.34)mmHg、SPO_2(96.76±2.38)%、总有效90.24%高于对照组(64.32±4.38)mmHg、(92.26±1.86)%、 70.73%(t=3.15,2.98 x~2=5.45 P0.05);观察组PaCO_2(41.28±2.65)mmHg、R(15.28±1.87)次/min、Hr(80.29±6.23)次/min低于对照组的(46.48±3.02)mmHg、(18.02±2.02)次/min、(91.33±7.12)次/min t=4.06,3.37,5.82 P0.05);住院时间(13.25±2.35)天短于对照组的(17.98±3.54)天(t=4.94,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疗法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衰,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效果明显,并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