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下位或后位法对26例房室结双径路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慢径路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在消融成功的26次放电中100%出现了交界性心律,而在消融不成功的254次放电中,交界性心律发生率为4.7%,交界性心律可作为术中监测慢径路消融是否成功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下位或后位法对26例房室结双径路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慢径路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在消融成功的26次放电中100%出现了交界性心律,而在消融不成功的254次放电中,交界性心律发生率为4.7%。交界性心律可作为术中监测慢径路消融是否成功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反复阵发性心悸1年余入院。心内电生理检查(EPS)诊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采用消融但径的方法进行房室结改良。以下位法消融,大头导管局部电图显示小A、大V波,心室刺激时在出现VA融合处进行放电,共10次(每次20—25W持续5-15秒),消融过程中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秒钟内转为窦律。术后4天出现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第5天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地塞米松(后改为强的松)、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于术后11天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后20天出现部分自身心律,术后第23日恢…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以出现交界性心律与心房起搏显示慢径前传导阻滞作为有效消融指标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速(AVNRT)慢径消融中应用,比较这两种有效消融指标判断方法在慢径消融达到消融终点时的放电时间与消融靶点数的差异性。方法:153例AVNRT病人接受慢径射频消融术,根据X影像部位和局部电图特点确定消融靶点,放电功率10~40 W。按不同的有效消融判断指标分为传统方法消融(出现交界性心律)组(I组)和以心房起搏显示慢径前传导阻滞作为有效消融指标消融组(II组)。I组86例在放电后15 s内以出现交界心律或早搏后继续放电60~90 s;II组67例放电15 s内出现交界心律或早搏后延迟放电至20 s停止放电,以术前AV1:1最短间期心房刺激(S1S1)显示慢径前传阻滞后停止起搏继续放电至60 s。未达到消融终点者再继续选点消融,直至达到消融终点。结果:两组病人均达到消融终点,消融终点及终点类型两组间无差异性。I组86例,共有效消融靶点306个。人均消融(3.59±1.21)个靶点,放电时间(208.94±89.76)s;II组67例,共有效消融靶点150个,人均消融靶点(2.24±0.94)个,放电时间(114.83±38.97)s。人均各项参数Ⅰ组高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15 s内无效消融不计靶点数。结论:显示慢径前传导阻滞作为有效消融指标可客观判放电消融的有效性,减少无效消融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下射频导管消融(RFCA)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室性早搏的临床结果。方法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室性早搏,按消融方法分为两组: 1993年2月至2005年6月间3l例患者,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7岁(21.5-48岁)。28例患者均有明确VT发作史,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8例、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VOT) 9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4例。常规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A组19例为常规技术组,IVT以心动过速时最提前P电位、RVOT以心动过速时最早心室激动点(EVA),或大头刺激记录12道心电图11道相同为靶点,持续放电120 s,术后反复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为消融终点。B组为窦律下放电组,12例(3例RVOT、5例IVT及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符合上述条件,窦律下试放电过程中出现同形或近似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为靶点,在窦律下进行消融;室性早搏10 s内减少或消失为靶点,持续放电120 s,术后反复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为消融终点.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别.并发症:常规技术组1例有一过性II度AVB,1例有一过性I度AVB。窦律下放电组无AVB发生;复发:常规技术组1例、窦律下放电组无。结论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比心动过速下消融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施放射频能量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时行间歇右心房起搏下放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 ,其中 2 6例在放电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频率 65~ 97bpm ,持续时间 >10s) ;射频消融 (RFCA)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 (频率较交界性心率快 2 0bpm )下进行 ,出现AV延长或AV分离则立即停止放电。另 10 6例RFCA时出现交界性早搏或短阵性交界节律 (<10s) ,故采用“滴定法”放电。结果 ① 132例AVNRT均消融成功 ;②右房起搏组放电次数及手术时间较滴定法放电组减少 (P <0 .0 1) ;③起搏下放电组无Ⅲ°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等并发症 ,滴定放电组 3例出现一过性Ⅱ°Ⅱ型伴Ⅲ°AVB。结论 对放电后出现持续交界性逸搏心律者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下放电较安全可靠 ,并不增加房室传导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oi-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rchycardia,AVNRT)慢径时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2010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成功消融AVNR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40例,年龄16~68岁。按消融过程中出现的结区反应特点分为A组[消融中出现持续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100~140 bpm)]和B组(消融中出现间断性交界区心律即窦性心律与交界心律交替出现)。并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AV逆传阻滞现象、放电次数、放电部位数、累积放电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24例(39%)术中出现中等频率的交界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一过性室房逆传阻止(VAB),术中平均放电时间(112.1±21.2)s、放电次数2.6±2.4、放电部位2.4±2.0,术后无1例复发。38例(61%)手术中出现间断性交界区心律,其中1例一过性VAB,术中平均放电时间(149.2±26.7)s、放电次数5.2±3.4、放电部位3.0±.2.2,1例首次消融后复发。与B组比较,A组患者累积放电时间、次数均少于后者;手术成功率、放电部位、AVB、VAB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在AVNRT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为安全且有效的靶点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心脏电生理指标在普通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消融前,预测消融后房室传导阻滞(A-BV)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109例普通型AVNRT病人依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性心动过速(JT)、无室房传导的JT及随后A-VB发生与否分为3组;(1)无室房传导JT和随后A-VB组(组:1.16例次);(2)无室房传导JT而无A-VB组(组2.26例次);(3)单纯JT组(组3.38例次);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以出现交界性心律与心房起搏显示慢径前传导阻滞作为有效消融指标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速(AVNRT)慢径消融中应用,比较这两种有效消融指标判断方法在慢径消融达到消融终点时的放电时间与消融靶点数的差异性.方法153例AVNRT病人接受慢径射频消融术,根据X影像部位和局部电图特点确定消融靶点,放电功率10~40 W.按不同的有效消融判断指标分为传统方法消融(出现交界性心律)组(I组)和以心房起搏显示慢径前传导阻滞作为有效消融指标消融组(II组).I组86例在放电后15 s内以出现交界心律或早搏后继续放电60~90 s;II组67例放电15 s内出现交界心律或早搏后延迟放电至20 s停止放电,以术前AV1∶1最短间期心房刺激(S1S1)显示慢径前传阻滞后停止起搏继续放电至60 s.未达到消融终点者再继续选点消融,直至达到消融终点.结果两组病人均达到消融终点,消融终点及终点类型两组间无差异性.I组86例,共有效消融靶点306个.人均消融(3.59±1.21)个靶点,放电时间(208.94±89.76) s;II组67例,共有效消融靶点150个,人均消融靶点(2.24±0.94)个,放电时间(114.83±38.97)s.人均各项参数Ⅰ组高于Ⅱ组, 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15 s内无效消融不计靶点数.结论显示慢径前传导阻滞作为有效消融指标可客观判放电消融的有效性,减少无效消融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持续性交界区心律的意义.方法 将6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患者按放电过程中是否出现持续的慢交界性心律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HIS束的距离、放电次数、曝光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有2例首次消融后复发,有1例消融3个月后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在消融过程中出现持续慢的性交界区心律,采用心房刺激下消融成功.两组手术及曝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未增加并发症.结论 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持续的交界区心律在心房刺激下消融成功高,与房室传导阻滞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依据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冠状窦口向上扩张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于冠状窦口 周围射频消融治疗AVNRT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AVNRT患者在进行系统心内电生理检查后,进行 射频消融。此15例病人靶点均选在冠状窦口附近,其中窦口上缘12例,偏侧缘2例,近下缘1例。电位示小A大 V,功率 15~ 30W,平均放电时间为(72.0± 16.8)s。结果 12例一次放电成功,2例放电两次成功, 1例三次就位放 电成功。其中9例出现交界性早搏,3例出现短暂交界性心律,3例无任何心律异常改变,无1例出现一过性或永久 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3个月~1.5年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选择冠状窦口上缘行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 AVNRT患者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和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与典型AVNRT在消融时交界性心律伴有室房传导阻滞发生率、消融成功率和复发率等方面有无差异,探讨不典型AVNRT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 21例AVNRT患者电生理检查结果为不典型AVNRT组(慢慢型14例,快慢型7例),选择同期检查年龄和性别与不典型AVNRT组相匹配的典型AVNRT 21例作为对照.2组患者均采用消融慢径的方法,以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性心律,消融后室上速不再被诱发作为消融成功终点.比较2组患者交界性心律伴有室房传导阻滞发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次数、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术中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周长无差异(P>0.05);与典型AVNRT组相比,不典型AVNRT组室上速时H-A间期延长[(155.90±40.86)ms vs (32.62±18.25)ms, P=0.01],A-H间期缩短[(142.76±78.46) ms vs (265.29±43.67) ms, P=0.034].所有患者达消融成功终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典型和非典型AVNRT患者慢径消融过程中均出现交界性心率反应,不典型AVNRT组交界性心律伴有室房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AVNRT组(66.7% vs 9.5%, P=0.02),但无继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2组患者消融术后均无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5.3±11.6)个月,不典型AVNRT组阵发性室上速的复发率高于典型AVNRT组(23.81% vs 4.76%, P<0.05).结论 不典型AVNRT慢径消融安全有效.与典型AVNRT慢径消融相比,不典型AVNRT有效消融时,常出现交界性心律伴室房传导阻滞发生,但不提示房室传导阻滞.不典型AVNRT消融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顽固性室性早搏(VPC)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效果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对10例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9例右室流出道室速(IRVT)及22例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2例左室流出道(LVOT)室性早搏,分别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及起搏标测法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3例患者术中,总成功率为97.7%,室速成功消融率19/19(100%),室早成功消融率23/24(95.8%),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随访3-40mo,室速无复发,室早消融复发率低1/23(4.3%)。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或室早是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罗凡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685-1686
目的研究Koch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顽固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经常规方法行房室结双径路消融失败的患者,采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先于冠状静脉窦口上方进行线性消融(L1线),消融起点的心内电图为小A大V波,终点为大A大V波。如果仍能诱发心动过速,则按同样方法在Koch三角的中位水平进行线(L2线)。结果 12例均成功消融,线性消融成功率为100%,消融术中和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出现。其中8例于L1线即消融成功,4例于经L2线消融后成功;5例验证时仍存在房室结前向跳跃性传导现象,其中2例存在心房单回波,慢径阻断率为58.3%,2例消融中未出现交界心律。随访1年,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 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顽固性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监测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的心肌酶及HOLTER检查,对4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RFCA后出现的新的心律失常进行了评价。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附加旁道的位置,其中28例位于左游离壁,14例位于间隔部位。大头导管详细标测消融“靶点”后给予RFCA,次数为2-46,每例累积时间90-1870(384±252)s.RFCA均成功阻断旁道的前传及逆传,RFCA后第4天行HOLTER检查,发现6例出现短阵房速,2例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例短阵室速,1例短阵室上速(该例患者再次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V:A为1:1,系慢旁道所致,经再次RFCA后,无SVT发作).术前后HOLTER检查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在左游离壁旁道消融后有明显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间隔部位旁道消融后最高心率及平均心率有明显加快亦有统计学意义。本文42例术前查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术后CPK峰值在57—669(312.8±214.0)IU/L,其中18例位于正常范围。就上述结果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旁道射频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希氏束旁旁道的患者,其中显性旁道4例,隐匿性旁道8例。采用在窦律下,温控55-60℃,能量15-50 W消融。结果:12例患者均消融成功。1例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余10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在精确的标测和窦律、低能量下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快速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患者的房室结消融+心脏起搏+药物能否有效控制心室率问题.方法将3例顽固性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均给予房室结消融,放电中出现一过性快、慢速交界性心律,说明消融有效.若消融15~60 s未出现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R-R长间期≥3 s、心室率≤40次/min时,停止消融观察,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则安装心脏起搏器.结果1例患者完全阻断房室传导,心室率在38~40次/min,给予植入心室起搏(VVI)的起搏器.另2例患者未出现AVB及R-R长间期,心室率降至90~120次/min,适当用减慢心室率及强心甙药物效果显著.结论慢性快速顽固性房颤患者,用消融改良房室结+心脏起搏+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的延迟效应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英 《海南医学》2002,13(11):102-102
例 1,女性 32岁 ,频繁室上速发作 ,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 ,消融慢径用输出功率 30W ,共放电 6次 ,累计放电时间 2 0 0秒。术中曾出现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持续约 1分钟。术后 18小时患者诉心悸不适 ,心电图示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 5 0次 分 ,经大剂量氢化可的松等治疗无好转 ,患者拒绝安装起搏器 ,随访两年传导传导阻滞一直未恢复。例 2 ,男性 ,5 0岁 ,因频繁发作阵发性室上速而要求行射频消融。常规ECG正常。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侧隐匿旁道 ,术中在右室起搏下用 30W在靶点消融 ,放电 10sVA分离 ,旁道…  相似文献   

19.
刘启功  王琳  白融  吕家高  王晨 《海南医学》2002,13(11):98-98
目的:探讨左、右心室起搏时左侧房室旁路逆传功能有何异同点。方法:近几年来我院经射频消融证实为左侧房室旁路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258例,所有患者放电消融前、后在右室心尖部和左心室行S1S1和/或S1S2刺激,观察逆传心房激动顺序、有无文氏逆传现象和室房分离或递减传导。结果:共有前间隔旁路5例和中间隔旁路3例,放电消融前左、右心室S1S1刺激逆传心房激动均呈向心性,S1S1(180次/分钟室房逆传仍呈1:1,S1S2刺激不呈递减传导,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在希斯束不应期行心室RS2刺激,S2能够预激心房;有效消融后S1S1(150次/分钟呈室房分离,S1S2刺激呈递减传导。其余均为左后、左侧游离壁和左前旁路,放电消融前左、右心室S1S1刺激时逆传心房激动顺序呈偏心性,此时不再行心室S1S2刺激和RS2刺激;消融后右心室S1S1刺激逆传心房激动顺序呈向心性,S1S1(150次/分钟呈室房分离,而在左心室标测、消融处行S1S1刺激有10例患者逆传心房激动顺序仍呈偏心性,改行左室心尖部S1S1刺激逆传心房激动顺序仍呈偏心性,提示旁路逆传功能仍然存在,继续标测消融后在左心室标测处和左室心尖部行S1S1刺激逆传心房激动顺序由偏心性变为向心性,提示消融成功。结论:左心室刺激有助于提高左侧旁路患者射频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随访结果。方法随访78例经射频消融的AVNRT患者术后平均4年的结果。结果随访最长时间7年,最短2年,平均(4±3.0)年。消融即刻成功率100%。1例消融放电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停止放电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2小时发生Ⅰ°AVB,2个月后发展为Ⅲ°0AVB,安装起搏器4个月后房室传导恢复正常;2例分别于术后2、26周复发。结论房室传导阻滞是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严密观察腔内心电图改变,出现AV延长及阻滞时及时停止放电,常可恢复。术后较快出现I传导阻滞者有发展Ⅲ°AVB可能。复发者经再次射频消融可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